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威廉爱德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你我都不曾了解芒果的滋味》

[复制链接]

37

主题

5

好友

134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31#
发表于 2011-3-9 22:46:37 |只看该作者
30# 黄若来 虽然看了半天还是没看到实质性意见。当然,我有缺点,我喜欢听好话,对我是种鼓励。但我也乐于接受批评。以上跟帖并没有随声附和,均指出优缺点。或者直指缺点。也有,如段林的评论,我并未觉着有什么不妥。个人趣味问题,这个我也没办法。
我并不觉着这是什么笔战,与恋不恋战无关。也不是什么反击。并没上升到什么高度。说出这些也是想给自己整理一些思路,包括这篇小说和这些跟帖。
另,我也很喜欢现在的氛围。
此人已死,有事烧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3

主题

13

好友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32#
发表于 2011-3-20 00:49:41 |只看该作者

【特邀评论】



死因里|你可曾了解芒果的滋味——评威廉爱德华小说《你我都不曾了解芒果的滋味》

  就我看过的威廉之前的几个小说来说,比较明显的一个感受是,他的状态有点过紧了。欣喜的是,到了这个小说,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他在叙述过程当中显露出来的耐心这一可贵的品质(可以肯定的是,一开始运用的第二人称也帮了他很大的忙)。
  他的耐心让他整个显得比过去从容放松了许多,同时也让这个小说有了一个从头贯穿到尾的一致气息,形成一个浑圆的气团。
  几乎就在一个正比对称的位置,威廉变换了一个叙述的视角,从“你”变到了“我”,似乎我们只要暗暗地使点劲,就能把它对折开来,更好地去理解他这个小说。
  他在这个小说里在尽力地去获得一个更为广阔的指向,一个尽可能能够往里挖掘的富有层次与架构的空间。而他的题目以及他所使用的叙述方式也很好地帮助他获得了一把钥匙。
  不过略微可惜的是,为了去呼应题目里的“芒果”,小说中一些地方出现“芒果”的方式显得有些粗暴了,而这给他带来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一些情节上的突兀,这也让小说有了点在故弄玄虚的嫌疑。
  由此联想到了“小说的内容与题目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对应关系”这个问题上来,我想这是我们每个写作者贯穿整个写作生涯都应该认真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杨德昌的一部叫作《麻将》的电影里,主人公红鱼从他父亲那儿学到了一套骗术,他说,我们所有人都不明白自己这一生要的是什么,只要你很自信地去告诉别人他要的是什么,那么他就会相信你的话,认为自己要的就是那个东西。这句话虽只是出于一个骗子之口,却能一下戳中绝大多数人的要害。
  这个小说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在那个对折处,威廉借助小说中的角色说了这么一句话:他们在干什么?我们这些人一生都在寻求我们究竟在干什么的答案。却始终身陷其中无法解答。同样的,你是否被威廉这团沉重的气团给砸中了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5 19:00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