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8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70期网刊卷首】 顾耀峰∣暗中生长

[复制链接]

218

主题

0

好友

4654

积分

业余侠客

金针菇

Rank: 4

黑蓝富豪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1 13:19: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 align="center"><img height="55" src="http://www.heilan.com/periodical/heilan_70/image/juanshou.jpg" width="384" alt="" /><br /><br /><br /></p><p class="unnamed1">  本期网刊是由我和马耳共同主编的。</p><p class="unnamed1">  <font face="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2005</font>年我几乎编了一整年的网刊,到后来便出现了编辑流程重于看小说的状况,这非常大地影响到了我在论坛内阅读小说的心情——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此后,小说版主的轮值、网刊的轮编等方案一一实施后,情况发生了好转,<font face="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2006、2007</font>大概是每年编<font face="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1、2</font>期。工作量的减轻,实际上是要通过自律使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现在我要说的不是这个。<br />  很长时间来,经历过当初好小说井喷的人都会说现在论坛缺乏好小说。好小说数量的多少,显然只是种表面现象。正因为文学眼下和国际经济一样正遭受着“谷底”的境况,我们更要深究或者说更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的是,好小说是怎样产生的。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Times, serif">2005年到2008</font>年,<font face="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3</font>年时间不长不短,然而进入网刊——假如我们设定进网刊是个初始标准——的人重复者很少。造成这结果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有不少人其实已经不在写了,无论<font face="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google</font>还是<font face="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aidu</font>,他们的名字遍寻不见。<br />  衡量一个优秀的(有别于“成功的”这个词)艺术家有两条基本标准,一是作品的最高点在哪儿,一是艺术生命有多长。这第一点,在还没有盖棺论定的时候我们不能过早下结论,但这第二点,如果现在不在写,那么,必定就已经放弃了成为优秀艺术家的可能。<br />  因此<font face="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hep</font>从几年前就在黑蓝不紧不慢发小说,直到最近获得小说年奖,自有他值得称道之处。眼下他又不紧不慢地贴出了新作。这种不紧不慢,我认为都是给他的艺术生命加分的有力证据。在论坛上贴出的《当,遇到一个沉默的人》还有外一篇,如果结合他截止到目前贴在黑蓝的小说来看,我比较欣赏它出现的那种温暖,<font face="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hep</font>总在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变着一些东西,这篇小说不再那么“形而上”,而是带进了人间烟火。在足球上有人说“飞翔的荷兰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走在地上的荷兰人”,套用这句式,“思辩着写作的<font face="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hep</font>生命力是刚硬脆弱的,绵延着人间呼吸的shep是值得期待的”。<br />  井井回的小说越来越放松。诗人的小说就怕不放松,而他在这个小说里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问题是在放松的同时,文字上的衔接、语言上的粘合依然效果完美。这些是基本状态,叫人看不出井井回这个小说只是公开贴出的第二篇。要说不足,那也就是气象不够。但这是属于个人对小说追求的分歧所致,而非小说本身不好。当然,我还是要不避嫌疑地表露出生活中跟井井回有近距离接触,因为此时我脑子想到了一句歌词用来描述他本人的状态正合适: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br />  死弱弱在小说上跟井井回一样,是“半路出家”。《空白行》延续了之前她曾写过的小说的一贯模样,但是更为纯熟和注重了“小说性”。跟她是女孩子、跟她是学习视觉艺术的出身有关,因此文本里的“偏执”和“抽风”似乎不可避免——这不是在说问题,而是说它的特点。这种文本,似乎就是外界习惯一厢情愿所说的“黑蓝体”。然而“黑蓝体”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空白行》获得好评的理由大体会是它闪现着灵光、有着诸多的可能性;招致的批评也大致会是参照小说的基础艺术准绳漏洞颇多。我个人觉得这两种意见都能成立。在很多时候、条件发生变化后,好与坏能瞬间转换。因此在日后的小说中也不妨把它们倒过来尝试:把不遵循小说基础准绳作为优点,而把闪现灵光作为缺点因此需要有意识地克制一下。这样所产生的小说效果可能会更好。——我这样说,是针对具体的人和小说,并非对任何人都适用。<br />  和以前不同,李耕夫小说的书卷气——贬义说法是掉书袋——在《你还记得陈婉萍吗?》这个小说里也被洗涤掉不少。这对他来说是好事,至少这个小说不再把很多人拒之门外因而有了不小的开放性。开放性能使读者更多地看地它的好与不好,我认为有了这种透明度是李耕夫进步的一个迹象。因为篇幅所限和因个人看他小说的习惯所致,我不太愿意谈小说的具体技术。然而有一点需要肯定,当他也从书堆里走到茶社里,他就开始变得鲜活了。<br />  老残正在摸索属于他自己的小说路数,我不知道是由于趣味、还是因为理性控制,或者因为其他,老残的小说都是同一个方向同一个路数,写日常生活中不那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写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人的形态。《出走》也是其中之一。这种取材和论坛里的男男很接近,他们俩有区别的是男男的情感在作品里更为饱满,老残则还带着一种旁观性来写。相比之下,老残的路数就更需要技术来填补,更需要像工笔画一样把技术磨得很细。<br />  鳜膛弃的写作冲动常常来自于他的情感冲动,这一次,他把情感冲动建立在了一次趣味戏仿上。我们可以这样猜测一个场面:有一天,他在看着琼瑶自传,心有所触,然后跟人聊天聊到某个话题,一激动,键盘一拍,说:我要写个小说!然后就吭哧吭哧地搞起来,一口气、或者两口气把小说给解决掉了。《她还小》或许真是来自这个场景。假如真是这样,那么我可以认为,写完这个小说,比这个小说写得怎么样更重要。戏仿和改编性的小说有很多限制,大概在<font face="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2003</font>年的时候我曾以海湾战争为背景写过一段美军进军巴士拉的小说,但后来就因为对“限制”怎么处理没有想好而就此作罢。鳜膛弃在性格里有种执拗性,这在面对这类小说的时候真是好事。<br />  老实了一辈,实际上在黑蓝贴的小说并不少,但都引没起热烈的反响。我看了一下,他的小说专注于细节太多,以致会失去小说在大效果上的掌控。《卡》也不例外,细节描摹很多。它造成的伤害是好比要画一个人的整体肖像,但是对手的指甲左描右描。然而他的小说不邪,非常正。而且没有扭捏和故意做来做去的东西。我怀疑他平时也写点诗,或者对诗的兴趣很大,因为他所呈现出的优点和缺点都是“诗人改行”的典型情况。<br />  艾溅果入选网刊的小说很大程度受益于这个题目《在他里面静静地锯》。当然也可以不以小说的名义来看它,因为它实在是很松散很随意。这种小说是走在锯子边缘的产物,走好了,会是一种新的面貌,走坏了,就是糟践了小说。尽管这个小说松散而随意,但我确信艾溅果对它是认真的,在文字里他的态度暗藏着,有兴奋、有暗自窃喜、有调皮……还有面对自己知道但却还没有碰到的庞大外部世界的憧憬和猜测以及向往。艺术作品有一个特性就是作品本身在说什么和作品本身说了什么未必一致,在不多的时候,作品本身说了什么,是通过“写”这个动作这个过程来说的,而不是通过“写什么”来说的。但同时我也相信,对于艾溅果来说,上述“写”和“写什么”之间的分别并没有意识到,他是在懵懂的情况下造成了一定的效果。我所了解的不多的信息告诉我,艾溅果还很年轻。因此盼望着他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持久而具有灵气。</p><p class="unnamed1">  隔了一段时间再次相对比较全面地来看一看小说的经历是愉快、同时也是艰难的。这个过程梳理了长时间来人的走动和像流水一般的状态变化。马耳是第一次参与网刊的主编,但他在黑蓝也早就注册,不算新人了,只是之前发言不多。这再次表明,文学这把韭菜,总在一茬一茬地暗中生长,有时候,冒尖的鲜嫩的这把菜,其实是老韭菜抽出的新芽,就看你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是旺盛。</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我们连黑暗都能看见, 可是为什么却看不见光明呢?

2

主题

0

好友

9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
发表于 2008-10-21 13:47:43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卷首语对黑蓝写作者应该很有鼓舞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3#
发表于 2008-10-21 14:42:34 |只看该作者
<p>写得好。对作者观察的结论表示赞同。</p><p></p><p>我有时觉得,来过黑蓝一段时间的人,因为眼界变了,反而要可能1、2年拿不出作品来(一直在写的情况下)。很有可能。</p><p>不是怕批评,是自己标准有提升。</p>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6

好友

7512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4#
发表于 2008-10-21 15:07:48 |只看该作者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2

好友

9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5#
发表于 2008-10-22 10:02:16 |只看该作者
《当,遇到一个沉默的人》、《空白行》、《在他里面静静地锯》、《她还小》,看过这几个,说实话了啊,都没价值。靠文本外的解释来支撑文本,这是我对黑蓝的印象。小说玩到这份上也够可以的。各位难道不明白,技术是最容易也是最扯的部分。况且我也没看出什么技术来。艺术家的真诚、阅读后的感动、生活的力量,这些字眼我从未在各位的评论中看到。玩技术,不要被技术给玩了,各位。我以为我够单纯了,各位比我还他妈的不食人间烟火。小说文本本身的力量哪里去了?美感哪里去了?真他妈让人心寒。我被羞辱了,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6#
发表于 2008-10-22 11:24:06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花黄夏天香如</i>在2008-10-22 10:02:16的发言:</b><br />《当,遇到一个沉默的人》、《空白行》、《在他里面静静地锯》、《她还小》,看过这几个,说实话了啊,都没价值。靠文本外的解释来支撑文本,这是我对黑蓝的印象。小说玩到这份上也够可以的。各位难道不明白,技术是最容易也是最扯的部分。况且我也没看出什么技术来。艺术家的真诚、阅读后的感动、生活的力量,这些字眼我从未在各位的评论中看到。玩技术,不要被技术给玩了,各位。我以为我够单纯了,各位比我还他妈的不食人间烟火。小说文本本身的力量哪里去了?美感哪里去了?真他妈让人心寒。我被羞辱了,真的。</div><p>一说到“价值”,特别是在艺术上说到“价值”,这事儿就大了。所以就值得追问得具体一些,<strong>你说的</strong>“价值”是指什么,艺术家的真诚?阅读后的感动?生活的力量?还是其他?另外我个人非常不理解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谈黑蓝的时候总是开口闭口说“技术”,既然你又一次说到了“技术”,能不能顺便替我解个惑?在我理解中,跳离开文本而作一些解读和理解,正是不专注于文本“技术”的一个有力佐证啊,为什么这也成为黑蓝“玩技术”的罪证了呢? </p><p>当然,在艺术上一说到“价值”,这事儿也变得很小。无论谈一个作品好,还是说一个作品差,理由都是“价值”。这使得“价值”特别廉价,一点都没有价值。时至今日,我们太有必要把对一个艺术作品的评判、解读跳离出仅仅用“价值”来衡量的地步了,就如同若干年前人们评论画肖像只是“像不像”、电影里的正派反派只用“好人坏人”来评价一样,现在只用“价值”来一刀切,这观念显然腐朽落后。 </p><p>上面的话我谈了2层意思,它们并不矛盾。如果你觉得被羞辱了,说真心话我还挺不好意思的,作为本期网刊的主编,我还真没有想为羞辱一个人而故意去选一些小说呐……呃,同时我更盼望你能拿出具有“小说文本本身的力量”“美感”的作品(或样本),狠狠地羞辱以上你提到的那几个小说的作者,对,狠狠地羞辱。</p>
未到六十已古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主题

55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酒坊起糟小工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08-10-22 13:17:47 |只看该作者
<p>这个卷首中肯。</p><p>暗流、潜流无时不在涌动。</p>
我的基本工作是:上笼屉、铺麴、点火、取浆、入缸,最后起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2

好友

9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8#
发表于 2008-10-22 13:39:23 |只看该作者
<p>一开始我写的是“都很烂”,后来想想不合适,改成“都没价值”。看来得再改回去。很多人谈黑蓝的时候总是开口闭口说“技术”?我也不明白这个,你们自己要想想。其余的,不想再说。</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9#
发表于 2008-10-22 14:18:51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花黄夏天香如</i>在2008-10-22 13:39:23的发言:</b><br /><p>一开始我写的是“都很烂”,后来想想不合适,改成“都没价值”。看来得再改回去。很多人谈黑蓝的时候总是开口闭口说“技术”?我也不明白这个,你们自己要想想。其余的,不想再说。</p></div><p>嗯,既然你无法回答我问的那些关于“价值”的问题,那么相比之下,你还是用“都很烂”的说法比较好,因为这至少表达了你的本能的反应,不装比,不做作,不伪装专家。现在你很俗套地改成了“没价值”,显然这过程表明了你还是很愿意装比的很愿意做作很想把自己打扮成专家的。当然,无论你的哪种说法,都改变不了这个本质:<strong>你根本没有能力对这些小说给出鞭辟入里的评价。</strong> </p><p>因此,所谓“不想说”,只是你用来虚晃一枪的遮羞布而已。把“我不能”改头换面概念偷换成“我不愿”、“我不想”,这是上个世纪的事了,到现在还在玩,你虽然年纪不大,观念、手法倒是老朽得很。 </p><p>此外劝告你一句,在你不明白某个东西的时候,可千万别开口闭口地妄下结论啊。像这次,牛B烘烘地说“玩技术,不要被技术给玩了”的人是你,那为什么要谈及技术呢,你又来一句“我也不明白这个”。不明白的话,你就别说呀,闷着头好好看看,去“向伟大的自然寻求忠告”,这才是王道。</p>
未到六十已古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2

好友

9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10#
发表于 2008-10-22 14:46:06 |只看该作者
<p>朋友,之所以没用之前的那个说法,是因为觉得伤人。“没价值”这个概念在我的意识肯定不是特“专家”,只是觉得这样比较柔和点。你说得对,我确实没有能力对这些小说给出鞭辟入里的评价。</p><p>“我也不明白这个”,“这个”不是指技术,而是“很多人谈黑蓝的时候总是开口闭口说‘技术’?”这个现象。非要这样一句句分析啊。这样争也没多大意思吧。嗯,我闷头好好看着吧。即使站名有错,也不适合说破,嗯。</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8 21:2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