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qawq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小离别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7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11#
发表于 2012-5-3 20:12:45 |只看该作者
下午看了前面,现在看完后面,再补充一点感受,也是我感到好奇的地方,不确定造成这种结果是什么原因,有可能是构思不足,也有可能是想写的东西很多,但缺乏一点耐性。就是,开头有点类似新小说那种对场景的周到描述,越往后,越有种通俗小说的边概述情节边解说人物的写法。前面的写法比较费力,后一种比较“省事”,在短篇里感觉有点不协调。能稍微谈下在回帖中你讲到的“传统的、经典的”作文方法是指什么吗?我对这个话题感兴趣。

下次写狠一点,可以跳脱出来,好好戳戳痛处,减少些像“不堪忍受的悲欢”和“不禁背脊发凉”这样比较空乏的表达。这种表达的出现也可能是跟作者过于沉浸在某种情境中有关。我很难表达清楚这种感觉,就像看了红楼梦之后没从状态中脱离出来,写下的句子容易带着“红楼梦体”那样,不够自然。主要体现在语气、用词,带着一点未想透而脱口而出的熟练。

建议每个句子都盯住一个点写,可以有效减少表述不清。
“我心里默默地为李紫官感到可怜,但知道了结果,也没我预想的有触动,只是喉头一阵阵发麻,也不知道是不是兴奋多于感伤。”——这句很难将“感到可怜”和“兴奋多于感伤”这两种稍微矛盾的微妙心理写清楚,出现“喉头发麻”感觉是两个成分之间加插了另一种感受,并非由感到可怜导致喉头发麻然后作为兴奋多于感受的心理过渡,显得不严谨。从叙述时间和感受时间上的不协调来苛求的话,作者可能写下“一阵阵发麻”这个短语然后用了“也不知道”顺带过去,但读者读到这里的时候,他会感受“一阵阵发麻”是哪种麻,“一阵阵”而不是“一阵”,时间上稍微久一点。然后再感受后面说的“兴奋和感伤”的问题。这种苛求可能会觉得很夸张,但我认为这就是小说不仅是一个故事的表现,不仅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而且要感受到这里面传达出来的层次是否分明、合理。

“她用婀娜的体态从你身边经过,你滚烫的喉结感受到她指尖的按压,犹如一阵风暴的剧烈,你只想就此窒息,只想佝偻在她的怀里默默成为泥土和水。”——再如这句,有时我们会说比喻打得不好,华而不实。如果读者真正进入了你小说的阅读状态中,他会感到这句话传达出来的信息过于巨大,这个句子容纳不了。每一个形容词,都是一次感受的传达,每一个比喻,也是对感受的指引,而这个句子,会把读者指引得手忙脚乱,到头来发现这里只写了一个不太重要至少不需要这么费周章的行动。同理还有这句——“少年那无比纯洁的眼神,那妩媚扭转的身段,似是秦淮河上浮泛的春水,他发出的声声惊叹,举手投足,似是摸索着无边的长夜,勾引起相思者的阵阵欲念。”——读的时候差点放弃想作者想写什么了。。只尽情荡漾在秦淮河的春水里算了。。。

“他拉过我的手,让开戏楼的大门,请我先进,我有些羞惭,这下子连门票也未及付了,心里嘀咕,这少年风貌极好,但也未免太过周到了。”——像这句,在“心里嘀咕”之前没什么大问题,后面很难把“风貌极好”跟“行事周全”联系在一起。
看得让人好急呀。。。
联系邮箱:chenshuyong@live.cn(站内短信、邮箱、豆邮都能很快找到我) http://site.douban.com/1220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

好友

1673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12#
发表于 2012-5-3 21:02:31 |只看该作者
陈树泳 发表于 2012-5-3 20:12
下午看了前面,现在看完后面,再补充一点感受,也是我感到好奇的地方,不确定造成这种结果是什么原因,有可 ...

传统、经典的作文方法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指旧小说的写法,不是有别于X所说的新小说,而是指年代小说,比如张爱玲、萧红、周作人的那种腔调,我是想要模仿的,当然因为功力差得远,所以效果也就是现在看到的样子。造成这个问题,我自己反省一下,应该是我对理解这种小说的语言品质有误解,看的太片面了,所以我尽量避免过去小说里对细节的着迷。反而很欢迎现成的、熟词的使用,像是“纯洁”(出现的次数也是超高,在李紫官身上),以往我刻画人物,就算她真的有纯洁的品质,我也断不会直接用这个词去套的。但在这个小说里,我误以为使用这些明了的词汇,更容易有那种古朴、饱满、庄重的架势。
这样下来,我想象情感诚挚、热烈的话,是不必要躲藏那些肉麻的用词用典的,结果不加甄别,留下的大概也就只有肉麻了。。。
X说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写法上有割裂,这个结构上的问题可能是我缺乏整体的考量,写之前仅仅是腹稿(有个故事的梗概),其它就是按部就班的临场发挥了。不过并不是我想图省事,我现在看,后半部分的写法,还比较靠近我的初衷。我的确是想写一个有别于自己的阅读,有别于自己的趣味的小说。觉得这样做很有意思,觉得有可能还能锻炼下自己,说不准能写出些意料之外来。
前面对部分,大致是写的时候为了铺陈,怕线索太直楞,所以时常顾左右而言他,制造一种“我”的视角在“走神”的状态(和林玲王月的相遇也像是无意的发现),这个走神当中,要基本把主要的人物的出场交代清楚,该隐的隐,写的时候就是这样要求的。
最后风貌极好和太过周到这个用的也不对吗?风貌是指风采容貌,是青衣的行事周全给“我”一种过犹不及的感觉,太好了,太干净了,故而形成一种顾虑,是同样身为谍报人员的“我”的直觉。如果这个使用也是不正确的,那该是我在模仿那种语气上疏漏的又一个例子

X看的很细,非常感谢,我自己都没有对自己的小说有这么细致的检索,太惭愧了


点评

陈树泳  嗯,明白你说的写法了,保持写作的乐趣慢慢来。  发表于 2012-5-3 21: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6 00:3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