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顾耀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读史·看宋】

[复制链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21#
发表于 2012-2-18 22:58:32 |只看该作者
shep 发表于 2012-2-18 21:15
北宋的制度这么强大!我得好好了解了解。御史弹劾真这么有用(或者说没用,辞职走个过场只要皇上信任就又回 ...

御史中丞(御史台的老大)弹劾才有用。有好几任首相就是这么被弹下来的。但这也因此成为副相想利用的工具(首相下台后,由副相补上)。首相是个差遣官,称“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相是“参知政事”,就是范仲淹曾当过的那个官。首相在群相中一般不执事,副相执事,实权很大,所以要变法什么的一般将变法的主将先任命为参知政事(范仲淹、王安石均如此),这两者之间如要争权的话,除了想搞定皇帝,在技术上都会从御史中丞入手。
当然,本质上只要皇帝需要,那下个台走过场仍然可以回来,但那毕竟还要“先下个台”一下,反过来也可说明皇帝也要遵循一下这个制度。

宋朝的制度虽然先进,但官制复杂得要命,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自然也会给人可趁之机。光是“寄禄官、贴职、差遣官”这三大类的区分就够戗。而且在“寄禄官”中还分好多种。。。。
未到六十已古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22#
发表于 2012-2-18 23:25:20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真正的党争是从司马光上台开始的。太宗时期不能算党争,那时期最大的一对“敌人”是赵普和卢多逊,他们有争斗,但没到一大片一大片腥风血雨的地步,甚至赵和卢都没有“赵党、卢党”。太宗之后的真宗朝是寇准VS丁谓,也无党派,丁谓甚至因为出于爱才把反对者杨亿仅仅降2级,只把寇准逐出京;此后仁宗朝的范仲淹等人与守旧者的“争斗”,更加温和。神宗时王安石上台,对反对者没下杀手,而且很多争论也是学术流派的争斗,如关学、洛学、蜀学与王的新学。直到哲宗期间司马光奉高太后诏上台,立元丰党籍,党争开始,出现只要站队不一就马上处理的局面,到徽宗期间蔡京立元佑党人碑,党争到达高潮。
未到六十已古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23#
发表于 2012-2-27 18:06:51 |只看该作者
【读史·看宋】赵匡胤投军路上,一度穷困潦倒,一个寺院的和尚救了他。后来他做了皇帝之后,去那寺院看看,面对高大的佛祖金身,笑嘻嘻地问身边的住持和尚:你说,我拜还是不拜呢?和尚也机灵,答曰:现在佛不拜过去佛。于是哈哈一笑。中国式的机灵到底是灭了志气还是显了智慧?此后,赵老大就看轻了和尚。

未到六十已古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6

好友

1003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24#
发表于 2012-2-27 18:33:18 |只看该作者
摘抄宋史 -  虞允文传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六岁诵《九经》,七岁能属文。以父任入官。丁母忧,哀毁骨立。父死,绍兴二十三年始登进士第,通判彭州,权知黎州、渠州。十一月壬申,金主率大军临采石,而别以兵争瓜洲。朝命成闵代锜、李显忠代权,锜、权皆召。义问被旨,命允文往芜湖趣显忠交权军,且犒师采石,时权军犹在采石。丙子,允文至采石,权已去,显忠未来,敌骑充斥。我师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皆权败兵也。允文谓坐待显忠则误国事,遂立招诸将,勉以忠义,曰:“金帛、告命皆在此,待有功。”众曰:“今既有主,请死战。”或曰:“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他人坏之,公任其咎乎?”允文叱之曰:“危及社稷,吾将安避?
至江滨,见江北已筑高台,对植绛旗二、绣旗二,中建黄屋,亮踞坐其下。谍者言,前一日刑白黑马祭天,与众盟,以明日济江,晨炊玉麟堂,先济者予黄金一两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宋军才一万八千允文乃命诸将列大阵不动,分戈船为五,其二并东西岸而行,其一驻中流,藏精兵待战,其二藏小港,备不测。部分甫毕,敌已大呼,亮操小红旗麾数百艘绝江而来,瞬息,抵南岸者七十艘,直薄宋军,军小却。允文入阵中,抚时俊之背曰:“汝胆略闻四方,立阵后则儿女子尔。【注:这是一招激将法】”俊即挥双刀出,士殊死战。中流官军亦以海鳅船冲敌,舟皆平沉,敌半死半战,日暮未退。会有溃军自光州至,允文授以旗鼓,从山后转出,敌疑援兵至,始遁。又命劲弓尾击追射,大败之,僵尸凡四千余,杀万户二人,俘千户五人及生女真五百余人

-------宋史,据称是元朝人脱脱组织修订的。谈及宋金之战,应该还是比较客观,可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25#
发表于 2012-2-27 22:14:31 |只看该作者
《宋史》是24史中最不可信、资料最复杂、最难辨真假的一部史。
但惟独其中对金、对辽、对西夏作战的,是可信的。宋对蒙古的战绩,也是可信的(蒙古人只会把己方的损失写少)。
虞允文是宋朝最后一个文人救国的典型。此后的文天祥陆秀夫,有救国之心无救国之力。
未到六十已古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6

好友

1003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26#
发表于 2012-2-28 09:34:36 |只看该作者
采石之战的前一年,虞允文曾任“贺金正旦使”,这大致相当于咱们现在的驻外外交官吧,从阅历上讲,他应该对金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都比较了解的。我猜他没准还做过“特工”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30 14:3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