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10-23
- 在线时间
- 106 小时
- 威望
- 2503 点
- 金钱
- 13666 点
- 注册时间
- 2008-8-3
- 阅读权限
- 50
- 帖子
- 873
- 精华
- 0
- 积分
- 5512
- UID
- 21171
 
|
<p><strong>伊门道夫:生前叛逆 逝后哀荣</strong></p><p><img tabindex="-1" src="http://www.heilan.com/imagesnews_08_1/081402.jpg" tabindexset="true" alt="" /><br /><em>2005年,伊门道夫获颁“金羽毛”奖</em> </p><p><strong>德国战后最杰出的艺术家伊门道夫最大规模的版画展目前在德国的港口城市汉堡拉开了帷幕。一年前,伊门道夫因身患绝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离开了人世。汉堡街头的广告柱上贴着此次画展的组织者为这位杰出画家制作的广告画,那是伊门道夫的巨大肖像,上面印有"欧洲前所未有!","世界巡回展!"等字样,两个巨大的惊叹号格外醒目。在伊门道夫去世之后,其作品的售价扶摇直上。</strong></p><p> </p><p>生前,约尔格-伊门道夫总是试图将自己塑造为叛逆者。在去世的几年前,伊门道夫在接受电台记者采访时还明确表示:"作品中最常见的主题是我对社会的关注,它们最能激发我的创作灵感。"</p><p>正是这种叛逆精神使伊门道夫于上一世纪70年代蜚声全世界。那时候,德国西部地区的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在思考战后德国一分为二的问题,伊门道夫以其系列画作"德国咖啡馆"对两德的分裂状况表示抗议。"我始终将德国的分裂视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这种状况可以被视为缓冲区,或许也可被看作是两辆即将相撞的汽车的保险杠。我认为,这一看法是正常的,对于那些无视该问题爆炸性的人,我反倒难以理解了。"</p><p>在汉堡的版画展上,有一幅亚麻油毡巨幅版画。画面上的一堵墙将画作一分为二。策展人蒂尔克-格伊尔就站在这幅画作的前面。他说:"我们看到,有人将第一块砖头丛柏林墙上拆了下来。对这位男子来说,从柏林墙上拆下第一块砖头非常重要,因为他渴望实现德国统一。伊门道夫已事先预见到了这一幕。"</p><p>伊门道夫当然不会将两德统一的题目留给那些保守派画家。除了刻意表现反抗社会上层的努力之外,他毕生都致力于确保自己在德国艺术史上的稳定席位。1985年,伊门道夫为自己和同行彭克、巴泽利茨、吕佩尔茨和柯克比等人作画,每个人都坐在一匹马上,下面各有一行字:战后最杰出艺术家。</p><p>策展人格伊尔总共收集了伊门道夫的650幅作品 ,其中有两三个雕塑,除此之外的绝大多数作品皆为彩色版画。这些作品记录了伊门道夫的艺术成长史以及生活中的各个驿站:其中包括上一世纪60末的抗议作品,之后是系列画作"德国咖啡馆"和"花神开啡馆"等,作品中也出现了在德国社会颇具影力的画家鲍伊斯的身影等。</p><p>90年代,伊门道夫创作了一些列铜版画和平版画。他酗酒,玩女人,挥霍无度。在公开场合,他喜欢佩戴耳环,夸张的首饰,并经常臂挽年轻姑娘。之后便出现了不治之症的最早征兆。左手变得无力。1997年,工作狂伊门道夫原本以为自己疲劳过度。 </p><p>当确诊为不治之症als后,伊门道夫更是加紧工作,希望自己的作品永留人世,他将自己比作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丢勒等,为自己创作了一系列自画像。</p><p>在生命的晚期,伊门道夫已无法作画。这一时期的作品均由年轻学生按照他的想法完成,他俨然成为一名指挥家。策展人深知,伊门道夫的展览规模越大,轰动效应越广,其作品也就越抢手。在伊门道夫的众多收藏者中,也不乏中国的慧眼收藏家。(消息来源:德国之声中文网)</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