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乐笑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理想照不进现实

[复制链接]

19

主题

0

好友

9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11#
发表于 2007-8-4 13:36:10 |只看该作者
<>艺术这东西不拘一格放在任何时候说都没错。</P>
<>然而我觉得每一种艺术都有其相对独立的表现方式。也因此才有了文学语言、电影语言、舞蹈语言这些方面的说法。</P>
<>杨德昌这部电影我没看过,也不知道它的对白的密集程度与梦片相比谁高谁底,不过我有一个基本上定型了的认识:电影主要还是靠影像来叙事。</P>
<P>我们还是回过头来看看“梦片”,给我们的总体印象吧:</P>
<P>一是最后只留下王朔京式腔调的对白。关于这个对白,老王在其中有些词是首创出来的,该片在北京首映,是发给观众一纸对白的,怕观众在密麻的对话中喘不过气来。而事后有北京土著也直白:即使有文本,我也没弄清楚那些对话。老王的写作是众人皆知的口语化写作,相当贴近现实生活状态,连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都一时弄不懂,我想一般观众也好不到哪去。老王的出版过的书我都看了,相当好读,这电影的对白如果打印成文本,花点时间,我也看得懂,但放在这电影里,对于来说,难度是大了。</P>
<P>二是做为导演的老徐在这部电影里,是没有导演意图的,导演没有说一句自己对这些对白理解了或是没有理解的话。这在一部电影中我觉得是荒唐的。有人提议这电影最好搞成电台播放模式,我想了想,也不同意,就是依此,那些饶口令似的对白一时半会也不可能都进耳去。最好的形式还是作为文本,好歹从容些吧。老王写着倒是爽了,行云流水,但也不是两三个小时就能写出来的,人总有个神经系统传播的时间问题,都有个喘息时间。老徐基本上是没有导演意识的导演吧,这个从基本照搬“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书本到电影的手法便可显现。这部“梦”更是显得六神无主。一个剧本成了,导演与演员不是死的,还要二度创作,这压根儿就没体现。</P>
<P>三是做为演员的两角,表演是做作的和令人难受的。我比较讨厌的一个电影镜头就是有女人在那里面装模做样地吃东西,一吃就是十分钟,再一个是男人动不动就嘴上弄根烟。我以为这都是表演能力贫乏的表现,该片里都占了。</P>
<P>四其他我就不说了,在一个屋子里不是不能拍出好电影,你就拿个“东方快车谋杀案”,就在一火车上,咋就那么好看。我看灯光音响美工服装在这部电影里可轻松了。</P>
<P>这电影最后把我头都看大了,我就觉得是王朔玩了一票,老王就是那摄影师,请老徐与韩童生做为自己的代言人,又过了一把嘴瘾而已。这嘴瘾里有些内容是有老徐的要求在其中,但也就老徐口授老王书记了。</P>
叨逼叨叨逼叨的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主题

0

好友

10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2#
发表于 2007-8-4 13:36:10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花篮的花儿香</I>在2006-7-26 20:18:25的发言:</B><BR>
<>老徐基本上是没有导演意识的导演吧</P></DIV>
<>说得多好!</P>
真巧,大伙儿一起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主题

38

好友

2447

积分

论坛游民

兔嘴不吐牙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13#
发表于 2007-8-4 13:36:10 |只看该作者
实在不晓得影评该怎么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0

好友

173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14#
发表于 2007-8-4 13:36:11 |只看该作者
<>我不太懂电影,不过觉得这片子有点意思,看了两遍了,年轻女演员和老导演之间的对话感觉挺有劲,而且这应该是中国式的,不知道外国导演会不会这么跟演员讲话,老不正经的家伙面对装老又卖嫩的年轻人令人唏嘘(这一点是给中年人看的),老人为了不显老装嫩,自大都不敢承认,这也是上一代人的时代问题,我们这一代面对下一代应该不用装着对cosplay也在行了,年轻演员的那些道道也挺传神的,也许代表了不少年轻艺术工作者对艺术或玩意儿的态度,可以说相当聪明也相当混乱</P>
<>徐的表演还是让人不舒服,不过本色演出要好一点,结尾确实不好,估计是徐给整坏的</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30 14:35:37编辑过]
我在这块石头上敲打这片破布 我以迪维利斯的名义扬起风 它将不停地吹,直到我高兴为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0

好友

9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15#
发表于 2007-8-4 13:36:12 |只看该作者
<><a href="http://blog.kaila.com.cn/user1/wangshuo/archives/2006/2317.s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http://blog.kaila.com.cn/user1/wangshuo/archives/2006/2317.shtml</FONT></A></P>

<>老王的博客,当然了,是有人代办的,不是他本人一个字一个字打上去的。其中有“梦想照进现实”的剧本(连载)。</P>
叨逼叨叨逼叨的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0

好友

2195

积分

论坛游民

hum IMBA

Rank: 3Rank: 3

16#
发表于 2007-8-4 13:36:29 |只看该作者
剧本可惜了,电影的形式使对话根本来不及细琢磨。导演那个角色韩童生演的有点过,应该让李成儒来演。
给你蛋子打鬓角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0

好友

9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17#
发表于 2007-8-4 13:36:30 |只看该作者
让谁来演都演不好这电影。
叨逼叨叨逼叨的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5393

积分

职业侠客

造江湖

Rank: 5Rank: 5

18#
发表于 2007-8-4 13:36:51 |只看该作者
<>语速要么再太快点,要么就慢下来,怎么就卡在即兴演讲的份上呢?[em06]几乎就没片刻沉默,辩论队也有卡壳的时候啊.</P>
<> [em01]百合在线,这广告做得比电影成功啊.</P>
I lingered round them, under that benign sky; watched the moths fluttering among the heath and harebells, listened to the soft wind breathing through the grass, and wondered how anyone could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9#
发表于 2007-8-4 13:36:51 |只看该作者
<>跑下题看到楼上某位接一点点</P>
<>&lt;独立时代&gt;确实不是杨德昌最出彩的片子,知识分子的焦虑和急迫过于外露,但无一例外,在杨德昌所有电影中,人物关系网状交织,先后铺陈的叙事手法体现了他非常牛B的电影语言,比如最早的&lt;恐怖分子&gt;,我个人是很喜欢这部的,几组在影片开头毫不相干的人物,通过相片,电话,空房最后联系起来,带有强烈的侦探片的思路,组织力非常之强,从影象上来说,杨的这部片子会在进行的瞬间趋于无比宁静的美感(暗房的窗透进光,风将整面墙上由许多小相纸贴着的巨大的照片吹起,女孩子的脸被轻柔的撕裂),充满孤独和不安(女作家家里的地板,窗帘,书桌和丈夫正在使用的卫生间),又蕴涵杀气(结尾部分那段梦境).&lt;牯龄街少年杀人事件&gt;就不说了,也许是看到现在说残酷青春最好版本的影片,三个小时完全不觉得有地方过分拖沓和冗长,演员非常之好,尤其是小猫王这个角色的位置. &lt;麻将&gt;是一部结尾有些不合拍的片子,总而言之男主角(叫啥我一下忘了)给我印象很深,&lt;一一&gt;完全是大作,作为杨德昌后期另一阶段的作品,整部影片大气稳着,忧伤美丽至极,延续了他一贯的家庭概念和个人命运交织的风格.</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3 11:02:1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0

好友

16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0#
发表于 2007-8-4 13:36:51 |只看该作者
<FONT face=Verdana color=#000000>阿珐涅。握手。</FONT>
http://www.blogcn.com/u2/49/59/lexiaozi/index.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30 22:11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