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10-19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600 点
- 注册时间
- 2007-10-19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1
- 精华
- 0
- 积分
- 12
- UID
- 19537

|
<p align="center"> 有趣的人和事儿太少 </p><p align="center">文/海妖</p><p> 无趣的人和事儿太多,有趣的东东太少.当然,如果你喜欢编程,你会说写代码很有趣.可假如你是华为的程序员,你不会这样讲.过一种有趣的生活得有一个前提,我看这个前提就是你可以自由独立地生活.没有人逼迫你完成project,你多半会觉得这个proj饶有趣味.即便这样,维特根斯坦同学(他觉得哲学沉思很有趣)也说过:哲学思考是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这个头发乱蓬蓬的可怜人在某个夜里敲开哲学前辈罗素的家门,问他自己是不是一个"白痴",直到后者使他确信他不仅不是个白痴而且确实具备哲学才能之后,我们的维同学才安静下来.你说: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很有趣?</p><div _extended="true"> </div><div _extended="true"> 说真的,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国人不喜欢古龙,他是个有趣的人,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都非常有趣.我在考研的那段时间里,做完高数题之后的消遣方式就是读古龙.一读就是半宿.古龙笔下的人物感情热烈单纯得象孩子.许多聪明的男人和女人说他们不真实,但我不知道何谓真实.你或许会说詹姆斯-乔伊斯刻画的布鲁姆才称得上"真实",但这是种误解.我告诉你,对于文艺作品来说,最充分的摹仿也最无趣.描摹现实世界最充分的永远是关乎自然科学的模式理论.若把真实作为标准,文学艺术比起科学(心理学亦可归于此范畴)来要差得多.把文学"科学化"固无不可,但这同时注定了它命不久矣.若有人以为莎翁戏剧能长久流传乃是因为它更真实地表现了人性.那就不能评价他庸俗,简直就是低能.现代派的垃圾作品在"真实刻画人性"这点上无不造极登峰. <div _extended="true"> </div><div _extended="true"> 我们的文艺作品需要的不是真实,换句傻B一些的话来说:求真是科学家而不是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工作.所以拿"不真实"来贬低古龙小说的人们或多或少都有点傻B.我说傻B显得很粗俗,但是它很真实地表达了我的感想.</div><div _extended="true"> </div><div _extended="true"> 大帅哥王尔德(Oscar Wilde)说:The world has been made by fools that wise men should live in it. 翻译成中文就是说:无趣的傻瓜造就了我们这个世界,有趣的人们却不得不活在其中.有些教徒说:王尔德道德败坏,教唆犯罪,而且抛妻弃子,对此等十恶不赦的人,我们该烧掉他的书.这种说法也有些道理.若要在从前,我们还要烧掉王尔德本人.但我以为王尔德起码是个有趣的家伙.抛妻弃子也非有意为之,他分明就不爱女人嘛.有些教徒又会说:爱情的爱是小爱,对人类的爱才是大爱.这个看法多半来自《会饮篇》中的苏格拉底,又或者来自《圣经》.但王尔德不过是一个诗人或小说家,不懈追求个人幸福正是他的人生态度,关心全人类的福祉恐怕不是他的兴趣所在.身为同性恋者已然犯了众怒,天性凉薄之人又如此之多......</div><div _extended="true"> </div><div _extended="true"> 我本人以哲学研究为志业,说我关心人类,我多少脸上发烫.但无论如何,我不蔑视人类.沉思生活是痛苦的,但我以为自己能从这样的生活中感到别处无法获得的趣味.除了求真之外,我还希望自己能够遇到一些美的或者有趣的东东.这是一种调剂,更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欲求.我本人对于美的东西有一种癫狂,就是说有些孩子气.在某些人看来,一个大男人时常现出一副孩子气总有些恶心;但我最亲近的朋友们喜欢我.他们说我"很好玩儿".他们的评价使我安心.柏拉图和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也常常现出一副痴痴呆呆的模样来.哲学家称之为"智性的癫狂".当然,哲学家更关注智性生活,"对美的癫狂"在他们看来是一种病症,或者灵魂缺陷(假如你赞同柏拉图主义的话).所以,诗人狄金森在哲人看来就是不折不扣的病人,因为她竟然在自己的诗中说:我为美而死.(<em _extended="true"><font color="#ff0000" _extended="true">原诗:......</font></em><font _extended="true" style="font-size:14px"><em _extended="true"><font color="#ff0000" _extended="true">他轻声问我:"你呢?你为什么倒下"/我说:"为了美"/他说:"我为真,真与美--"/"是一体,我俩是亲兄弟--"</font></em>)显然,过于审慎的生活对后者来说缺乏趣味.王尔德有句<em _extended="true"><font color="#ff0000" _extended="true">俏皮话</font></em>说:我一切皆可抵挡,诱惑除外。(I can resist anything but temptation.)</font></div><div _extended="true"><font _extended="true" style="font-size:14px"><br _extended="true" /></font><font _extended="true" style="font-size:14px"> 假如你读过阿里斯多芬的《云》,你就会明白无论选择何种生活,节制和审慎都是一种美德.在这一剧目中,最缺乏节制,表现出不合时宜的癫狂的恰恰是哲人而非诗人.诗人却仍旧把自己定位为哲人的"亲兄弟".看来,但凡有趣的人,无论诗人还是哲人,都有几分癫狂.还好,这种癫狂都已有了先例.</font></div><div _extended="true"> </div><div _extended="true"> p.s.此文献给宽叶和陶北哥哥.</div><div class="invisible" id="reference" _extended="true"> </div></di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