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证大现代艺术馆 介入】艺术家进灾区 关怀孩子的震后生活

[复制链接]

75

主题

12

好友

40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黑蓝富豪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13 15:53: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a href="http://www.intrude366.com/" target="_blank"><img height="75" alt="介入:艺术生活366天" src="http://www.zendaiart.com/Images/z01.gif" width="129" border="0" /></a></p><p>“介入”八月四号艺术作品方案</p><p>作品名:家庭美术馆——绵竹计划<br />作品类型:实验策展<br />艺术家:乌托邦小组(中国)<br />实施地:证大大拇指广场<br />实施时间:8月4日<br />呈现时间:8月4日 晚6点</p><p>艺术家进灾区 关怀孩子的震后生活</p><p>离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将近3个月的时间了,但是灾区的重建工作仍在进行当中。8月1日16时32分,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北川羌族自治县交界又发生了6.1级余震。灾区人民的工作、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恢复仍然需要我们方方面面的关怀和支持。今天,证大现代艺术馆主办的“介入”项目中的系列活动“家庭美术馆”也将以艺术家自己的方式介入灾区,介入灾区孩子的震后生活。</p><p>艺术家邓大非、何海组成的乌托邦小组在上海的《家庭美术馆计划》中变换不同身份,介入上海不同的家庭单元,已经进行了七次面貌迥异的展览。这次四川的大地震,使他们的目光投向据上海千里之外的远方。除了捐款捐物之外,他们也在深思能够直接为那些在地震中受害的家庭做些什么。艺术,或者美术馆,在这样一场灾难面前,显得那样遥远。在各种援助组织对于志愿者的职业要求中,有医生、护士、教师、心理辅导员、各种专业技术人员、甚至工人、农民等体力劳动者,唯独没有艺术家。艺术在这里似乎成为最苍白无用的东西。</p><p>他们设问:在灾难面前,艺术是否能够有实际的功能?这里的家庭需要美术馆吗?艺术和这里的生活有关系吗?于是,两位艺术家以志愿者的身份到四川灾区(绵竹市土门镇新乐村)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这里的人们正忙于灾后重建,无暇顾及孩子,在由两座帐篷搭建的临时学校里,艺术家带领几十个孩子进行艺术的游戏。在本来令人惊恐和悲哀的废墟里,在艺术游戏中却成了孩子们的乐园。现实的灾难本是残酷的,也许会构成孩子们部分的童年记忆,但游戏产生的快乐使孩子们暂时忘却,远离了灾难本身;废墟上的玩耍使孩子们在过程中重新面对曾经的事实;游戏的过程也因此而重构孩子们劫后的心灵。</p><p>今天晚上6点,在浦东证大大拇指广场的中央,我们将可以看到一个醒目的蓝色帐篷,如同我们从电视画面中看到的一样,就是这样的帐篷在震后成为了灾区人民的“家”。乌托邦的艺术家把在灾区与孩子们互动所创作的画、折纸以及记录当时情景的影像都在这个蓝色的帐篷中重现,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孩子对于未来的希望和憧憬。</p><p><img src="http://www.heilan.com/zhengda/8-4_1.jpg" alt="" /></p><p><img src="http://www.heilan.com/zhengda/8-4_6.jpg" alt="" /></p><p><img src="http://www.heilan.com/zhengda/8-4_4.jpg" alt="" /></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8705022[/lastedittime]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7 20:0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