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4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 候麦的剪辑师MARY STEPHAN 谈候麦(完成篇)

[复制链接]

460

主题

9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暂无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9 13:33: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08-11-07 15:07:10 来自: 菜菩头 http://www.innersense.com.au/productions/writings/stephen.html
  
MARY STEPHAN 从1992年开始与候麦合作,担任剪辑、联合作曲,同时她自己也拍摄电影。
  
1.问:在《秋天的故事》中,实际在候麦很多影片中,总体的步调和节奏都非常平稳和缓,你们怎样做到的?你经常与候麦谈论吗?
答:我们很少“谈论”节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凭直觉分享与候麦相同的对电影节奏的感觉。我们都坚持音乐导向,当要决定观众在哪一点是愿意看其他人谈话还是想看下一个镜头,我们总是不约而同地达成默契。他的主题需要平稳优美的节奏(是非常自然的优美)。总之我们从来没“正式地”谈论过节奏,完全凭感觉。

2.问:我看侯麦影片觉得最可爱的是那些倾听的人,周边的人的“侧”镜头,(例如《秋》中MARY的最后一个镜头).这些是在剪辑时做出来的吗?你在剪片时有多大的自由度?
答:侯麦对他影片的结构了然于胸,在我们完成剪辑前他就知道成片将会是什么样。他爱用“镜头-反镜头”,这样听者就变成了谈话中积极的参与者。我们总在寻找听者脸上“有趣的”反应。当拍摄这样的镜头时,他会完全对准角色而不管他是在说还是在听。我对这些“反应”也特别感兴趣,沉默比说话时更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侯麦最喜欢的主题:人们的话语如何掩盖了他们真实的感情). 在《秋》中,我在捕捉听者反应方面进行了比以往更多的探索,Alain Libolt(Gerald的扮演着)在倾听时的样子非常棒。

我想说,在侯麦电影这个前提下,我在剪辑时有很大的自由度。还说《秋》的最后一个镜头,是我特别喜欢的,但是剧本里并没有。跳舞的场景我做了很多尝试,然后重新混合,直到那一刻,突然感觉到完全表达了故事和人物性格。侯麦看到后,也非常赞同,我确信他也完全领会到了那一幕的重要性。因为影片在法国首映时,他在介绍中写道影院的灯光直到最后一幕结束才可以亮。
 
3. 问:许多元素构成了候麦影片的独特性,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声音,无论是街道上的噪音,还是自然界的声音,都完美地诠释了日常生活,你也做声音剪辑的工作吗?
答:候麦以自然声音的坚定拥护者而闻名,他不接受任何人造的声音。那也是为什么他所有原始版本的影片中都拒绝用foleyman(他只在国际配音的版本中使用)。 我在《冬》中做声音剪辑,Pascal Ribier随后加入进来,他也做了后期的电脑混音工作。我们在剪辑时要把音乐轨和声音轨混合在一起。《冬》这部影片,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创造一种正确的“声音”气氛:侯麦特别喜欢带着他的WALKMAN到室外去采集自然的声音,他办公室窗外的教堂钟声,犬吠,剪辑室院子里的鸟鸣,等等……,以便把他们录入音轨。(菜菩头注:《侯麦铁证如山》里都出现过哦)没有什么比郊外夜晚的狗叫声和清晨的鸟鸣更能唤起人们的共鸣。当我们开始用AVID剪辑时,会在音轨中加入更多细节。然后Pascal会用他的DD1500 声音电子合成器重新编辑,继续加入自然的声音,在混音前使之丰满起来。

4. 问:我注意到有时剪辑会有些失谐。(《秋》中不连续的风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侯麦用了很多素材吗?还是拍了很多次?
答:什么风?哦不,严肃地说,这种不连续性很好解释,因为一遍遍地重复。侯麦不愿意加入任何不是拍摄时的声音,而且他也不想用那些大风天高八度的对话。他拍了很少几条,有些镜头是“唯一”的- 一次录音的奇迹。(菜菩头注:系统录制,整个录音过程坚持全现场和一次录音(one take),未经数码处理及剪辑, 所以音质保证了百分之百的原汁原味。)

5. 《巴黎约会》这部电影如此美丽,因为它显然是一部“小”电影- 剧组在很多公众场合进行拍摄。这可能加大了剪辑的难度。你们在拍摄之前会讨论那些可能发生地问题吗?对付这类在难以控制的场合拍摄的影片,候麦有什么经验吗?
答:这部电影是用16毫米摄像机拍摄的,然后进行放大。既然你提到了剧组,我们的剧组是一个摄影师,一个录音师,一个全能,最多还有另一个自由人。大部份时候,街上的人们会以为是在拍摄学生作业或者记录片,实际上候麦一度还向我要了一些我加拿大公司的名片,这样他可以告诉别人他是在为加拿大电影学校拍摄记录片。我们从没有因为在街头拍摄而产生任何剪辑上的难题,除了偶尔有些时候需要减掉一些路人直视镜头的画面。
我们在拍摄这样的场景前真的从来不讨论什么(除了那些马上要开拍的新片),因为没有什么要谈的。候麦非常明白自己正在做什么,似乎同时也完成了剪辑。在拍摄《夏天的故事》时,摄制组带着摄影机和全套家伙在海滩上拍摄,海边的那些人并不显得多余。在真实的海滩拍摄真实的日光浴者和游泳的人,几乎没有谁注视摄像机。候麦经常说,人们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奇。也可能因为你见过在街头拍摄电影:5辆摄影车,许多助手跑来跑去或者围作一圈,大晴天还打着灯光,引起交通堵塞,等等……所以没有人会注意到一个教授模样的人和他身边拿着小摄像机的年轻女人(Pascal则永远像一个学生),《巴黎约会》中的许多镜头甚至是这样拍摄完成的:女摄影师Diane Baratier坐在轮椅上(我们自制的移动摄影车),候麦推着她.

6.问:你和候麦从《冬天的故事》开始合作,显然他有一批很忠实的合作者,那么在近10年或20年中,谁是其中的核心人物呢?
答:事实上我最早与他合作是在《飞行员的妻子》,当时我担任剪辑师Cécile Dégucis的助理(她参与过戈达尔的《精疲力尽》和特吕弗的《四百击》),在这部影片中我甚至扮演了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色,还和候麦一起创作了主题曲。但是当时我在拍自己的影片,而且没有入法国籍,所以我并不算他团队中的功臣。我参与了他接下来的2部影片后离开了巴黎,一走就是8年。然后从《冬天的故事》开始,我们又重新开始了合作。因为我当时返回了巴黎,而且这么多年中我们并没有间断联系,他立即给我推荐了这部影片。他想要为影片配上一首赋格曲,我创作了这首经常萦绕在脑海中的曲子。

他的创作团队是从《大树、市长和文化馆》开始围绕在他身边的,(这部16毫米影片是在《巴黎约会》之前完成的,但是可惜在国外放映的很少)。团队中的核心人物包括:摄影师Diane Baratier ,声效Pascal Ribier ,制片人Françoise Etchegaray ,我则负责剪辑。近几年又加入了两位助手:Florence和Bésathbée。许多演员也是候麦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参演了候麦的很多影片,例如Rosette, Marie Rivière, Pascal Greggory, Fabrice Luchini, Arielle Dombasle etc. 实际上Françoise, Diane, Pascal和我就像一家人一样工作。
  
7.问:候麦的电影最终的价值观都指向了“道德”范畴,值得注意的是他对普通人,特别是女性的生动描写。你能讲一下他是怎样创造这些人物的吗?
答:他确实与这些“普通人”度过了许多时间,别忘了拍摄和剪辑只是他生活的一小部分,剩下的时间他都在办公室里与年轻人谈话、分享他们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大部分是有关情感的,他从这些与他共事的年轻人身上发现了很多灵感。
除此之外,他也受到了他身边亲密追随者的生活很深的影响。《冬天的故事》讲述一个年轻的单身妈妈独自抚养女儿,同时还要解决自己的感情问题,这部电影并不是偶然创作而成的,是因为在那段时间,候麦周围很多亲密的追随者从无忧无虑的女孩变成了刚刚离婚或者分手的单身母亲,(我带着3个孩子刚刚回到巴黎,Françoise也是同样的情形,住在巴黎乡下,Marie, Béatrice ,还有很多人都是这样)。《秋天的故事》则像一首思乡曲,同样是那群无忧无虑的女孩已经成为40多岁的中年人(作为女演员,她们都曾出现在《高卢瓦的普希瓦》这部影片中),拥有简单的生活,渴望爱情,有时也会感到失落,但是在心中仍然保留着候麦似的纯真的信仰。电影中年轻女孩对Béatrice Romand说她永远保留着年轻的心灵,有些女人天生老气,有些则如她一样生来年轻。通过这席话,候麦给了我们很多的赞美,并且深深击中了我们的内心。多亏了候麦,我们似乎都受到了这种魔法的保佑,并且不管好坏,仍然在继续着,在40多岁的年纪,经历着候麦式女主角的欢乐与痛苦。

8.问:电影中的表演看上去完全自由和不受限制,虽然剧情通常很严谨。看来双方存在着极大的信任,候麦与演员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工作方式,经常排练吗还是怎样?
答:候麦的排练工作量很大,有时甚至在电影开拍前一年就开始了,大部分时间,对话是用演员所扮演的角色的方式在说话,所以看起来非常自然。

9.问:与其他导演相比,候麦是一位完全的隐士,很少参加电影节和接受采访,在电影节上他有代表吗?
答:有啊,就是我们!随时接受邀请!呵呵。确实你说的是事实,候麦很少参加电影节,尤其是在过去的十年。偶尔他会参加在法国小镇里,由电影俱乐部举办的简单的晚会,那是因为他即将在那一地区拍摄电影,非常希望受到当地电影俱乐部年轻人的支持。他不在公开场合露面包括两方面的原因:1.他经常需要在街头拍摄,他仍然想保持“不被人认出”; 2.相比大众而言,他知道自己作品吸引的是有限的一部分观众,参加电影节-他自己说-也并不会刺激票房大卖。所以何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呢?Françoise, Diane和我及很多演员代表“候麦大家庭”参加了电影节及影片的宣传活动。在每一部电影发行之前,我们(包括工作人员和演员)会进行分工,代表影片参加电影节,讨论会和作推广,这是家庭的大事。

10. 问:侯麦是少数几位仍然保持规律创作的大师,你认为他受到适当的推崇了吗?哪些国家喜欢他电影的人多一些?他在自己的国家又被如何看待?
答:很长一段时间,他在其他国家更受欢迎,例如日本,美国等。而在法国,他吸引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观众,《夏》和《秋》拓宽了观众范围。许多法国年轻人从《夏》开始看他的电影,不知道出自一位老人,他们还以为是年轻的新导演!他在日本非常受欢迎,《巴黎约会》甚至创下了观影记录,香港、台湾也是如此。侯麦电影中的巴黎充满了罗曼蒂克和吸引力,《秋》中的Rhone山谷甚至让你想要去到那品尝红酒。

11.问:用《秋天的故事》作为候麦辉煌电影生涯的封刀之作,似乎已经很完美了。虽然已经80高龄,候麦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你能谈一下他目前在作什么准备工作吗?
答:我想候麦从来都没有想过“结束”自己的电影生涯,或者退休之类的问题。我有时会介绍一些年青人给候麦,他们总会惊讶于他旺盛的精力,谈上5分钟,他们就会忘记自己是在和一个80岁的人在谈话。候麦经常说他的心理年龄只有18岁,确实是这样。他马上要开拍一部根据Grace Elliot的回忆录改编的电影《贵妇与公爵》,她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生活在巴黎。这部影片的特殊之处在于将会使用有特效的数字视频进行拍摄,候麦对数字电影的兴趣由来已久,之前的几部短片都是用数字技术拍摄的,然后再放大成35毫米影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3

主题

0

好友

390

积分

新手上路

昏迷中。。。。。

Rank: 1

2#
发表于 2009-11-8 16:20:11 |只看该作者
通篇看完了,边看边思考

里面的东西,几点是一直坚持的

1、从来没“正式地”谈论过节奏,完全凭感觉
2、整个录音过程坚持全现场和一次录音(one take),未经数码处理及剪辑, 所以音质保证了百分之百的原汁原味 (你看是不是和写诗很像呢,上好的诗,有时候是偶遇的 )
3、沉默比说话时更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小白痴,可是地狱没有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0

好友

87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3#
发表于 2009-11-25 22:37:49 |只看该作者
你好,井井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0

好友

6983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Heilan Super Team

4#
发表于 2010-1-26 02:15:57 |只看该作者
井回你什么时候拍电影啊
雪夜访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0

主题

9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暂无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0-1-26 12:21:2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井井回 于 2010-1-26 12:24 编辑

其实如果按我对电影的理解,我现在正在拍呢。我喜欢从小从简做起(主要是形势所逼),我打算先拍一些时间短,篇幅小,技术简单,基本是0成本的小短片,这些东西虽小,但它也能激发人以巨大的思考。。春节前后,请大家观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0

好友

6983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Heilan Super Team

6#
发表于 2010-1-26 14:20:38 |只看该作者
好 很期待
雪夜访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0

主题

9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暂无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10-1-26 22:36:49 |只看该作者
恩,会加油的。。
http://liuxi17.tumblr.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6-18 02:41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