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1-2-1
- 在线时间
- 2 小时
- 威望
- 140 点
- 金钱
- 350 点
- 注册时间
- 2011-1-5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14
- 精华
- 0
- 积分
- 140
- UID
- 39892

|
《同龄四姐妹》(之二)崔凤英
(引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是一家人呢。我姓崔名凤义,而我小说中的主人公亦是崔姓也。我的名字中间是个“凤”字,可她的名字中间也是“凤。”这篇小说并不是家史传记;主人公也并非是凭空杜撰出来的人物,而是实有其人。或许,几百年或几千年前我们真的是一家子吧?不过那可是祖先们的事,与我们这一代人是毫无关系的。我之所以用其真名实姓,便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永远也不会忘记我们那个辛酸苦辣、贫困潦倒的童年时代而已! (作者注)
(一)
崔凤英的祖籍在山东,她也是出生在祖居地的。由于生活所迫,才随父母逃荒来到东北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她身上有两个哥哥,均已成家立户,另分灶堂。大哥名叫崔守仁;二哥崔守祥。身下还有一个妹妹叫崔凤丽。(奇怪?她的两个哥哥的名字当中并没有“凤”字,许是因为女孩儿长大以后早晚是要嫁人的,不能算作本家人吧?当然,这只不过是我的猜测而已,毫无根据。)那时凤英才刚刚七岁,还处在童年时期。由于家境过于贫困,小凤英到了九岁时才得以上学读书。妹妹只凤丽小她两岁。看到姐姐能够上学读书,心里也是相当的眼馋,于是便也哭喊着要跟姐姐去上学,这下可大大的愁坏了她的父母。因为姐俩个只有一套遮身挡体的衣物。莫说是御寒保暖,就是出门都是大问题,更谈不上两个孩子的学费啦。愁得父亲崔志明是整天的焦头烂额,团团乱转。你还别说,叫他这么一愁,还真愁出了一个办法:两个孩子一替一天去上学。这样不仅解决了姐俩的穿衣问题,更重要的是还解决了两个孩子的学费问题。崔志明的心里这个乐呀:别看我老汉没念过书,这脑袋瓜还真不白给呢。他这儿高兴,小女儿凤丽更是高兴的整天的欢欢笑笑、手舞足蹈。凤英的心里虽然不太乐意,但为了妹妹也能够得到念书的机会,自己也不得不忍痛割半,牺牲了自己的另一半念书的机会。可惜尽管这样,凤英也只念了三年的书,父亲就再也不供他们接俩往下读书了:一个妮子(山东土语:女孩儿的意思)家,认得自己的名字,出门不走错厕所就行啦。念多了也没用。
一听这话,凤英的眼泪便忍不住的双双滚落下来。谁愿自己是个妮子呢?要是个男娃……她不愿再往下去想啦。反正……嗨,算了吧!凤英认啦,然而,妹妹凤丽却有些不甘心,撅着小嘴儿,气咻咻地问道:爹!凭什么大哥二哥都可以念到初中、高中;而我和姐姐却连小学都不让念完?
崔志明听小女儿这一问,顿时拉下脸来。口气冰冷僵硬地回到:他们可是小子,是能够传宗接代的人。
小凤丽好不服气地说:我们姐俩也能传宗接代呀!其实她还不懂得什么事传宗接代。
父亲一听这话,更加怒气填胸:你们的后代他不姓崔!
那么我们姐俩就不是你们家的人吗?小凤丽的语气更加犀利。
崔志明听了小女这话,不禁气得浑身乱抖。随即高高地扬起右手,却又无力的垂了下来。实在是难以忍心对不满十岁的女儿下此狠手, 只得用两道冷冰冰的眼神儿瞪了小女凤丽一眼,恨恨地说道?是也不行!目光如钢浇铁铸般的坚定不移。说罢“哼”了一声,一个急转身,便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
“哼!不念就不念,有啥了不起的?”凤丽撅着小嘴儿,低着头嘟哝着。
见妹妹那气咻咻的样子,凤英含着泪,默默地认了。谁让咱是女孩儿呢?从此,庄稼地里便多出了一个瘦小枯干、面黄肌瘦的小女孩儿。
乌云一层一层地压了过来,而且愈来愈低,越来越浓。“喀嚓”一声响雷,顷刻间便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小凤英没命地往家里跑着,忽然脚下一滑,身体便失去了控制。一不小心,便摔进了路边接近两人深的道沟里。由于连摔带吓,小凤英当时便已人事不省。跑在后边的栗淑琴见凤英摔到沟里,便不顾一切的折身踅了回来。连滚带爬地滑入沟中,抱着凤英的头,连摇带喊:“凤英,你醒醒啊。凤英,你醒醒啊!”一连喊了几遍,总算把凤英的眼睛喊得睁了开来。喊声也惊动了正在沟边上急忙往家跑的张春洁。张春洁发现沟中有人不断地喊着:“凤英,凤英……”便不顾一切地循着缓坡向沟里冲去。来到栗淑琴面前,便急着问:“这是怎么啦?”
“你先别问了,赶紧帮我把人弄出沟儿去?”于是两个人便七手八脚的费了很大的劲,累得满头大汗,总算是将崔凤英弄到了沟儿边上。这时,滂沱大雨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过去,只剩下一些零星的小雨点儿,还在稀稀落落地滴个不停。淑琴背着凤英,急急地向家里赶,春洁在旁边保驾护航。由于心急,路又偏远,便把栗淑琴累得气喘吁吁,脚步踉跄。一个没注意,淑琴的脚便踩到了路上的一块石头,将脚崴了一下。“哎哟,我的脚脖子。”这一声过后,淑琴强忍着剧痛,摇摇晃晃的站在了原地。春洁忙将凤英换背在了自己的背上,搀扶着一拐一瘸的淑琴返回村中。恰巧在村头又遇见了毕晓敏,晓敏问明情况后,便接过凤英,向凤英的家走去。
“你这是怎么啦,咋还用人家背回来的?”凤英的娘急忙将凤英接过来放在炕上,“真是太谢谢你们啦!”
“谢什么呀大娘!我们都是同村姐妹,谁能遇事不管不问的看笑话呢?”淑琴接过凤英娘递过来的毛巾,便擦着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的脸边回应着。
“春洁呀,赶明儿个跟你爸说说,看着点儿老天爷。一旦要下雨的时候,先把女人放回来。因为咱们女人都跑不快,所以挨大雨浇的总是咱们女人。”
“娘!你怎么老唠叨起来没完啦?人家张叔是生产队长,又不是老天爷。他能管得了咱们队的四五十号劳动力,却管不了老天爷,又不是张叔叫老天爷下雨的。”凤英一句话,把屋里的三个姐妹全都逗笑啦。
“我倒不是让你张叔管老天爷,只是想让他看见老天爷要下雨的时候让你们先回来。你看看人家老爷们儿们早就跑到家啦,可你们却还在半道上淋着雨呢。真要是浇感冒着了,花着钱、遭着罪不说,还不得耽误了生产啊!”
“娘!让雨淋着的又不光是外人,还有张叔他自己的宝贝女儿也在里头啊!”凤英略带笑意的对娘说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