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镜潭清音
那天,人们都睡得很香。有一只黄莺鸟从《瑶琴三会》里悄悄地飞出来,落在葡萄架顶。一个穿白袍的说书先生将手中的折扇缓缓打开便正好是黄莺身后的月光。月扇轻摇,黄莺鸟的投影飘进了东屋的窗,落在傻国子正怀抱着的木盒儿上。
傻国子的木盒里又多了一架飞机。航线的目的地是中国山东省烟台北郊热沃葡园,机长就是他自己。几十年来谁也不知道,傻国子造飞机到底使用了多少高精尖技术?只有一个猜想,但也无法确认:如果他是开飞去的烟台,那架飞机一定是他用小杜先生来信的信封叠的。
几天后,在一列由北京开往烟台的火车里,杨肖伸出两个食指比划着对苏帆说:“姐,这回咱们国子叔的飞机可真算是飞出了一个……”他的一只手碰到了上铺的铺板。
“呵呵,你要说他飞出了一个出乎人类想象的距离,是不是?”苏帆坐在杨肖的对面,笑着说。
“岂止距离啊,还有速度呢!”
“恩,咱俩这边刚出发,他都已经在小杜先生的葡萄园里快活多日了呢,哈哈”。
“姐,你猜我刚才做了一个什么梦”?
“你梦见国子叔给小杜先生的葡萄浇水了”?
“我梦见他好多呢。我梦见他那一盒子的纸飞机都变成了信,然后又都变成了羽毛,再然后羽毛又都聚集成了他背上的翅膀,从北京飞到小杜先生的葡萄园里,比孙悟空筋斗云都快”。
“呵呵,这事儿也忒邪性了。不过,昨晚上车之前,我爸嘴里还一个劲儿嘟哝咱国子叔八成儿是那黄莺鸟转世”。
“姐,我要是告诉你,你别不信。我早就梦到过国子叔拿走小杜先生的信,真的!”
“梦到?”
“恩,不止一次,我梦见他从葡萄架后面的墙里伸出手,拿走了小杜先生的信”。
“你看到国子叔的脸儿了”?
“没有”。
“听到他说话了”?
“也没有”。
“那你怎么就断定梦到的手一定是国子叔的呢?再说现在只是找不到信皮儿了嘛,信瓤儿不还在家么”?
“这……可是,真的,真的是他的手啊”杨肖闭上眼,真想把傻国子从墙里面扽出来。
火车高速前进的车轮在铁轨上撞出有规律的嗒嗒声,这节奏让杨肖想起了小杜先生每次在葡萄架下的脚步,还有梦里他哼起过的那支曲子。
此时的傻国子正在小杜先生的葡萄园里。关于他如何到的这里恐怕将永远都是个谜了。
傻国子并不知道小杜先生已通知了在北京家里的人,也不知道苏帆和杨肖已经在来接他的路上了,那天,傻国子只是偶然看了杨俊平撂在石桌上的信。别忘了,傻国子是上过几年小学的。小杜先生在信上说,当年他从院子里带走的葡萄秧在烟台嫁接成活,直到今年才终于有了不错的收成。小杜先生给葡萄起名叫热沃,他相信这种葡萄可以酿出真正的热沃酒。在信中小杜先生还特别提到另外一件颇感振奋的事情:据当地人讲,在这葡萄园东面靠海的小山下,有一个水潭,古时候曾经有一位僧人云游到此地。僧人在这个水潭边抚琴多日,临别时他在石壁上留下了“镜潭”二字。小杜先生在信中讲,他听到这个传说想起了奚先生,当年他父亲在奚先生的院子里嫁接从阿维尼翁带来的葡萄时,还有后来酿热沃酒的时候,不也是经常听奚先生抚琴吗?如今在这个葡萄园的附近竟然也有一处古人弹琴的地方,看来热沃酒是注定要和中国的古琴有缘的。
傻国子每天都要去葡萄园和小山上玩儿。这时候,园子里的葡萄其实已经收得差不多了,但在木桩上还蜿蜒盘绕着蔓藤,蔓藤身上挂满了巴掌大的葡萄叶,特别是在几天之前,这些叶子刚被雨水抹去了灰尘,从东边的小山上望下来,就是一面面的小镜子绿汪汪,金灿灿,照着海和天。山下就是镜潭,潭水被巨石环绕,与大海相隔了不知多少万年。傻国子第一次登上小山顶时,就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从没听到过有谁能像大海这样对着他喊“好”,面对大海,傻国子乐呵呵地拉开了木盒儿的盖子。一天,两天,三天,木盒儿里的那些纸飞机,一架一架地每天都从小山顶起飞,朝着远方天空与大海相接的地方飞去。
这天,当最后一架飞机从傻国子的手上飞起时,木盒儿底部露出了几枚铜钱。
一,二,三……不多不少,七枚。铜钱被倒出来,一枚一枚地摆在山顶的阳光下。傻国子坐下来,双手轻轻拍打着膝盖上空空的木盒儿,唱起了一支歌。霎时间,就在飞机消失的地方,有一列火车向着傻国子驶来。
除了苏帆和杨肖,在火车上的很多人也几乎是在这一时间看到了坐在山顶上的那个人。他们兴奋地用手指着天,大喊着:“海市,海市,看海市,那里面还有个人”!
海面上,列车在一面巨大的镜子中开进了葡萄园,引起了园中一只白狗的警惕,它追逐了一阵火车,它敏捷的奔跑踏开了重重的雾霭,最后跑向了山顶。
车早就停了下来。“快看!”车厢里的人们又是一阵骚动。
镜子中,有一只古香古色的大船飘来,又停在了小山下,船头上端坐着一位紫袍女子手中抱琴,几个模糊的身影在她身后,好像是在静静地聆听她的琴曲。船只停留了片刻,便在耀眼的光芒中消失在了葡萄园里,葡萄园中又多出了几个人影,他们或坐或站,有抚琴的人,也有饮酒的人。忽然有一个人放下了手中的酒杯,走到山顶上引吭高歌,歌声在海风里时隐时现,其中唱到:
付傅说商岩住 (改:付、傅是两个姓氏,不能混用)
伊尹空桑子
魏信陵借符救赵
唐李靖代龙行雨
出山来济了苍生
只随得白云闲去
传千载镜潭清音
是万古声名响处
苏帆掏出了一支钢笔,把她听到的歌词写在自己的手心上。
一旁的杨肖正沉沉地睡着,嘴上还叼着那枚葡萄叶。
附图一张,聊慰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