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生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在沙滩上(改)

[复制链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11#
发表于 2010-9-25 11:06: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生铁 于 2010-9-25 11:16 编辑

这原本是个很私人的小说。很多内容包括为人诟病的那段“对唱”都是真实的。也因此小说受此所限。后来因为一切都平静下来,改起来也就放得开了。增加了一些虚构,调整了平衡,但也破坏了一些原始情感。
本不想发,但你也知道,写出个东西也不容易,还是忍不住发到黑蓝看看反响如何。

但我也相信这个小说里的一些东西是能打动个别恋爱过的人的,因为它里面确实有一些干货。

另也统一回复前面几个朋友的看法。我觉得他们大部分感受是错的。与阅读介质是电脑屏幕有一定的关系,与这个小说本身的问题也有一定关系。

写这个时,还没孩子。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12#
发表于 2010-9-25 11:12:1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生铁 于 2010-9-25 15:46 编辑

有时挨个在自己脑子里给自己的小说阅兵。觉得没几个能有恒久保留的价值。或许自己的水平就是这样了吧。写好小说,真是太难了。

你的小说的脉动起码要和一部分特定的人的脉动一起跳动,小说才能活下去。而这种脉动不是你自己所能设计的,也不该去设计它。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6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流浪汉

Rank: 7Rank: 7Rank: 7

13#
发表于 2010-9-25 13:45:17 |只看该作者
我明白了,确实写作表达和阅读理解需要双方气质情感方面的基础呢。其实我觉得,是否真实经历,对一篇作品的好坏不产生影响。但有时候用真实经历来写作会这样,顾全了自我表达的完整性,很可能就破坏了作品结构的完整性,两者很难共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

主题

5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驱魔人

Rank: 7Rank: 7Rank: 7

14#
发表于 2010-9-28 22:56:55 |只看该作者
大块的切换和每一块里片段的写法
同时
细腻的用心写作每一个句子和词汇的过程

让这个小说出现一种变速的节奏 仿佛每次都要跳跃着被推进 然后就盯着一处凝视 然后再跃进 再凝视——像交换着摁下快进和暂停这两个键——这种节奏让小说拥有一个大的拉扯的空间

一个已经完结的成人的爱情故事(中文数字部分) 和 童年的那种互相依偎、愉悦、小小的私密(阿拉伯数字部分)——虽然有着巨大的时空跨度(除了人物的年龄之外更主要是环境描写体现的) 但都透着冷 尤其是童年的暖调子里透出的无法预知和难以捉摸 ——两种不同文字质地的冷的叠加同样也增大的小说的内部空间


成人部分的前面确实有点生硬 后面就顺了 仿佛是一个坚持着唱完一个纯真调子的歌者 不那么高明的词曲却用他的演唱态度打动了听众 让我觉得有些突兀的是一再强调“唯一”——题记以及后面的关于每个小区、概率那里 我觉得这是完全不必说破的

读完心里很酸 但我依然为那些被生铁抓住的句子叫好 至于感情部分 不是我的菜 但这无碍我们会在不同的地方感受到相同的难过
要远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5#
发表于 2010-9-30 01:28:56 |只看该作者
盲刺客的气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3

主题

13

好友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16#
发表于 2010-10-20 22:10:02 |只看该作者

94网刊特邀评论

【特邀评论】

X|苍懒的稚气——评《在沙滩上》

  沙滩上》是生铁五年前的作品,从语言和行文的结构,可以看到法国新小说对这篇作品的影响,不管是作者直接阅读了这个流派的作品还是从其他变体中得到的养分——从生铁后来的创作来看——我可以冒昧地提出这篇作品只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它的特殊性在于,它契合了某种写作状态和作品本身需要的气质。从阅读这篇作品的过程中,你会感受到它的稚气和清纯,还有很平却很重的文艺氛围。如果单单是稚气、清纯和文艺氛围,它不足以打动我,浓重的文艺氛围更会让人对一篇作品过快地失去了兴趣。而《在沙滩上》更引人注目的是它从稚气和清纯中弥漫出的“苍懒”的气质。这种气质恰好与小说的形式得到呼应。“童年”和“青年”两部分交错进行所呈现的时间跨度上的空间,奠定了“回忆”所需要的时间距离感,这里呈现出了第一层结构,而叙述的口气上显出叙述者的“年迈”则是它的第二层结构。从阅读上得到的感受是“童年——壮年——青年——壮年”的格式,而“壮年”则是调和“童年”和“青年”并把它们收拢到一篇作品里的隐秘力量。它使这篇小说从“青春小说”中跳脱出来而具有更加隽永的意味。
  如果仅是某些叙述中的句子的断句使人感到“懒”,它便不足以形成一篇作品“苍”的特点。《在沙滩上》是几乎每个句子都呈现“一个完整的句子被逗号断开分两三次才能讲完”的形式,甚至由人物直接叙述的对话,也打下了叙述者“回忆”时心境。它达到了和谐,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对话显得“因为叙述者的加工而虚假”,但放在“年迈的叙述者回忆式的叙述”这个前提下进行解读的话会很好理解。第“八”部分的怪异看起来是在对前面的反拨,呈现的是以前面相反的方式进行叙述。前面是以“老”在讲“稚”,这部分是反过来用“稚”在讲“老”,从密度上来讲是更为用力更为浓重,可我弄不清楚是好是坏,只是感觉它很怪异,这种怪异的感觉还来自小说出现“跋”部分又回到了前面的叙述状态中,似乎第“八”部分叙述者让他们上演了一段话剧(这里的对话更像是“话剧的台词”),而最终(也很快)就让他们的关系落幕。


http://www.heilan.com/periodical/heilan_94/novel_1.htm#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6 13:17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