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2-12-6
- 在线时间
- 1615 小时
- 威望
- 7529 点
- 金钱
- 7200 点
- 注册时间
- 2009-11-1
-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857
- 精华
- 2
- 积分
- 2568
- UID
- 33912
 
|
书名叫《圣严法师教禅坐》
这个圣严法师写了很多关于禅的书籍,都挺有意思的。其实这类佛学书籍包括佛经都有很强大的吸引力,很容易痴迷进去。里面的佛理和典故也丝丝入扣,没有漏洞,故事也很精彩。但是我对因果报应,六道轮回一直无法接受,所以被挡在外面。即使是禅宗,这个(六道轮回)也是根本,你必须打心底里相信它,我做不到。我学打坐也是抱着为了能使自己头脑清醒的功利心去的,属于一种玩的心态。而且佛学的确太高深了,即使不是潜心向佛,光是看看故事,也能给人很大的启示。比如同一本书中的下面的这个故事就挺有意思。把这个和佛图澄的事迹结合着看就更明白了。
2.禅修与神通
禅修者如无好的老师,指导正确的观念,纵然身心变化,似得神通智慧,也在邪魔境界。
这种人可能在修禅定的过程中,得到些神通感应,或许是天眼通、他心通、天耳通、宿
命通、神足通,即使具足五神通,其骄慢心、镇恨心、疑虑心还是很重。表现慈悲宽大,而
对其自我的观点,自我成就的利害得失、名闻利养,还是看得很重。
这种人有某种程度的神通力,能为人解疑,告诉你的过去未来,看似对人有益。但从另
一个角度看,因他们个人的人格不健全、性格不稳定,岂是真的成就和解脱。且可能造成大
众对神通力的依赖、迷信,而失去自主自发的开拓精神;对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可能产生负
面的影响。
若从正确的禅修观点而言,我们是人,应以人的方式及人的标准,由人来处理人的事务
;
若是人事而请鬼神来料理,那岂不成了人神鬼不分的世界了吗?我们都知道「敬鬼神而远之」
的一句话,因为「请神容易送神难」,对鬼神虽要尊敬,但要保持距离,太接近了便会为我
们人的身心环境,带来困扰。
我们人的社会,当依人的因缘、因果而运作,若借神鬼灵力之助,暂时看来似乎帮了忙
,
从深远处看,实是混淆了既有的秩序,反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人有「共业」也有「别业」,属于个人的因果是别业,属于大众共同大环境的因果叫做
共业。不可以用特权或非自我努力的方式去改变既定的共业,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因
个人的暂时利益而造成整个社会因果的错乱,遗祸于未来。
神通在佛陀住世的时代,佛与罗汉都曾运用。但那只是在显示佛与罗汉的力量不可思议
,
而非为个人之利害改变其因果原则。且佛与罗汉不断地表示因缘不可思议,因果不可思议
,
其错综复杂的关系是不易□清的,唯有靠自己的努力,来完成自己所能完成的心愿。
现在用一个佛经的故事,来说明业力、因果的不易改变:
释迦牟尼佛的故国,是印度的一个小城邦,名叫迦毗罗卫,释迦牟尼佛出家以后,该国
的许多精英,也跟著出家。未出家的释迦族,则有一大共业的业报现前,故将遭到灭族亡国
的灾难,释迦世尊座下,有一位神通第一的大阿罗汉目犍连尊者,悲悯释迦族人的灾难,乃
请释尊显现神通化解,佛陀心理虽感到悲痛,但却深知业力不可违,因果不可改,所以默然
不语,经目犍连一再请求,释尊才答应试一试。
释迦世尊于烈日当空之际,坐在敌军必经之路的一棵大树下,那棵树已经乾枯得仅剩一
截老干。当摩羯陀国的琉璃大王,率大军去攻打迦毗罗卫国的途中,看到释尊坐在大枯树下
,
便下车请问释尊:「为何不找一株有荫的树下去坐?」释尊仅答以:「一切荫不如祖国之荫。」
琉璃王听后似有感动,掉头把军队带了回去。
第二天琉璃王还是想攻打迦毗罗卫国,释尊又坐到大枯树下,此次琉璃王路经时不再下
车问话,仅在车上狠狠瞪了释尊一眼,便掉转军队回去。但释尊已然了悟,其族人之共业是
无可挽救了,因此第三天便不再坐到大枯树下去了。
目犍连尊者则于心不忍,便运用他的神通,把迦毗罗卫城的许多居民,装在他的钵中
,
来保护他们,释尊亦未加阻止。等到第四天琉璃王的大军攻破了迦毗罗卫城后,目犍连要把
那些百姓放出来,发现钵中仅剩血水,无一人存活,这些释迦族人,都是在劫难逃。别说目
犍连的神通救不了,连释迦牟尼佛的力量也无可奈何!
这说明神通还是有其极限性,强大的共业及定业是难以改变的。只有用二种方法,可以
改变命运:一为被动的受报,一为主动的还报(还债)。
故在正统的佛法,是不轻易用神通的,禅宗更是忌讳、禁止谈神通和用神通。如有禅师
说自己有大神通,并且表演神通,那必非正统的禅师,可能是修学其他法术的附佛法外道。
那么禅师究竟有否神通?答案是肯定的,如果禅修的工夫很深,有神通是很可能的。因
为这种人的心非常宁静安定而统一,这样的「心」,能与外在的物质环境和精神世界统一,
因此他能接收到一般人无法接收到的讯息,这种讯息不是一般所谓的电波,而是心的磁波(心
波)。但是一位已得解脱的大阿罗汉,或是一位中国禅宗已得大悟的禅师,却未必有神通。
解脱是因悟得无我的智慧,大悟是悟毕竟的空性,所以未必会跟神通相关。
禅修的人如遇到灵体附身或异象出现时,切记要懂得处理,对善境既不贪著,对恶境亦
不恐惧,便可安心自在,不受干扰。
提醒自己要做到三种统一:①身心统一,②内外统一,③念念统一。第一步要达成身口
意三业相应的目标,第二步要完成身心世界粉碎的程度。如何做到呢,要如禅宗有句名言所
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就是处理异象的最好方法。
所谓的「斩」,就是用智慧之剑来勘破戳穿任何异象,不论是好境、坏境,凡有异于常
情的现象发生,或声、或色、或味、或触都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绝缘体,便可不受任何异象的
干扰了。
所谓善境好境,就是在你打坐时,可能在你面前出现诸佛菩萨,通常都不是真有诸佛菩
萨现前,而是内心的妄念的反应或是外来诸魔的干扰,使你不能达成心境统一的定境,更不
能发明心无□碍的空慧。此时如不保持正念,就有可能使你变成一般民间宗教所见的灵媒或
乩童。
在禅修过程中,身心有所反应,是正常的。心理的反应是要达到宁静、和谐和安定,使
情绪不易波动。如产生神、鬼、精灵、佛、菩萨等,在耳边说话,在面前出现,或使你进出
佛国净土、天堂地狱等的境域,均属幻境,应当不予理会,切切不可执著,只要见怪不怪
,
必可平安无事。
至于身体的反应,酸、痛、麻、养、气动等的现象,均是正常的。如遇头部胀痛,心脏
不舒服时,若无老师教你如何处理,便不宜继续打坐,应该去看医生了。
禅修会不会开悟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开悟有速有缓,有的人能于一闻佛法,就在言
下大悟,有的人累劫修行,也不开悟。一般人修行,自我的心都指挥不好,自信心也不易建
立,所以很难开悟。必须先从练心和净心做起,才能从肯定自我,提升自我,然后把自我的
执著摆下,便是悟境的现前。
学佛修禅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先有自知之明,健全人格,建立信心,如果心理不正常、
性格不稳定、观念不清楚、行为不端正,而想藉禅修开悟,便会带来走火入魔的危机。禅修
者最忌讳的是迷恋神通,那会导致各种魔境的产生,丧失努力的自信而依赖神力的迷信。这
与禅者的自我肯定、自我提升、终至于自我消融的修行,是背道而驰了。
(一九九三年九月一日至四日法鼓山第四届社会菁英禅修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