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2-21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177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108
- 精华
- 0
- 积分
- 265
- UID
- 273

|
以下是引用王晨在2004-1-13 14:05:24的发言:
还有在这里要对小羊说几句话。我知道你对政治哲学不感兴趣,但这不是你觉得政治哲学没用的理由。一个个人的内在和外在的双重性使他需要多方面的哲学,政治哲学与人的外在有关,与人的社会性有关,人天生就是群居动物。你喜欢宗教哲学,这个是与人内在的精神气质有关的,但人不仅仅只有内在啊!虽然这方面非常重要,我也觉得它对我的作用比对政治哲学重要,可一个人应该有对这个社会的担当感,这是中国哲学骨子里的东西,人是作为一个与天地相连的存在物的。关注外在根本就不意味浅薄,而关注内在也不意味着深刻,宗教哲学哲学家们也不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精神研究这个的,他们是通过这个来改变别人的,也是社会性的行为方式啊!如果他们真不食人间烟火的话,隐居算了,不要写书!每一个伟大的人,都不会排斥外在和社会。你都快成刘小枫研究专家了,我承认你对他的了解非常多,但你把他整个当成你的立足点了,他的思想也是建立在了解许多别的哲学流派的基础上,而且他对他所厌恶的哲学流派也是仔细看过的。如果因为喜欢他而走向封闭的话,那就不要看哲学了,别的哲学对你是没用的。我知道你看了我说的这些会觉得我又误解你了,并会反驳我,那没关系,我也没资格说服别人,就是忍不住了。
我不仅对政治哲学感兴趣,还几乎对一切感兴趣,更没有觉得政治哲学没用。政治哲学不仅只与人的外在有关,可能更多的是外在的表现。对社会的担当感当然是要的,不仅是中国哲学骨子里的东西,西方亦然,但问题是怎么担当,这才是重要的,不是大谈社会民主什么的才是担当,真正的担当是要深入它的理念内核,而后怎么来谈。仅在最表面的一层谈来谈去是改变不了什么的。我不谈它,不意味着我排斥它不去了解它。“关注外在根本就不意味浅薄,而关注内在也不意味着深刻”,是对的,但没有纯粹的外在,灯泡的光芒是有钨丝的,钨丝的变动对光芒有决定作用。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宗教哲学家的例子你说得对,我没有反对你的说法呀。我对清瘦的隐士不仅不耻,甚至憎恶,他的意义不及一个先天会弹钢琴的白痴。我不出世。刘小枫的宗教研究都是属于他的政治哲学和社会理论的范畴的,这是他自己澄清的,因为很多白痴知识分子都说他是什么“搞宗教的”。这两个专业的名字一看就不是不关注所谓外在所谓社会性的东西。我既然喜欢他的东西我怎么会不关注“外在、社会性”这些东西呢。我认同他的很多东西,特别是他对于基督之道的理解,在这一点上说是“立足点”也无所谓,但我同样不同意他的一些东西,比如《拯救与逍遥》里对于萨特存在主义的批判。我也并不对他厌恶的一些东西排斥,有时确实说了一些情绪化的话,但一旦有必要的话,哪怕不喜欢,我也一定会认真冷静地面对的。只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当你感觉不到对一个东西的需要和面对的话,很难扑上去的。这肯定不是封闭。没有谁能把所有的东西都研究个透的。他仔细读他不喜欢的哲学流派是因为他必须面对它们,思想是在和自己的对立面的较量中得到推进和更明白自身的。没有谁会不喜欢什么,也没有谁会因为喜欢什么而封闭,为了你喜欢的东西你会更积极地面对它的对立面。什么也不喜欢才是封闭和空洞。这个帖子里,你的确有误解我的地方,我都说了。还有没说的我都同意你。还要说的是:思想的归宿不因年轻而推迟,学习和反思也不会因年老而终止。多么希望你能理解我啊。[em34][em33][em34][em12][em12][em33][em34][em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