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内艺术收藏是否已进入冬季

[复制链接]

842

主题

0

好友

5512

积分

职业侠客

海绵宝宝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9 15:11: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 align="center">艺术品拍卖频频“流标”引起关注 </p><h1 align="center"><font size="3"><strong>国内艺术收藏是否已进入冬季</strong></font></h1><p align="center">马未都认为高端收藏过早到来不是成熟市场表现</p><p>&nbsp;</p><p>&nbsp;&nbsp;&nbsp;&nbsp;由于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拖累,刚刚在香港结束的香港苏富比艺术品秋季拍卖会也遭受了“寒流”的袭击,一些为藏家看重的拍品频频意外“流标”,即便是成交的作品,其成交价格也大大低于业界预期。<br />&nbsp;&nbsp;&nbsp;&nbsp;<br />市场起伏利于摆脱泡沫<br />&nbsp;&nbsp;&nbsp;&nbsp;<br />&nbsp;&nbsp;&nbsp;&nbsp;在最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现代及当代亚洲艺术”晚间拍卖专场,拍品的成交价格和成交率均显示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现代及当代亚洲艺术”本是近年来全世界艺术品拍卖的热门项目,但是在本次拍卖会上,一些为藏家看重的拍品却频频意外“流标”。如日本当红艺术家村上隆的雕塑作品《Flower&nbsp;Matango》,估价不过2400万—3200万港元,以往一直是艺术品拍卖会的“争抢之物”,但是这次却“流标”了;台湾廖继春也是最近几年艺术品拍卖会的常胜将军,本次拍卖会上他的一件重量级作品也未能成交。即便是成交的作品,其成交价格也大大低于业界预期,比如,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一号》,只是勉强以底价成交。市场人士惊呼:曾经火热的艺术品拍卖进入了冬季。<br />&nbsp;&nbsp;&nbsp;&nbsp;<br />&nbsp;&nbsp;&nbsp;&nbsp;然而,对于这股收藏界称之为的“寒流”,著名收藏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昨天在出席“上海2008华人收藏家大会”主题论坛时却公开表示,艺术品市场起起伏伏是很正常的,频频“流标”的背后,交易不再容易,这情形有助于市场摆脱泡沫,平静心态,让收藏趋向理性。他说,对收藏家队伍来说,这是一次淘洗更换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出更多经受得住危机考验、真正能够欣赏鉴别艺术品的藏家。<br />&nbsp;&nbsp;&nbsp;&nbsp;<br />国内艺术品99%“在途”<br />&nbsp;&nbsp;&nbsp;&nbsp;<br />&nbsp;&nbsp;&nbsp;&nbsp;马未都说,在国内的艺术品市场中,高端收藏过早地到来,这不成熟,和西方不能比。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端收藏和普通艺术品的收藏都是以文化消费为主流。他说:“我原来有个概念就是‘在途’和‘在库’的区别,所谓‘在库’至少是一代人不卖,这叫‘在库’,仓库的意思,西方人的‘在库’概念占90%,‘在途’的只有10%,是经纪人在做这个生意,艺术品一直在流转途中的意思。我们是99%的人都‘在途’,没有人‘在库’,那么这个市场就会出现‘蛤蟆效应’,就是有人跳水的时候,大家跟着一起跳下去。”<br />&nbsp;&nbsp;&nbsp;&nbsp;<br />&nbsp;&nbsp;&nbsp;&nbsp;而在买家中,真正从内心热爱艺术的人却不多。马未都直言:“你看很多人酷爱艺术,他那个酷爱是有其他潜在动力的。比如说他无论多爱一件东西,问他,你这东西多少钱买的?3万。那我给你30万吧,他把那东西咣当准给卖了。”<br />&nbsp;&nbsp;&nbsp;&nbsp;<br />&nbsp;&nbsp;&nbsp;&nbsp;马未都的话非常直接:“我觉得艺术品市场现在的繁荣不太真实,比如大量的假成交,比如许多东西几乎没有质量保证。”马未都的分析是,虽然很难完全制止拍卖行拍出“假”东西,世界顶级的拍卖行也出现过卖错的时候,但是,我们决不能容忍主动往里头掺假,这是一个行业道德问题。<br />&nbsp;&nbsp;&nbsp;&nbsp;<br />5%真品率仍然过于乐观<br />&nbsp;&nbsp;&nbsp;&nbsp;<br />&nbsp;&nbsp;&nbsp;&nbsp;据悉,时下收藏界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对真伪的鉴别。<br />&nbsp;&nbsp;&nbsp;&nbsp;<br />&nbsp;&nbsp;&nbsp;&nbsp;一旦有哪里举办专家免费鉴定,往往会涌来大批收藏者,拿来的东西,往往令专家看得直叹气;有些人花了几十年心血和大把资金收来的古玩,被专家无情地认定“一屋子假货”;某些地方,做古玩赝品,已经发展成一个十分有规模的行业,这些地方出产的赝品,经各种渠道流通到市场上,占据了古玩市场;不但是古玩,当代的书画和工艺品,只要是有名的艺术家,都有大量的仿造品。<br />&nbsp;&nbsp;&nbsp;&nbsp;<br />&nbsp;&nbsp;&nbsp;&nbsp;有人慨叹,眼下市场上的真品,只有5%,而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个比例仍然过于乐观了。<br />&nbsp;&nbsp;&nbsp;&nbsp;<br />&nbsp;&nbsp;&nbsp;&nbsp;对此,马未都的观点是,国内拍卖行里出现的好东西其实并不少,关键是买家的心态。马未都的直言不留余地:“站在我的角度上,第一,真东西还是容易买到的,关键是你肯出钱。你想用二等的钱买一等的东西是不可能的,三等的钱买二等的东西也是不可能的。今天你是外行人,你拿一等的钱买二等的东西,二等的钱买三等的东西,往下买是正常的。我不能设想你是一个外行人,突然进来,什么好处都是你得,不花费一分力气,凭什么啊?”(来源:文汇报)本报记者&nbsp;&nbsp;李婷</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54

主题

3

好友

1855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08-10-10 19:26:18 |只看该作者
印钞机也要歇歇..
handso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6 20:37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