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童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白烛

[复制链接]

91

主题

7

好友

4329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31#
发表于 2007-8-4 13:40:43 |只看该作者
<p>空间感很强,给人一种在一个巨大且长的的走廊里行走一样,同时传达那种孤寂,冰冷的感觉又是很刺骨的。不过我喜欢这种刺骨的感觉,特别是在这篇小说里。有了这种空间,全篇也变得大气了。每次读到蜡烛部分,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在幻想这样一个图象:在一个大房间里,就一只蜡烛点燃着,而蜡烛之外的地方都是黑的,一种很深邃的黑。</p><p>说到黑,这篇在本身的色彩描绘或者说气息上做得也是比较到位的,始终都保持了一种灰度,这种灰度到最后发挥到了百分百,就成了黑了。</p>
博客:http://laocan2008.blog.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主题

26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冷场小王子无限连击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32#
发表于 2007-9-20 02:17:55 |只看该作者
在我看来,在慢的表层下,节奏紧,绷住的那根筋在叙述上牵扯了作者的视线。更深处,小说的散状包含着一个坚硬的核,这个核过于坚硬,便戳破身体裸露了出来,而且裸露的部分很大。
http://blog.sina.com.cn/rockdaxingx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4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3#
发表于 2008-9-27 01:13:55 |只看该作者
一只孤鸟投向海面的影子。我觉得这个隐喻在那段里太明显了。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4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4#
发表于 2008-9-27 01:19:47 |只看该作者
对,就这样,抓住时机,展露悲伤。谨记这也是仪式的一部分。<span lang="EN-US"><br />我觉得这种强化感,很有必要。这篇文章不需要用太理智来看,根本不适合。是一种突然刺进的疼痛!起码我感觉到深入骨髓的难过!也许这与我的某个隐秘经历有关。我想起了她。我一辈子想起来,从此无法不流泪的她!问好。谢谢你重提我的悲伤。</sp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4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5#
发表于 2008-9-27 01:45:02 |只看该作者
<p>罗伯格里耶 ,抱歉,我不认识。我觉得写作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特色。别人说错不必要发火。别人说对了,也就参考了。像讨论中出现 资格 卵 这样的词字是不应该的。我个人以为 那个《玻璃酿》的第一段、第三段的大量描写可以精简一点,因为我是习惯这样想,描写是为了围绕主要表达服务的,以前很多名著动不动写一棵作为背景的树都要花一整页笔墨,我觉得没必要,容易造成视觉疲惫使人觉得枯燥,欲望被克制难以读下去。比如一些衣服描写,一些琐碎的。我以为描写是为情节或者故事的主要需要服务的,情节不需要的,不对立意产生影响的可以省略很多。从而使通篇更容易引导读者,抵达核心。</p><p>我很喜欢这篇,即使很多人说它有缺点。我并不觉得即使有缺点的就是不优秀的。另外,我特别不喜欢把作者的此篇,和其他的之前的相比较,每个时间段的作者的写作都有差别,甚至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写作意义。</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4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6#
发表于 2008-9-27 01:54:33 |只看该作者
我是新来的,即使写的没各位好也并不妨碍我表达意见。我觉得黑蓝论坛最好的地方是这里有很多优秀的小说和优秀的写作者,但是这里的概念味道太浓厚了,理论太味道重了,也就是技巧痕迹的谈论太多了。我更倾向于针对写作者自身内心的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6

好友

7512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37#
发表于 2008-11-1 21:48:01 |只看该作者
没有阅读的快感。
对死亡的描写太过了。未知生,焉知死。这种私人化的小说也许不应该与人分享。
蜡烛出现的太晚。
结构不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6

好友

7512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38#
发表于 2008-11-1 23:19:28 |只看该作者
引用:框架先行,填充内容你说的巷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又看了一遍,大概有了个印象,然后逐个去数为什么她的描写不能给我产生印象,有“就有一段台阶从巷子边缘垂下去,如同一朵朵梯状的积雨云”、“针尖般的金光在上面跳着螺旋舞,叮叮叮,叮叮叮。房屋整个儿被日光托起,止不住地向上,嵌入光滑均匀的天空。”没错,我们又回到了顾妖风他们原先讨论过的问题“框架先行,填充内容”,而且,由于她过程的繁缛,指使失去了这段描写的本质:很简单,就是让人知道鲍家弄的样子,先让人有了印象,才能在深入细节,细节的光芒是情感的折射,我同样也在自己的小说里碰到过这样一个问题,所以那个夜里,我思考的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繁缛而又词不达意的效果,结论是,所有做作的装扮都是模仿的后果,就是不刻意模仿,也受自己的阅读经验所控制,至少短时期内是这样。
ou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6

好友

7512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39#
发表于 2008-11-1 23:25:06 |只看该作者
引用:什么能冲破障碍?情感,激烈的情感,在情感中的厚积薄发后,所以,本质是,看你是否在为内心写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6

好友

7512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40#
发表于 2008-11-1 23:32:32 |只看该作者
引用:我觉得你可以采用多次描写但有差异的手法代替单调顽固的静景描写,这样可以不断刺激读者,而且同全文的关联也得到加强。同样,你也不应该急匆匆地暴露和说明,包括人物的身份动机和心理
引以为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8 19:1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