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8-2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威望
- 24 点
- 金钱
- 775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20
- 帖子
- 141
- 精华
- 1
- 积分
- 653
- UID
- 299

|
以下是引用门兴格拉德巴赫在2004-7-2 21:55:07的发言:
蝼冢原来是这样啊。
石榴可再说说傩戏。
你说的对,我说那结尾不好,不是说只是政治了不好,而是当聊斋里出现那些诸如“小人”、或“死尸”之类的人物情节时,就无聊的要命,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历史化”的过程,就像我们很久前说过的,艺术就是反对“历史化”的活动。任何情节人物都是在历史化,在和读者合谋离开艺术之境,让荒诞下降为离奇,让恐怖下降为可怕。这在聊斋那里是自觉性不强的表现,在现当代的模仿者或类似者那里是懈怠的惯性。
情节人物,倒也未必要一概而论,有《沙之书》这样的,也有《活着》那样的。反历史化是个很现代的概念(这“现代”也不是历史性的了),写作者一旦具备了这种现代性素质,连历史故事甚至也可以是反历史化的,艺术”最后和“语气”成了一个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