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1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广场

[复制链接]

46

主题

0

好友

4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6 16:48: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广场正是人多的时候。
他隐匿其中,深吸一口气,碎步与长步交错着逃窜。有双眼睛穿过一副副躯体紧盯他所消失的方向,脚步死死咬着他的身影。
追赶的人有经验,这不是第一次。他刚意识到要大喊一声‘抓住他!’时,人群已有了疏散开来的趋势。冲出人群,他还没有跑出很远。一个正骑在单车上拿着钱准备接过热狗的人被他推了一把,解释是‘警察’,紧接着便蹬车跟上去。车似乎是新的,很好骑。他的帽子被吹翻,一个男孩子捡起来戴在头上。
他没有多余的力气喊一声‘站住!’,倒是听到身后有人大喊。“凑什么热闹?我搞得定!”他心想。猛踩踏板,他从未想到单车可以这样快。
奔跑的人什么也没有想,监牢、死刑、包括车上那个人的脸。他估算着自己的体力,感觉有些上不来气,但他还有所保留。单车这时追到他身后。
一个停顿!
他向回跑。车子来不及拐弯,顺着惯性跑了几米,撞在树上。他的袖子给撕掉。骑车的人弃车继续追,就差那么一点,可以扑过去,但扑空的几率还很大。抓获的机会越来越小,这时又是一声‘站住!’,是刚才买热狗的人。买热狗的人一路追上来了,现在他堵住了他的路,他喘着气,看了眼倒在树底下的车。
三个人距离很近。中间的人拿出刀子,侧身两边来回地看。没有人上去。买热狗的男人说,我就是要车子。路人三三两两停下来看。警察说,帮个忙。
正说着,持刀者一个箭步逼上,买热狗的男人喉管处挨着刀刃,围观者退后,警察迫不得已拔出手枪。
你别乱来!
放下!你放下枪!
刀刃陷得深了。
你放下枪!
“砰!”
这一枪非常惊险,擦过人质的鬓角,打在持刀者脑门上。他被打中之后头往后仰,眼睛仍然睁着,映着天空,圆瞪着的瞳孔顷刻失去了愤怒,最后蓝天白云在他眼中落定。临倒下时,刀刃带着力量,划破了人质的喉咙,大量的血液喷薄而出。尽管他拿手去堵,也立刻痉挛着趴在了地上。
早已有人拨了110,现在是120,期间不断拍照或摄像。警察呆滞地站立着。有个男孩子从人群中走过来,戴着他的帽子,手里拿着半根热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46

主题

0

好友

4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
发表于 2011-2-26 16:49:2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ndlesshappy 于 2011-2-26 17:09 编辑

写完这篇以后,我忽然想问一下X:完整意味着什么?
就简略地说一下。从小说的意义上,完整意味什么?什么是完整?

之前看其他的帖子和评论,给我的感受就是大家都不喜欢不认真写作而又老发帖的人(我觉得我类似这种)但我的确觉得自己在认真的写作。这篇小说尽管短小,也是从原来很多句话中一点点删除修改过的。(可我也不能说这就使认真)也许自以为是的认真并不能叫认真,或者是另外一个问题呢。
我说这个,只是有些怀疑我这样是否让人讨厌——希望不至于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0

好友

27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
发表于 2011-2-26 17:20:45 |只看该作者
2# endlesshappy

产量高低与否是个人的问题,有人写东西讲究反复的磨砺,有人写东西讲究速战速决,两者都没问题。反复磨砺出来的也不全是好东西,速战速决出来的也不完全是烂货。强加干涉就有点讨厌啦。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每个人的习惯都不一样。
这天气适合苟且偷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黑蓝游子  发表于 2011-2-26 20:11:33
3# 魏思孝

你从哪看出我们强加干涉了?在之前的《冬天的老鼠》的回复中,我说的就只有:你作品的完成可以渐渐帮助你达到自身的完成完整。当你可以完成一个小说的时候绝不要只拿一个片段出来,写一半甚至是写得差不多了的和一个完整的小说那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你自身来说。这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给作者提出善意的意见。我来解释一下我所说的自我的完成,自我的完成意味着自我的风格,体系等等的完成,这是一个不断向内挖掘的过程,不仅是在小说上,而且是对你自身来说。(我们必须在一种更为严格的意义上去使用风格这个词,很多词语已经被滥用。比如说我讲发型,不是我随意剪两刀那就叫做发型,不是这样的。也不是你一天变换一个花样写小说就叫做我的风格是多变的。)endlesshappy 你应该能明白为什么我去说当你可以完成一个小说的时候绝不要只拿出一个片段。
而且我们从来没说过产量高就是不好的,产量低就是好的。X说的是有时候作者应该考虑一下自己产量的问题,如此写下去读者会受不了的,制造这么多“如此粗糙”的作品有害健康。重点在于,粗糙。
可以看得出来endlesshappy 写得很认真。
“一副副躯体”躯体,感觉好恐怖啊。
回复

使用道具

15

主题

0

好友

27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5#
发表于 2011-2-26 21:33:37 |只看该作者
4# Guest from 221.7.139.x
你的重点在于废话连篇
这天气适合苟且偷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7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1-2-26 21:55:59 |只看该作者
回魏思孝:如楼上所说,重点是“粗糙”,这点我在98期网刊小说卷首语中也有提到。当然说的不是你一个人的情况。我们鼓励作者多创作,但我们肯定是支持不断进步的创作的,粗糙的作品和多次发帖交流后仍无改进关键问题的情况,让人觉得烦。有些人重复自己的擅长写法已经被认为不思进取了,何况是重复自己糟糕的写作。如果连这点写作意识都没有,我们之间的交流也没有个p用。你大可已反对我,但请给出点有力量的想法,不要以“我认为有趣、有趣、有趣”这种废话来反对人,大家都是成年人,忙得狠,没空玩这么幼稚的游戏。

回endlesshappy:你给我提出了个大问题,我可能无法回答得很清楚。我只能就这这篇小说讲一下我的想法。你写这个小说的时候最先可能有个模糊的想法,然后出现了这个在广场上警察追逐“犯人”的作品。你选择了先以一句话展开个“背景”,然后切入写“犯人”逃和警察“追”到最后出现的结果,在故事上我们知道了你讲了什么,也就是读者在阅读你的作品的时候心里有了这个故事的形象,从“逃”到最后“倒下”是个“完整”的过程。这应该是最简单的理解。但这篇还是让人感觉到“不太完整”。你的题目是“广场”,它涵盖的信息比你文字传达的信息要大得多,题目与正文之间的处理让人觉得这个作品不够完善,它不太“完整”。“完整”并不要求你把内容写得面面俱到,但在这么短的篇幅里,问题很容易就暴露出来,第一段和第二段奠定的“底色”是“人密集”和“紧追其后”的感觉,但后面并不能看出第一段和第二段所暗示的东西有多大作用,成了一个没有什么特点的追逐,我的理解是:这也是一种“不完整”。对整体的思考和感受不够充分和稳健导致了写作的随意性。追踪的紧张是靠“猛踩踏板”、“抓获的机会越来越小”、“他隐匿其中,深吸一口气,碎步与长步交错着逃窜。有双眼睛穿过一副副躯体紧盯他所消失的方向,脚步死死咬着他的身影。”这些没有特点的信息传达出来的。我们感受到的是故事与环境没有很好地吻合,场景并不真实地在读者脑子里成型。另外,像“他隐匿其中,深吸一口气,碎步与长步交错着逃窜。有双眼睛穿过一副副躯体紧盯他所消失的方向,脚步死死咬着他的身影。”这样的句子很僵硬,脱离了文本具体的环境而由叙述者直接逼使出来的,并不优美。
联系邮箱:chenshuyong@live.cn(站内短信、邮箱、豆邮都能很快找到我) http://site.douban.com/1220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2

好友

4444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7#
发表于 2011-2-27 12:42:26 |只看该作者
5# 魏思孝

什么样是完整,昨天我在火车上突然想到,这样的问题都是大而空的,然而讨论它又是切实而有意义的,重要的是去找到一个好的切入口,如果空泛地去谈它,就跟讨论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爱情什么是自由一样空洞。
上面回复的游客是我,我自大了啊,去和您这样的“牛人”谈论一个这么空泛的话题,也无怪您会说我废话连篇。我们都是成年人了啊,还容不得别人讲一句不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0

好友

27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8#
发表于 2011-3-2 23:19:05 |只看该作者
7# 死因里

回复死因里和x:

几天之后重新回顾我的发言,言辞过去冲动,其实我不太习惯和人对于某一问题进行分析和理论,首先我不是一个善于理论的人,因为我本身读的东西少,肚子里关于写作的系统和套路也几乎没有。说实际的,我写作只是因为喜欢和一种对内心设定的一种美好的小说的一种追求,我是崇尚随性的人。
几天之前看到你们留言的时候,我设定的回答是,你们的言语给我的一种感觉是,你们的建议就好像是对写作者一种硬性的加工,比如在一个车间里对一个物件进行千篇一律的加工,你们对自己心目中的好小说有种假设,你们可能觉得按照这种手法写出来的才是好的,我觉得这样不对,我一直觉得要有独特性,拒绝机械性。
当然上面是我几天之前的想法,现在经过再次思考,我想我是误解你们。你们的建议应该是对一些写作者比较基本的东西的一些规劝,希望他们不要犯如此类似低级的错误。
认真来说,我对你们的态度十分的认同,作为小说的斑竹,不可置疑你们是负责的,对写作者也很有帮助。单从这一点,就很值得我去学习。
这几天生活中的一个朋友离去,带给我挺大的冲击,再次回想我的言论,里面充斥着怨气,我很抱歉。骨子里来讲,我是一个爱听好话的人,对于一些批评气量有限,这是我需要改正的,祝好。
这天气适合苟且偷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6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流浪汉

Rank: 7Rank: 7Rank: 7

9#
发表于 2011-3-3 00:54:10 |只看该作者
关于完整性,我也来插一句。我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了解不深,而且觉得其有自相矛盾之处,所以我用更古老的观念回答,所谓的完整性是针对小说的结构而言的,和作品篇幅及作者的认真程度没必然关系。一篇小说,无论偏向叙事还是抒情还是写意,是故事化的还是散文化的,都一样,文体形式应有一个成熟的形状。区别于语言质感,endlesshappy的语言质感方面是比较好辨认的,也可说比较出众,但多数作品更像是记录生活中的一宗具体感触,像是小说的素材和笔记,未经雕琢成形。无可否认的是,小说结构本身也是有审美标准的,如果作者长期不考虑这一方面,把自己在现实经历和心灵感受方面积累的素材用作直接表达而不是付之于苦思巧琢揉捏成形,那么这方面的能力便永不会得到锻炼,只能停留在“一个文字能力比较出色的文学爱好者”的阶段了。顺带一说,我觉得在eh贴出的多篇作品里,《赫尔姆先生的病房》尽管其文章的质感不是我最喜欢的,但从小说结构上来看,确实是我觉得最完整的。(都是个人之见,难免偏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0

好友

4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0#
发表于 2011-3-3 12:11: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ndlesshappy 于 2011-3-3 12:28 编辑

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真是让我皆大欢喜啊,所以我就附一篇四年前的短篇吧。

《两米长的风》
拖着一身粘乎乎的汗,我和恋人在路边的树下坐着休息。人给晒得三成熟了似的,闭着眼睛都能感觉到路面上折射的阳光,会让你觉得光明的道路如此宽广。好远的地方黝黑的小伙子赤膊着骑着摩托过去,焦灼的路面留下一条长长的轮胎印就好象一个长吻。流动的云影在地面上缓缓移动,摩托暴躁的声音消失在上坡道的后面,背部渗出的汗浸透了衬衣,肩胛骨显得又高又突。
“我只需要两米长的风。你一米,我一米。”恋人说。潮潮的红红的面颊露着天真,自觉傻气似的吐了吐气。
自乡村到镇上就只剩下一点点路,也不记得是谁提议说就这么一路走过去的。说不坏也不坏,那样炎热而疲累的情况下即使虚伪地做个表情也很困难。于是,从开始你一句我一句愉快的闲聊,到随着早晨过度到中午升高的太阳,以及变得不耐烦的心绪,我们似乎随着这路,走的越来越远,也越发陌生起来。
“说呀,你就只有这么多故事了?”
“唔,我就只有这么多。”
“我不信,你一定还有什么没有说。”
的确,我总感觉还有些什么没有说出来。我总不会把什么都说完,并非自愿,只是没办法。有些事情需要我们不遗余力地去达到彻底,大概谁也不喜欢叹气只叹到一半,可是只能叹一半的气更有余味,至少在我看是那样。
“家伙,我们为什么会在现在这里呢?”离镇已经不远,最后一次休息时我问恋人。
“因为我们没有坐车嘛,你说,我知道这不是你要的答案。”恋人倒是很会耍小聪明。
“因为我们之前走的路嘛,呵呵。”
这话好象让恋人思考了好一会儿。之后她就没有总问我那些故事,我与从前的恋人的故事。那些事,也并未值得去说吧。就像水流过去了,云飘过去了,冬天的雪消融了,蒲公英被风送到了远方。
终于到了镇上。我们选了家旅馆住下,交替洗澡以后,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做爱到凌晨两点。之后我们又倦又开心的,搂抱着呓语似的说话。其中有结婚,有房子,有欧洲的旅行和婚礼上的戒指。我总觉得人是很快就能老去的,心里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事,从理想意义上的生活来说,也未见得比动物活得长久。可路的尽头是什么呢?路的尽头只能是死亡吧,但在这或许漫长的道路上我们停停走走,遇见新的,舍弃旧的,存在着,消失着。在那样炎热和难堪的时候,不过是这样么:
“我只需要两米长的风。你一米,我一米。”
次日的清晨带着微薄的雾,叫醒恋人一起去爬山,微风连绵不绝吹拂的时候,我这样想。





看了诸位的留言,我又翻了下以前留下来的文字。我顿悟了几点:
一、小说应当有内核。
二、小说完整性的体现中,至少应当存在“有所指”。
三、硬性加工所产生的影响,没有积极或消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6 08:0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