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5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混沌初开

[复制链接]

11

主题

0

好友

19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38: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font color="#000000" size="3">&nbsp;&nbsp;&nbsp;&nbsp;&nbsp; 先从菲茨杰拉德开始吧.</font><div><font color="#000000" size="3">&nbsp;&nbsp;&nbsp;&nbsp;&nbsp; 这几天一直在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从手法上来说,这部小说没有什么特别的,纯粹的美国30年代垮掉派的现实主义小说.现实主义,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这个词语,但在我一贯的印象中它与陈旧、栓塞、愚钝、死气沉沉等语汇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我甚至在以前盲目而又固执地认为使用现实主义手法进行创作的作家都是一些白痴.雨果,巴尔扎克,莫柏桑,契诃夫,托尔斯泰,福楼拜等人都是应该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的.他们缺少激情与创意,他们的作品也世俗不堪,让人无法忍受.但是《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美国爵士时代的现实主义作品——却又那么轻而易举地击中了我,甚至让我压抑的有点喘不过气来.仔细想想,我觉得单从题材来解释是说不过去的.</font></div><div><font color="#000000" size="3">&nbsp;&nbsp;&nbsp;&nbsp;&nbsp; 一直以来,我对30年带美国大萧条时代的小说情有独钟,《麦田里的守望者》,《在路上》,《了不起的盖茨比》等等.这些或短或长的故事都在展现着一些人的狂放不羁与离经叛道.出走,流放,没有结果的拼搏,我甚至把这些精神与我联系起来了.那个神秘的美国西部,那些苍凉绵长的道路,那些戈壁中的巨大仙人掌,还有福特牌老爷车,一个拿着百威啤酒满脸胡子茬的流浪者,把这些意向叠加在一起,我总认为那是我应该到达的地方.就好象《末路狂花》中的那些场景,还有《洛丽塔》中最后的那一些片段.我要承认,这的确是题材惹的祸.或者是一个画面,一个细节,甚至是一丁点的声音的感染.然而这多少不太真实.我想起了杜拉斯的《阻挡太平洋的堤坝》,这同样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但题材不同了,场景不同了,人物不同了,却还能引起我相同的感觉,单纯的鄙夷现实主义似乎已经不能解释了.原因很简单,说大白话就是这些作家以及全部西方杰出的流派代表作者,所有这些作家都是观察人,分析人,把握人的高手,他们蹲在角落里,躲在黑暗中审慎地观察着每一个人,然后从文本真实的层面记录人,描写人.再说的明白一些,就是仇视现实主义主义的像我一样盲目固执刚愎自用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之中仅仅把现实主义看成了一种气氛、情调一样的东西.现实主义的一些作品诸如《高老头》,《欧叶妮·葛郎台》等等当然缺乏情调或着没有我需要的情调,自然也不会被我接受,当然也不会被我看懂.我总是抱着或是猎奇或是泛滥其中的心态来读这些作品,结果其实不是我抛弃了它们,而是他们抛弃了我.</font></div><div><font color="#000000" size="3">&nbsp;&nbsp;&nbsp;&nbsp;&nbsp; 从高三到现在,有一段时间了,遇到了也认识了一些不同的人,见过了一些事情,不要认为我老气横秋,因为这些经历并不是让我开始变的老练,而是向我敞开了一扇新的门,让我对一切重新审视,这些事情让我开始变的年轻了,我应当承认,在一个个像现在一样的夜晚.</font></div><div><font color="#000000" size="3">&nbsp;&nbsp;&nbsp;&nbsp;&nbsp; 人与事物不再是紧密地指向我,事实上或是实际上是我在指向人与事物,指向这个说不清道不明令人疑惑不解的世界,我应当承认它,我应当承认.</font></div><div><font color="#000000" size="3">&nbsp;&nbsp;&nbsp;&nbsp;&nbsp; 我想起了丰丰,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话,什么都没用,学什么都没用,真的,就学一门学问就足够了,心理学.当然我对前半段保留意见,但并不否认我对后半段的认同.</font></div><div><font color="#000000" size="3">&nbsp;&nbsp;&nbsp;&nbsp;&nbsp; 有的时候人真的很无助,就像詹姆斯乔伊斯的依芙琳一样无助,这种无助不是造作的扭捏的虚伪的假设的,不是凭空悬浮在空气中的空中楼阁的就好象什么宝贝什么四维一样的无助,它不是简简单单给你小说的某个人物起一个一个字的名字诸如安呀思呀林呀什么的令人想要呕吐的造作非常的一样的无助.我所说的无助是属于绝对的现实范畴的.</font></div><div><font color="#000000" size="3">&nbsp;&nbsp;&nbsp;&nbsp;&nbsp; 今天在协和医院病房听长辈们聊天,话题谈到麻醉剂时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小学老师.她姓杨,1995年左右的时候她五十多岁,听妈妈说杨老师的丈夫是理工大学数学系的学科带头人,博士导师.说道这里,这些称号的背后其实是一些暗藏着的与经济利益社会地位相关联的暗示.现在暂时不说这个.我记得1995年左右是一个灰黄色的时代,在我关于那个时代的记忆中一直深埋着一些孤独与神秘,阴冷与未知,就像那个时代的风沙一样.杨老师对我不错,总是会给我们一些额外的补习,这样的补习在开始的阶段是不收费的,后来孩子多了,情况随之改变了,但也无可厚非.杨老师瘦弱,矮小,心脏有问题,似乎还有高血压,是个走在风雨中可能会失踪的角色,有一天她没来学校,那是1995年,从此之后她就再也没在学校教过我们,直到1997年左右,我又开始去她家补习数学,因为那个时代充满了变革,甚至推及到了一群10岁的孩子,比如电脑派位.1997年她的家里多了一张遗像,那是她的丈夫,当时我只知道那个我没有什么印象的中年博导的死因--在一个摘除胆结石的可有可无的小手术中实习麻醉师用错了麻醉剂量.十天之后,斯人归天.1997年的我只是觉得这是令人悲伤的,直到今天下午我听到了一些故事背后的片段.当年杨老师的女儿正读大学,杨老师整天带着女儿和丈夫的遗像去北医三院的大厅里呆坐着,然而北医三院并未给出一个答复,因为主任手术医师是院长的老婆.学术带头人意外死亡理工大学自然也不会悠栽游栽,直到事情演变为两个单位之间的吵闹.妈妈说:"最后调解的结果是北医赔了20万,但你想20万搁现在,再加上她女儿大学没毕业,房子分的又小,一小学老师让她怎么过呀.后来没过几年他女儿就结婚了,她也退休了."</font></div><div><font color="#000000" size="3">&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不知道她女儿毕业之后就结婚是否与这一切有关,或是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或是为了忘却这些沉重的记忆.然而听完这些片段,我再回想1998年的时候却感到十分悲伤.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将要走出这个象征着一种包围态势的单位院落团体去一个看似崭新的世界,我再一次去看望杨老师,那是在她的家里,我坐在椅子上整整四十分钟,我的双眼始终注视着电视,而我和她之间的对话好象不超过十句.从此以后,在这十数年的时光中我再也没有去看望她.</font></div><div><font color="#000000" size="3">&nbsp;&nbsp;&nbsp;&nbsp;&nbsp; 也许在杨老师的想法里,我已遗忘了一切.</font></div>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634

主题

30

好友

3万

积分

渐入佳境

水协委员长

Rank: 8Rank: 8

Heilan Super Team 功勋版主

2#
发表于 2007-8-4 13:38:12 |只看该作者
<p>前面看上去很愤怒,很有要和人干一仗的气势(不过很空)。后面就不知道扯到哪里去了。</p><p>还有,你觉得“福楼拜等人都是应该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p>
还有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9

主题

0

好友

2431

积分

论坛游民

主体思想

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07-8-4 13:38:12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脱氧核糖</i>在2006-9-21 2:33:20的发言:</b><br/><font color="#000000" size="3">&nbsp;&nbsp;……</font><div><font color="#000000" size="3">&nbsp;&nbsp;&nbsp;&nbsp;&nbsp; 这几天一直在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从手法上来说,这部小说没有什么特别的,纯粹的美国30年代垮掉派的现实主义小说.……</font></div><div><font color="#000000" size="3">&nbsp;&nbsp;&nbsp;&nbsp;&nbsp; 一直以来,我对30年带美国大萧条时代的小说情有独钟,《麦田里的守望者》,《在路上》,《了不起的盖茨比》等等.</font></div></div><p>……………………</p>
eat me,drink 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3

好友

4523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Heilan Administrator's

4#
发表于 2007-8-4 13:38:13 |只看该作者
什么宝贝什么四维才不无助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0

好友

2062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5#
发表于 2007-8-4 13:38:13 |只看该作者
<p>"使用现实主义手法进行创作的作家都是一些白痴.雨果,巴尔扎克,莫柏桑,契诃夫,托尔斯泰,福楼拜等人都是应该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的.他们缺少激情与创意,他们的作品也世俗不堪,让人无法忍受."——做人要厚道.</p><p>"你需要的情调"又是什么呢?</p><p>另:你走题了</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30 17:05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