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8-11-13
- 在线时间
- 1455 小时
- 威望
- 685 点
- 金钱
- 11306 点
- 注册时间
- 2009-5-13
-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1341
- 精华
- 0
- 积分
- 1003
- UID
- 32699
 
|
我一个朋友他是南城胡同儿里长大的。
他跟我讲,80年代末那会儿北京的一些“老炮儿”已经破了规矩,屁股后面跟的小弟里面已出现了外省人。
(这里没地域歧视的意思)当时的外省小弟还很少,来自河北、东北居多。
时间到了90年代末,就已经混杂得讲不清了。连人都混杂了,更别提本地文化了。没有纯粹的了。
这种“破规矩”有可能是让“大院文化”给挤兑的,历史必然,也算是穷则思变?
要是把时间、空间压扁些,两拨儿老南城人也有可能会对骂。
朋友当年住的地方大致在现在的宣武门往西南,广安门往东(@孙毅民,好就是你家饺子馆那边再往西不远)。所在的那条胡同儿曾经很窄,窄到什么程度呢?一度粪车都开不进去。有副粪挑子,最初扛在一个河北老汉身上,一天挑早晚两趟;后来粪挑子传给他家姑爷,一辽宁小伙子;小伙子也曾与蹲坑的人发生过口角,在茅房内外(@孙毅民,没错,就那儿,你家饺子馆 )。但那时的规矩讲究“单挑”。
那会儿的所谓“老炮儿”(其实这个词很不准确,也极不礼貌)要么一刀捅残对方,要么一起去喝扎酒,交个朋友。
我问这朋友,那挑粪的是残了还是死了?朋友说没,没了。胡同改造了,大粪车就能开进来了,于是挑粪人走了。渐渐这个行当在北京城也绝迹了。(私人挑粪与公家的大粪车不属于同系统)
在你心里北京是什么?我曾问过这位朋友。
他当时想了一下告诉我,打小儿眼里的北京,其实就那么几条街。超不出20条。而且都不宽。我觉得他应该没骗我
所以,每当他嘴中喊着北京牛逼的时候,他的潜意识里浮现的也就是那几条街,超不出20条,而且都不宽。最后这句不是他说的,是我猜的,无法确认
但基本可以确认的是,聚众?那一定不是纯粹北京爷干的事。过去,哪儿找那么大地方啊!
民国以前菜市口有过,那是砍头!无需道歉;
五四运动时有过,队伍大都是从学校里出发的;
解放以后也有过,有过几次,那时候的所谓“老炮儿”还嫩,恐怕连给天安门广场吹彩色气球的份儿都没有;
真正“牛逼”是在文革之后再之后的一段很窄很窄的时空里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