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12-13
- 在线时间
- 208 小时
- 威望
- 1056 点
- 金钱
- 1040 点
- 注册时间
- 2013-10-17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78
- 精华
- 0
- 积分
- 4
- UID
- 72276

|
京城大诗人某至湘,我忝陪末座,初次相识。后移驾我家,参观我家的书房。天气阴沉,秋意萧条,大诗人深沉气派,没有开口说话,本土诗人众星拱月,不敢与日月争光辉,因此屋中气氛略为沉闷。寒喧片刻,都无法聊到诗上去。大家或坐或立,目光与语言一样无法聚焦,有几位站起来在我的书架前徘徊,细声指点。座中人有赵白,钱甫,孙商隐,李略特,还有汤凌、易清华等。各人神色自若,形散而神不散,诗人风度,万千姿态,仿佛一幅画,无声,味长。
赵白突然说到,最近在读马休斯之诗。此人诗自由喜悦,个人读到,觉得非常舒服。
此人为我省政界领导,诗的造诣不凡。其个性在我看来,是非常严肃认真的,就我个人来说,从来没有见其笑过。这时他双眉微蹙,声音甚是低沉,但语气坚定。
但他这一发言,不由引起一阵轰动。此言一出,各位诗人也颇为惊讶,京城大师也侧脸扬眉,凝神倾听,在座诸位也都是博览群书,见闻博洽,但都不知道马休斯是何方神圣。在这样一种场合,赵白说起一位所有人都不知道的好诗人,这是对我们的一种侮辱。我们从不相信,诗有未曾经我读,一旦我们对某人隆重推荐的诗集而没有读过,那是我们的严重失职。因为这样,就说明我们的学问还不够渊博,我们的见识就不够深刻,我们就还有一种美妙未曾经历,这无论如何是我们不能接受的。
我试着问:你是说哈菲兹?卡瓦菲斯?。。。
赵白都给予了否认。说,不是不是,是马休斯。上次某位诗人开聚会,每人发了一本,那天你没去。
我家藏书甚丰,光现代诗集(含译诗集)就收藏了两千多本,足有五个书架。竖排横杂五色俱陈,刚才我们都在那边欣赏了一下,大家啧啧称奇。以为长沙购诗集最多的莫过于我。我还很得意地说,这还不是全部,我还有不少诗集堆在其他的书籍中,未曾检点,否则应更壮观。这时汤凌就到我诗集架前翻阅,确实如赵白所说,我家里没有那本诗集。
京城大师乃问,他的诗好在何处?
赵白说,书我还未看完,但是感觉是自由喜悦,表面看上去是单纯自然,然而里面有种怪怪的味道,总给人一种神秘的、令人恐惧的神秘力量。比如,他有一首诗,诗名是《求合体》。他写道,这个世界没有一片树叶与另一片树叶完全相同,东西方的世界也不一样,但我为什么要寻找一面真实的镜子,让我知道我真实的模样。
赵白说,我无法描述他诗中的意境,诗中讲到,求合体是一个神秘的咒语,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在我们的意识中,其实是有两个我,这两个人是一模一样的,这两个人也截然不同。你们可以反观一下自己的内心,我们每个人确实是有两个自己。用萨特的话来说,就是自主性意识与自动性意识。(赵白的话我记不太清,大意如此。)这两个我是怎么分裂的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我们的一生都在求合体,上帝只有一个自己,精神分裂症病人是两个自己。(正常人呢?一即二二而一?)
赵白说,他的诗自由喜悦,单纯自然,但是有一种哥特味道。
赵白的评论说得我们茫然自失。不过激起了我的兴趣。等我送客回来,书房里只剩下了汤凌。他对我的书房甚是喜爱,还在不倦地翻看我那卷帙浩翰的藏书。他突然对我说,找到了。在一大叠杂乱的书籍中,一本黑色软精装的马休斯诗选插在几本哥特小说之间。书还是崭新的,小开本,设计与远人出版社的奎因侦探小说有些相似,都是纯黑的封面,封面上只有五个绿色的字,马休斯诗选。整个版面厚重得有如绿漆大字的黑木匾。我翻开封页,在内封上赫然写着,“马休斯,原名尹亿民(即在下我,诗人妙不可言,尹亿民是我的原名。马休斯是我以前的笔名)现居长沙”。这原来是我十五年前的旧书,多日不翻遂被世界遗忘。翻到扉页上,写着三个字:求合体。
大惊而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