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金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暑假第二周】蒲松龄《酒友》

[复制链接]

125

主题

5

好友

2974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31#
发表于 2008-7-12 05:31:35 |只看该作者
<p>反正我现在如果看聊斋,而且还不看带白话文翻译的版本,那纯是为了猎奇和把玩的……</p><p>金特说的“因为白话文是文言文发展到高峰后的自然产物”和我的想法不同。似乎古代就有古白话。它和文言文是并存的。后来的新白话就是革命的产物了吧。新白话的美学是一批批作家用作品逐渐确立的。这其中多多少少会受到西方的影响吧。总之挺复杂的,我也没想搞明白。</p><p>我觉得曾柔有些多虑了……如果硬要想,也得先弄清楚什么是西方的,什么是中国的。目前我们的文学舍弃了中国的什么,又继承了西方的什么。中国文学现在正在走哪条路?或者说正在面临怎样的选择?这些问题都没办法讲清楚。文学史上连进化论都没有。另外求“我爱上了你,你却不晓得……”真相……</p><p></p><p></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5811981[/lastedittime]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好友

25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2#
发表于 2008-7-14 09:20:07 |只看该作者
第一个问题,也许这就象《南方》。写作者由此进入梦幻叙述.
邦尼爱克莱德,没有人爱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0

好友

3607

积分

业余侠客

飞碟维修站CEO

Rank: 4

33#
发表于 2008-7-14 09:46:04 |只看该作者
在古代神话中,大都是神仙扮成凡人,给善待他的凡人以利益。《聊斋》极大程度上地用鬼妖来加以平衡,带来多面性。
http://heuayang.blogcn.com飞碟维修站,维修各类UFO,欢迎宇宙人民光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63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骠骑大将军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34#
发表于 2008-7-14 14:26:46 |只看该作者
<p>我觉得文言文具备韵律感,而且言简意赅,微言大义,是很值得欣赏玩味的。拿一篇出来解析,以点及面,举一反三,很不错的办法。但是读者们似乎不应把一个具体篇目抬举过高,《聊斋志异》里类似文字比比皆是,一落说看白文本是为了猎奇和把玩,我也有同感。如果有会员因为一篇《酒友》而对古代小说起了兴趣,能找来整本书看了,连带着能看看《世说新语》、《搜神记》什么的,就是挺好的事儿了。古文不实用,但挺美的,现如今喜欢古文的人基本只因兴趣了。文言文翻成白话文,其性质和中译英差不多,只图个意思到,而个中境界,只能意会不能言传。</p><p>个人观点。</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6016973[/lastedittime]编辑过]
我看出来了,兄弟们个个身怀绝技啊……
http://fengyulan.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15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5#
发表于 2008-7-15 05:11:50 |只看该作者
<p>  1、 车生发现旁边睡着的,并不是人,而是狐,为何不怕呢? </p><p>1.醉酒。2.书生。3.“家不中资而耽饮”。——魏晋风度。<br />与常识违背。陌生化效果。</p><p>  2、 “半夜,狐欠伸。生笑曰:“美哉睡乎!”启覆视之,儒冠之俊人也。”这样的一个场景,加上车生的说话,对这个人物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p><p>这个要和后面连起来看啦。“起拜榻前,谢不杀之恩。”<br />“儒冠之俊人”的面目出现,首先是出于礼节和尊重。其次“启覆视之”,那么“启覆”前是狐还是非狐,何时变成人的,就无人知晓了。这个形象飘忽又秀逸(身上有没有异味就不知道了),难以捉摸。</p><p>3、 狐狸精帮他一点点地富裕起来的部分,对于整篇小说起哪些作用? </p><p>首先是信任感建立的过程。<br />前后都写得短促干净,中间一段是个缓冲带,带来节奏变化,为后文张本。<br />其次——后叙。</p><p>4、 为什么到结尾的时候才提到车生还有妻与子? </p><p>狐之事首先是“醉后幻觉”。其次是“乩卜之事”。均是不能告人的。<br />到呼妻为嫂,已经是出入厅堂了。这里暗示关系的变化。<br />其次——后叙。</p><p>  5、 结尾的那个短句有何特点?你是否觉得特别?为什么特别(或否)? </p><p>接第4问。结尾两句转得陡峭,人生倏忽,富贵一醉间,锋利。</p><p></p><p>要回答以上五问必须要有个大语境摆出来:这篇小说是“聊斋”“志异”。总之,子不语的东西,聊天聊出来的。<br />狐精是长生不老的东西,对人来说,这东西是社会之外的,说出来也不会有多少人信你,那么你自信又如何?对书生来说,醉见夫子和醉见狐仙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对他自己来说,也是亦真亦幻。换句话说,这篇小说有个内视角,就是书生本人的“幻觉”逐渐在他本人的“日常”意识中被认同为“真实”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书生本人获得社会认同的过程。“酒友”这个题目的表意,到了后半部分已经越来越弱,然而看了末尾一句,再去回想这个题目,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p><p>上面很多回帖问的都很有意思……为什么妻子就非得是一开始就有的?在书生的“生活中”,原先也许有妻子,但他并不关心。或者换个问法:真的有他意识“之外”的东西么?这么问有点过度诠释了,但妻子的问题,让我觉得作者对小说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态度,是很有推敲价值的。文末一句,在狐仙和书生于现实中“获胜”的时机,干净利落地控制住“现实主义”的膨胀。在“狐”和蒲松龄之间,是有一种以言行使的近于巫术的关系。这个故事的关键在于狐,不在于书生。</p><p>还有一个问题是,“后生卒”这个“后”究竟是多久?可能是一天,也可能是30年,但作者对这个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不关心。这种明确也说明相同的态度。</p>
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36#
发表于 2008-7-15 14:04:29 |只看该作者
<p>雅夏写得漂亮!!!(除我之外,哈哈)</p>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15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7#
发表于 2008-7-17 02:30:33 |只看该作者
post-boy同学,早在暗地我们就接触过了:)
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0

好友

56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38#
发表于 2008-8-2 01:24:05 |只看该作者
<p><span><strong><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span style="mso-tab-count:1"><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span>狐狸精帮他一点点地富裕起来的部分,对于整篇小说起哪些作用?</strong></span></p><p><span>这篇小说写了两个孤独个体的相遇、相知和相离。因为痴迷叫人癫狂的事物,车生的现实并不稳定,紧张,并且有点虚幻。相对众人的世界,他不被理解,是个痴者、孤独者,并由此和天生的异类狐狸通过酒产生身份认同。他们相遇相知的部分固然精彩,而在结构上却是相离的铺垫。从“狐曰:‘不然。辙中水胡可以久掬?合更谋之。’”开始,狐对车生的帮助已经脱离了他们的共同趣味,转而帮助车生追求现实的幸福,小说的重心也悄悄地转移到狐的身上。狐在这里似乎被要求成为一个识大体者,因为起码在车生身上,他对趣味的追求并不彻底,他明白酒和异者的身份并不是要始终面临现实世界的车生的真正幸福。所以,他在报恩的过程中并不是以美酒相待,而是带给车生财富、妻子和儿子,这些都是古代乃至现代中国人观念中幸福的重要标准。较之二人相遇相知等场景的精彩纷呈,作者对狐报恩的处理从节奏和语言上都明显趋于冷静,这是否意味着,车生在接近现实幸福的过程中孤独感的消退,以及两个孤独者间默契的缺失?从这个意义上说,狐帮助车生富有的过程就是他把车生由边缘人带入主流社会的过程,也是体现狐所理解的孤独的深度的过程。由此,是否可以认为,这篇小说的重点反而在狐身上,并且在他亲手导演的与车生相离的过程中,仅在这两者中,孤独的主题才最充分地得到体现。</span></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8 22:55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