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5-4-27
- 在线时间
- 10954 小时
- 威望
- 398 点
- 金钱
- 36526 点
- 注册时间
- 2009-7-16
- 阅读权限
- 50
- 帖子
- 1948
- 精华
- 4
- 积分
- 6040
- UID
- 33088
 
|
作者是有想法的。但这篇小说对“黄泉路”的异化,在临近结尾的时候仍落入到某些日常性的认识(比如必须过桥、必须喝汤、给汤喝的那个女人叫孟婆),并且由于作者前面的控制力过盛,导致后面的部分越来越没有力度和重量。人物的内心活动和自言自语基本来自于作者,这使有些表现“矛盾”的心理独白也跟着矛盾起来(或者说,突兀起来)。
另外,小说中的许多句子还不够通顺甚至有语病。比如下面这些:
“话语中有种力道渐弱的趋势因为他又发现那种先于思索很自然地就流露出来的轻佻并适时但意识到为时已晚只好加以草草抑制收场”——这句我始终读不明白。如果长句的存在只是为了制造阅读障碍(其实这句是写作事故),那我觉得读者应该拿起标点符号向它砍去了。
“但他尚未能将自己交付给这种力量而感到与它较劲时的疲累。”——这句一样不太通顺。把“而”改为“却”或许还通顺些,但总觉着有语病,我被它绕晕了。
“现在一切都朗朗清清了,让他感到之前的灰霾是因为身体缺水而导致视力下降。”——这句是典型的后半句缺主语,把“让”字去掉就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