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face="宋体">心若无尘,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br/> ——题记来着吧<br/> 晚风戚戚,流水淙淙,夕阳已落,夜幕早垂。在这晚夏的夜中,徜徉于花木繁盛之中,不可不说是一种清净自在的幽闲。<br/> 在田翁的花园里,一条小渠蜿蜒萦绕于卉叶之间。水清且澈,深如几寸。望着碧幽幽的渠水仿如一条延伸向远方的黛青,水将微薄的月光与园中的灯光交织反射于我的眼中,满心的烦躁似也镀上了一层煞人的清凉。<br/> 带着忧愁与杂想,定是无法全然领略与感知这份无喧嚣无闲杂的美景的,我想我现在正是如此。“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陶潜看穿了仕途官场的污淤便渴望着自然的美景,这田园的迷情与恬淡,企盼在故土田园中耕作时流汗的场景、收获时会心的笑意和满足再次降临。果不其然,他果断放下了自己不屑的仕途,“悠然见南山”去了。<br/> 我轻轻用双手在浅沟中捧起了一掊清水,夏季里十五的圆月竟也浑然见于我的手掌之中,我小心翼翼踱着细碎的脚步,希望带上月亮陪我上路。“掬水月在手”的我生怕自己的一闪失将圆月打碎,两旁袅娜尽放的月季我已全然不曾发觉。直到人累了手困了,才将圆月送还入水中,抬头一见,无拘无束的月亮愈发清亮和幽圆了。一路走来,回首望时,才发觉已从蓊蓊郁郁中走出,怀着月亮,我不曾注意一切,不曾留意于真正妩媚秀丽的画面。一夜之间,怀揣心事与“月亮”,我都无法真实惬意地领略自然之美——我的初衷,我的本意。<br/> 其实来这花园已不下数十次了,自己的处境让我渴望进入一座无人之地逃避现实的束缚。自己久居“自然”而不得融入世间的樊笼,我无法仰望陶潜诗词文学的项背,他果敢的勇气我也只得抚膺长叹,“出淤泥而不染”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br/> 我心中总是有物,是杂念,是烦想。入世而不成,避世也无门,放下心中的陈石枯木才好。世人的冷嘲,旁人的指讽,心中的负担,都是我们果敢和果断应以放弃的。否则,只不过是碌碌无为、庸人自扰罢了。<br/></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8 15:49:1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