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10-23
- 在线时间
- 106 小时
- 威望
- 2503 点
- 金钱
- 13666 点
- 注册时间
- 2008-8-3
- 阅读权限
- 50
- 帖子
- 873
- 精华
- 0
- 积分
- 5512
- UID
- 21171
 
|
<span> <div align="left"><font style="font-size:20px"><b>艺术品今年卖得不如去年 </b></font></div><p style="text-align:left">“艺术北京”、“上海当代”本周先后落幕</p></span><p style="margin:0cm 0cm 0pt"><span><font face="宋体"></font></span> </p><p style="margin:0cm 0cm 0pt"><span><font face="宋体"><img src="http://www.thebeijingnews.com/images/epaper/20080914/41511221328675789.gif" align="center" alt="" /></font></span></p><p style="margin:0cm 0cm 0pt"><span><sup>北京艺术家王鲁炎的作品在“上海当代”展出。</sup></span></p><p style="margin:0cm 0cm 0pt"><span><font face="宋体"></font></span> </p><p style="margin:0cm 0cm 0pt"><span><font face="宋体"><strong> </strong>北京、上海的两大当代艺术展览———“2008艺术北京”和“2008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简称上海当代)在本周先后落幕,最终销售状况仍然延续了春季艺术市场“比较低迷”的局面,多数画廊表示今年“卖得不如去年好”。 </font></span></p><p><strong> 艺术品不好卖了!</strong> </p><p> 为期四天的“艺术北京”于9月9日落幕,参与展会的多家画廊主私下表示“今年展览服务比去年好一些,但是市场整体情况不太好,卖得不是很好。”也有画廊表示除了经济大环境和艺术市场都有不确定因素导致观望外,今年上海有双年展、博览会同时举办,吸引的人也更多,让北京相形失色。 </p><p> 不过昨天结束的“上海当代”同样也出现类似的抱怨。连续两年参加展会的一家画廊主对记者说“大家多数都卖得不如去年,可能是因为今年艺术市场确实到了一个转换点了。”不过也有画廊卖得不错,台北诚品画廊参展的六张林明弘的绘画作品就全卖出去了,北京现在画廊也卖出多件年轻艺术家的作品,画廊主黄燎原说他们推出的洪绍裴、高岩松、“3P=3Players”等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有自己的创新而且价格比较低,因此频频得到海内外藏家光顾。相比之下,中国艺术家的作品销售尚可,而海外画廊虽然只带来了价格低的小件绘画、版画等,但是销售情况依旧低迷。 </p><p><strong> 博览会已经过剩?</strong> </p><p> “艺术北京”、“上海当代”几乎是同期开幕,所以画廊主要决定选择北京还是上海。而明年,据说“艺术北京”将提前到四月举行,这和北京的画廊博览会、艺术香港博览会又产生展览接近的问题,难免让画廊主们要继续“掂量”。诚品画廊的代表就指出“我们一般还会参加台北艺术博览会以及欧洲、美国的两个展会,而现在仅内地就有北京、上海以及香港的博览会,太多了,所以综合考虑会参加一个到两个。” </p><p> 今年首届艺术香港当代艺术博览会的举行,对上海、北京的展会带来挑战,“上海当代”总监劳伦佐·儒道夫(Lorenzo Rudolf)也承认香港具有免税、金融业和服务业上的一定优势,不过他坚信就整体的城市魅力、未来前景而言上海是博览会的必然之选。艺术市场研究专家赵力认为各大展会虽然有竞争,但也有各自的发展空间,“不同博览会要对自己的定位、市场进行差异化竞争,甚至也可以有某种分工和合作,此外更要积极地和拍卖业、双年展等活动结合起来。”(来源:新京报)</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