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5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巴勒斯坦诗人、散文家穆罕默德·达维什逝世

[复制链接]

842

主题

0

好友

5512

积分

职业侠客

海绵宝宝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10 21:44: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strong></strong>&nbsp;</p><p>&nbsp;</p><p style="clear:both;text-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heilan.com/imagesnews_08_1/081002.jpg" alt="" /></p><p>(穆罕默德·达维什)<br /></p><p>享有国际声誉的巴勒斯坦诗人、散文家穆罕默德·达维什(Mahmoud Darwish)8月9日因心脏手术的并发症在休斯敦的一家医院去世。<br />达维什1941年3月13日生于巴勒斯坦一个古朴的小村庄,19岁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达维什生前出版了超过三十本诗集和八本散文集,他的作品赢得了多个奖项,并被翻译成至少22种语言。 2007年获马其顿“斯特鲁加诗歌之夜”艺术节授予的诗歌大奖“金桂冠奖”,这是世界诗坛著名的奖项之一。 <br />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达维什的家园被以军摧毁。成年后,达维什成为一名反以分子,在家中被软禁两年后于70年代加入巴解执委会。此后,在长达20年的流亡生活中,他辗转于莫斯科、埃及、贝鲁特、巴黎等地。由于对巴以和谈持不同政见,达维什于1993年退出了巴解组织。达维什的诗歌“表达了强烈的阿拉伯意识和巴勒斯坦身份”,以至于诗人在长达26年的时间里被禁止进入以色列。2000年,以色列教育部长决定将达维什的五部著作用作学校的选读课本,后因激起鹰派的反对,被总理巴拉克否决。<br />达维什曾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黑蓝动态编辑整理)<br /></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842

主题

0

好友

5512

积分

职业侠客

海绵宝宝

Rank: 5Rank: 5

2#
发表于 2008-8-11 18:34:43 |只看该作者
<table height="467"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class="news-title" align="center">阿拉伯伟大诗人穆罕默德·达维希去世<br /><font size="+0">2008-8-11 3:42:34&nbsp;&nbsp;&nbsp;</font> </td></tr><tr><td height="10"></td></tr><tr><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tbody><tr><td></td><td width="220"></td><td align="right"><font color="#660000">【字体:<a class="12p" href="&amp;#106;avascript:fontZoom(16)">大</a> <a class="12p" href="&amp;#106;avascript:fontZoom(14)">中</a> <a class="12p" href="&amp;#106;avascript:fontZoom(12)">小</a>】</font><a href="&amp;#106;avascript:if%20(window.print%20!=%20null)%20{%20window.print();%20}%20else%20{%20alert('Your%20browser%20does%20not%20support%20this%20feature.%20Please%20select%20Print%20from%20the%20File%20menu.');%20}"><font color="#660000">【打印】</font></a></td></tr></tbody></table></td></tr><tr><td height="10"></td></tr><tr id="tb1"><td class="news-content" id="fontzoom" valign="top"><p>  “在最后的国境之后,我们应当去往哪里?在最后的天空之后,鸟儿应当飞向何方?”写下这一诗句的阿拉伯世界伟大诗人、巴勒斯坦国歌词作者穆罕默德·达维希(Mahmoud&nbsp;Darwish)周日在美国一家医院因心脏手术并发症去世,享年67岁。昨天,巴勒斯坦举国致哀,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宣布,即日起3天为穆罕默德·达维希官方哀悼日。</p><p>  早报记者&nbsp;石剑峰</p><p align="center"><img alt="image" src="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31/node217/images/00069604.jpg" /></p><p align="center">年轻时的达维希(中)与阿拉法特(左)在一起</p><p>  “全体巴勒斯坦人民、阿拉伯和以色列人民,全世界深爱和平和自由的所有人,我怀着刺入我心和灵魂的痛惜宣布,一颗巴勒斯坦之星陨落了。”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在声明中说,“伟大诗人、巴勒斯坦人的骄傲和现代巴勒斯坦文化事业的开拓者穆罕默德·达维希的离去,将给我们的文化、政治和国家生活留下巨大空白。”&nbsp;达维希遗体择日将从美国运回巴勒斯坦,阿巴斯还希望以色列政府能允许将达维希安葬在其故乡加利利,该地区目前在以色列境内。</p><p>  穆罕默德·达维希是当今阿拉伯世界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几十年来诗人用其诗句向世界描绘巴勒斯坦人的苦难和为求独立做出的牺牲,并向世界传达了巴勒斯坦人的呼声。作为诗人,&nbsp;达维希还是巴勒斯坦国歌的词作者,也是巴解组织1960年代通过的《巴勒斯坦国民宪章》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作为一位伟大的阿拉伯诗人,穆罕默德·达维希也是每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最有力竞争者。</p><p>  对于巴以冲突,达维希将其解读为“两种记忆之间的斗争”,对于诗歌,达维希曾在一份演讲中说道,“诗歌真正的身份,乃是它的人道精神,它的独特之美,它在多文化、多语言间的自由旅行。我们不能把诗歌限制在一国狭窄的围墙之内,它必定会参与塑造一个民族的文化身份,抵御对这一身份的攻击,抗拒剥夺民族表达自我特性的一切。”“诗人不能够逃避‘此地’与‘当下’,而遁身于另一个所在,另一个时代。”在他看来,诗人应该坚信,“当野蛮、仇恨和战争的语言喧嚣于耳时,我们更需要另一种语言——诗的语言,以便加深我们对人性的感觉和意识,并让我们继续梦想自由与和平,信仰人类的共识。”</p><p>  达维希1942年出生于巴勒斯坦名城加利利附近的一个村庄,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他的家乡被以色列占领,他和家人被迫背井离乡。在阿拉伯国家及欧洲流亡近半个世纪之后,达维希于1996年返回巴勒斯坦。诗人曾三度被以色列占领当局囚禁,在铁窗里写下许多优美感人的爱国诗篇。他的诗歌早期通俗晓畅,大都描写巴勒斯坦人民不为敌人所屈的尊严和反抗占领的勇气,其名篇《身份证》、《巴勒斯坦的情人》等诗作在阿拉伯各国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自1964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橄榄叶》以来,诗人至今共出版了30余部诗集及散文集,其作品被译为35种语言。去年,达维希还获得了著名诗歌奖“金桂冠奖”。(东方早报)</p></td></tr></tbody></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5 19:50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