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4-12-10
- 在线时间
- 1989 小时
- 威望
- 500 点
- 金钱
- 10416 点
- 注册时间
- 2010-7-27
- 阅读权限
- 40
- 帖子
- 401
- 精华
- 1
- 积分
- 3003
- UID
- 39338

|
本帖最后由 胡安焉 于 2011-11-13 12:13 编辑
酒童 发表于 2011-11-12 04:51 ![]()
倒回去30年,这个问题无需讨论,道德指向和法律轮廓非常明了,其答案也很简单。令我困惑的是,如今这样的 ...
我忍了几天,恕我直言吧,这绝对是文明的进步。案情有什么新发展我们不论,但这张帖出现时,我们借助报道掌握的信息包括:杨武一米五几,是个小个子;杨喜利一米八几,是个大块头;他俩从小认识,后者一直欺负前者。好,现在讨论大家提到的道德问题。
杨武小时被杨喜利欺负,为什么没人帮他?他俩体格相差那么远,打架杨武必输无疑。他们身边的老师、家长、同学不可能全不知情,他们怎么不干涉?我可以想象,因为我也有类似经历。我小时在家附近被一帮青年欺负,他们人多,而且比我大好几岁,我完全占理,然后我去报警,结果警察不但不出面干预(那群青年也在附近工作,一找就能找到),反而在派出所里教育了我一番,责问我为什么要去招惹那些人。其实警察的心理逻辑很简单,事情没有闹大,怎样方便就怎样处理:劝导那群青年不惹事比较棘手,但劝导我以后避开那群青年则很省事——连派出所的门都不用出。那摆在我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自己去打架(必然挨揍);以后避开那群青年。
难道我要通过去打必输的架才能体现自己的勇气,才是道德的吗?
牛羚偶尔能反抗一下猎豹,野牛偶尔能反抗一下狮子,也是因为它们的体格比它们的猎食者大几倍而已。但你见过变色龙和仓鼠反抗老鹰吗?对于变色龙来说,只能伪装;对于仓鼠而言,只能逃跑。这并非因为它们不道德,而只是生存的策略——个体的生存策略是受自身条件和环境决定的。自身条件不可改变:有人生来聪明而有人笨,有人生来健康而有人残疾——但环境却是我们可以共同建设的。杨武小时候如果把情况报告老师,可以想象,老师或许会就某次具体的行为口头批评一下杨喜利,但极可能不会追踪负责到彻底解决两人间的“欺负现象”。而杨喜利被老师批评了,可能心里有气,下次揍杨武时更使劲了。于是杨武从这样的生存环境中领悟到能让自己过得顺利点的生存策略:忍让和逃避。
我们可以设想倘若杨武在案发时反抗了杨喜利,那么情况很可能是这样:杨喜利QJ不成,狠揍了杨武一顿;杨武夫妻都进了医院;但在追究杨喜利的责任时,被杨喜利的联防队同事以及派出所干警劝说私了;于是杨喜利赔了一点小钱,但以后把杨武夫妻欺负得更凶;而只要不出大事,附近的邻居、干警将继续对此眼皮底下的“欺负现象”视如不见;杨武的日子于是更难过了。
请问我上面提到的警察有没失职?他们道不道德?那些老师和邻居呢?他们和杨武比除了可能个子更高、体格更壮、运气更佳、更有背景、更有钱和学识水平更好,是否还更高尚了?就我在中国活了这么久,我敢说这样的警察、老师和邻居绝不是个别的特例,而是有普遍性的:大多数警察、老师和邻居都这样处理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而这种现状绝不是人类无力去改变的,欧美国家的情况就比我们好。为什么?其中一条原因是中国人自私、冷漠和势利。中国人的劣根性不是仅存在于个别人身上,而是深入到整个文化传统、社会风俗里的。亏得网上还有人好意思说“连自己妻子都保护不了的人还有什么脸面求人救助。”
今天对着懦弱的杨武尖酸挖苦、愤怒斥责的人,你们的尖酸和愤怒平时哪去了?在面对国人的自私、冷漠和势利时哪去了?你们在整个社会弥漫着的臭气里安之若素,对社会上每天发生的无数丑行视而不见,如今突然就向着一个弱者爆发了?责怪一个一米五的人没去反抗一个一米八的人,这样显得你们的道德更高尚一点?或者你们就已经认同了自己生活在一个丛林社会里,公义和安宁都是大家各自通过拳头去争取的?
我读到这则新闻时没有愤怒是因为我先已感到内疚:我有很多次没做到见义勇为、挺身而出;我有很多次明知怎样做是对的,但我没那样做。有时候我是怕麻烦,有时候我也胆怯,还有的时候身边人阻止我,理由是如果我为不相干的人冒风险就等于对亲人的不负责。我不知道你们有没为这些无奈、矛盾和自责彻夜难眠过,但我绝不相信你们都是完人,都是可以不经反省就把石头扔向那个卖娼的妇女的人!
人生而不公平,社会也无法实现彻底的公平,但这不应妨碍我们发自内心地希望创造一个能尽量接近公平的社会环境。譬如说,从制度和法例上入手,先硬后软,从枝节到根本反过来影响和改变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这不是本末倒置,而是实际中的普遍现象。比如中国人接受儒学、罗马人信仰基督教都是通过这种方法实现的。但这需要大家有此认识:不要轻易去怪责某个人,某个人做了一件错事(实际上杨武只是个受害者,他没伤害任何人),如果我们只肤浅地去理解而不是作深层的分析,把责任完全推到个人的身上,那么我们这个社会永远不会进步。我们必须意识到,杨武(或任何人)做出的某件事,不仅决定于他的一闪念间,而且决定于我们共同参与的社会(生存)环境——我们都有责任!
兴许你们还要说,杨武平时可以忍让和逃避,但连妻子被QJ这种极端情况都不反抗就太说不过去了。可是,人在极端紧张的时候,会丧失判断力甚至行动力,这种情形大多数人都能理解吧?何况杨武面对杨喜利是从小学时就已养成了忍让和逃避的习惯,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了。再而况,无论杨武是不是这种状况,我们都要先假设他是这种状况:他哪怕只有一线的可能是无辜的,我们都不应先怪罪他。
虽然我也不是一个无私、热心的人,但我还有廉耻。我以自己为耻,也以你们为耻!我(一直以来)羞耻于我们的冷漠、自私和势利,而不是为某个弱者的懦弱而羞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