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顾耀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 苏轼,活该

[复制链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41#
发表于 2011-7-16 15:05:07 |只看该作者
草,越说岔子越大。
你的结论破绽太多,逻辑上也太有问题。如果我一一给你指出补上,完全是等于拿个破网叫我帮你织成布,工作量太大。

破绽和逻辑问题,我就举两个最出名的点,聊一下吧:
1、《流民图》。先说图中的的流民因何而成。“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注意,是“久”旱,你觉得把产生流民的罪名完全安在王安石身上,正确吗?很显然,流民是因大旱灾造成的,跟王安石无关。
再说《流民图》的上呈和后续。你也知道,在当时王安石当政的情况下,作为小吏(官名是上门监门,看管京城安上门的门头)的郑侠这幅图居然能上呈到皇帝眼下,而且之后郑侠没受到王安石的任何打击报复这无疑说明:1、郑侠背后是有人支持的,而且支持者能量不小,且看它的运送方法:“假借秘密紧急边报,发马递直送银台司呈神宗皇帝”。谎称边报,这是多大的罪名?一个小吏能用上“发马递直送银台司”,好牛B!2、上呈流民图后,马上两宫太后就跟神宗一哭二闹三上吊了,配合得也真太巧了吧?尼玛当时英宗时期黄河改道把皇宫都淹了也没见你高太后哦当时叫高皇后对百姓有半点怜悯嘛,现在是良心发现了?
综上,《流民图》就算不是反对派刻意制造的一个阴谋,也不能就此把罪责归咎于王安石。现在史学界对此都倾向于这是反对派利用天灾、利用郑侠对王安石的一次政治反击。这至少说明《流民图》与变法的结果之间的联系是有争议的吧?你还拿出来当例证。。。将它顺手拿来武断地往王安石头上一扣,你这个做法那才是尼禄呢……

2、关于蔡京。在王安石时期他是当官线路图是这样的:先考上进士,其时他的兄弟蔡卞可经常见到王安石,于是蔡京托蔡卞去“美言几句”,蔡卞去说了,王安石未置可否,只是将他外放到钱塘当官,按正常的官场升迁几次后,回到京城,为中书舍人。然后,王安石就罢相了。换句话说,王安石在对蔡京的拔擢升迁上,其实没使力,只是因为蔡卞的举荐,对蔡京有所关注而已。
拔擢蔡京的,倒是司马光。当时司马光发疯,下令全过5天内全部废除免役法换回差役法(这是多疯狂啊?一个法令5天内要全部废除、改回,北宋境内全部通知到都时间不够啊),时任开封府尹的蔡京在此前早已对外自称是王安石门人,但他执行起司马光的命令来毫不打折,率先完成了改法。司马光顺水推舟树立了这个典型(王安石的门人都如此迅速地改掉恶法哦。。。大红大紫、大义灭亲的典型哦亲~~)。
这样,你还仍然要把蔡京这本帐记在王安石身上吗?

其他的,什么只拿钱不办事、什么司马光杀人只是内部斗争而已……话说到这个份上,有些变味了啊……你当司马光的党争是我们在论坛上争论这么过家家啊?你当熙河开边收回2000里地是不用花钱的啊?你当变法期间遭受那么多次旱涝灾就可以不花钱迅速抚平的啊?

至此,我也从来没有说要把王安石辩护成个完人形象,这么大的一个变法,得失均存。尽管我是偏向王安石的,但我仍然自认为对他的改革没有能力置予“对”或“错”的评价。因此我对王安石的变法完全不敢有结论性的语句。
回到主帖上说,最初是我对苏轼这么一个人利用写诏书的机会用皮里阳秋笔法去阴别人感到愕然、吃惊,因为这一来呈现了他骨子里的某些阴毒的小家子气,跟他诗词所谓的“豪迈”形成对角线;二来是他作为一个文人,政治上的屁事不懂还偏要去参和……本朝太祖说:宋人动辄万言,若苏东坡,洋洋洒洒,纸上谈兵耳。本朝太祖识人能力的眼光是很毒的,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
但是跟苏轼相比,司马光更毒更他娘的扯淡,因此在后面谈(也可以说是骂)司马光的比较多。王安石,并不是重点,王安石的变法,更不是重点。至于为他辩护,我只是觉得,隔了1000多年,史料都有散失伪造,变法、这么复杂的事,不用武断地下结论太早。。。。
未到六十已古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4 06:4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