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2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穷人的音乐

[复制链接]

38

主题

0

好友

38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07: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穷人的音乐
/阎海东
穷人一般很少谈论音乐,这当然包括无产阶级在内,但是无产阶级在有了自觉的组织和政治理想之后其音乐就有了阶级性。这音乐就像武器一样有了目标性和方向性,所以我只谈论穷人的音乐。
穷人很少谈论音乐,他们有的只是毫无顾忌的创造和享受自己的音乐,他们根本就不在乎你对这些音乐的谈论,所以某种意义上讲,谈论穷人的音乐十分滑稽和多余,穷人是大多数,所以穷人能过很好的享用和保留他们的音乐,这种方式也使得谈论也无法介入。
学术家们一般将穷人的音乐称之为民乐,但穷人自己不这样叫,比如在中国,他们一般叫二人转、小调、山歌、小曲、道情、乱弹梆子之类。民歌之称后来使穷人的音乐上升到国粹的显赫地位。因为穷人享用音乐的习惯,使得它具有无限可塑性,换句话说,它被利用的可能性极大,几乎就像穷人手里的长矛大刀,就音乐而言,因为穷人需要的是音乐本身,所以即使给篡改了某些东西,成为工具,穷人们也不太在乎。但事后证明,穷人的音乐才是真正的音乐,因为它是凌驾于权利之上的,从根本上讲,它根本不买权利的帐。
穷人本能地知道音乐是什么,在他们这里,音乐就是情绪的表达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如果你听过地道的俄罗斯音乐(甚至包括大师柴可夫斯基),你绝对不会认为它是有钱人或贵族的音乐,而只能是泥瓦匠、马车夫或纤夫、采石匠的咏叹。而且,穷人的音乐是绝不会骑墙的,就中国而言,在穷人的音乐中,悲伤的就是悲伤的,欢乐的就是欢乐的,具体的证明就是,一个傻B都能听出《兰花花》和《小白菜》是悲伤的,《跑旱船》和《采茶调》是快乐的。穷人音乐的情绪特征就像穷人脸上的表情一样,是表里如一。
鉴于权利的一贯淫威和贪婪的癖好,穷人的音乐也经常被权贵豪绅们掠夺,而且,为了表现他们的耳朵的高贵,一定要经过一帮宦养艺人的涂脂抹粉或指鹿为马式的篡改,直到它们像姨太太们一样优雅而恶俗。这就是文化的掠夺和阉割。
但穷人们毫不在乎,他们依旧不谈论音乐。当有一天,某个穷人开始谈论音乐,那就说明他极有可能不再是穷人。
穷人的音乐还有另一种,那就是被商业大量复制的廉价噪音,穷人面对这种音乐的心态是复杂的,就像有人突然请穷人吃饭,或者有一天有人突然愿意为穷人效劳。就目前而言,热播电视剧的主题曲是穷人最廉价的音乐,穷人之所以能够广泛接受是他们不太挑剔,也就是说,他们根本不太把音乐当回事,一种可怕的事实是,一旦有了这些廉价的东西,穷人便懒得自己去创造自己的音乐。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另一方面来说,穷人总有一些自卑,所以当他受宠若惊时,便显得格外慷慨。
这是一个利用和欺骗他们的绝好机会。
对穷人而言,他们失去的东西注定很多,因为他们的处境,他们进行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机会都可能被剥夺。有时候,这不是谁能拯救得了的。这些给穷人的廉价音乐的另一显著效果是这些拙劣制造者的暴发,这是一个很荒诞的事实,所以说,这些拙劣的制造者不仅背叛了音乐,而且背叛了生他养她的穷人。
另外,此穷人的音乐有可能通过若干途径和方式成为彼穷人的音乐,这种途径和方式一般有文化掠夺、拙劣模仿、倒卖、伪装和诱骗。
当穷人不能够创造自己的音乐的时候,穷人当然就更穷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000 该用户已被删除
2#
发表于 2007-8-4 13:07:45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9 15:4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