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1-1-10
- 在线时间
- 119 小时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7422 点
- 注册时间
- 2008-4-28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85
- 精华
- 0
- 积分
- 404
- UID
- 20655

|
<p><a href="http://www.intrude366.com/" target="_blank"><img height="75" alt="介入:艺术生活366天" src="http://www.zendaiart.com/Images/z01.gif" width="129" border="0" /></a></p><p>“介入”八月二十五号艺术作品方案</p><p>作品名:反观与重构<br />作品类型:装置<br />艺术家:Sybile Kesslau(德国)<br />实施地:证大现代艺术馆前厅<br />实施时间:8月25日<br />呈现时间:8月25日</p><p>117块“积木”搭起建筑模型</p><p>117块大小不同的榉木片,10位参与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将根据自己的不同想象,创作出不同的建筑模型。类似于童年的搭积木游戏,名为“反观与重构”的艺术方案是由德国艺术家Sybile Kesslau提出的,此次他参与“介入”项目,将把这个创作的乐趣与上海的市民们一同分享。</p><p>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定义为介乎于艺术和设计之间。此次,他将带来自己的作品《返观与重构》,在上海一栋建筑物内进行展示。其展示方式为在平坦场地上用一块块榉木片构建新的形态与功能。方案实施当天将有10位志愿者参与到此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最终的作品将由117块大小不等的小木块构成,呈现出一个建筑的模型。</p><p>如今的上海到处土木大兴,其城市格局日益国际化。而我们也发现城市这张全球化的脸庞似乎越来越难以控制,仿佛一只巨大的“怪兽”俯瞰着城市中熙熙攘攘的人群。艺术家希望颠覆这个怪兽的形态与功能,并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与自然相协调的新形态与新功能。</p><p>这个作品正是构建了一种无需任何工具却具有无限可能的系统,这样一个系统,可以看作是一种设计或建筑模型,也可以看作是雕塑作品。系统的定义是开放的,由用户来主导它的尺寸与功能。此外,这个作品也是一种宣言:让我们把桌子、椅子统统抛诸脑后,重新构建它们,打破自己脑海中预设的固有印象。最后,你会发现所谓桌椅不过是一个隆起的表面。而创作作品的过程本身又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究竟为何需要隆起的表面呢?</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