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7-14
- 在线时间
- 408 小时
- 威望
- 644 点
- 金钱
- 10583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60
- 帖子
- 1582
- 精华
- 4
- 积分
- 8110
- UID
- 136
 
|
【定义】它固然是与永动机不同的,但也不至于彼此对立。在结构上,不动机是对曲颈瓶的仿生:散射的短消息被收集到信道,经过冷凝、回潮、萃取、语义耗散,沿侧翼的曲面滑翔至回收坪的最底端,在两维空间里与流言、社论、同好会宣言、语录、口号、序进行基本无效的、志在消除其传播磁的迭加。(这个定义应该不仅仅满足于收集-甄选-消除-反馈的线性机制,但是在现有的活泼语境下,也只能对它作最坦率、无奈、莫衷一是的限定。在基本定义框架内,不动机是连续的、可容的、反随机的、内循环的;而在数量和结构的意义上,它也是可积的、自反的、对称的、可传递的。这样一来,凭借有限可积就可以遍览整个传动装置的全部细节,包括语词培养皿、逻辑口、语义加速器、负传播场(湮灭装置的核心部件)。然而,该不动机仍然是反对概括的、具象的、存在的。)
【微循环】微循环存在于整个迭加(即湮灭)过程中,它被定义为语词自身运动的固有属性,显然,它有别于直观的形变和相变,只是类似于自转现象,既定义自身,又被自身重复定义。这是湮灭得以进行的动力学支点。正是因为微循环推动着湮灭,才保证湮灭不是为回收利用而进行的,那显然意味着湮灭装置屈服于外循环系统。
【实验:语词粉碎】即使仅仅对少量的语词进行开平方运算,也会是一个完全无法描述的事件,我们不能记录整个运算过程的任何特征,比如振荡速度,外部的时间性,它必然只在我们毫无知觉的状况下进行。因此,我们仅能通过修辞成像技术对语词粉碎的过程加以观察,这种观察是宏观上的,不干涉对象——事实上,任何干涉的企图只能得到干涉本身。我们对“不动机”的定义加以粉碎,可以得到以下渐进的图像:
“它固然是与永动机不同的,但也不至于彼此对立。在结构上,不动机是对曲颈瓶的仿生:散射的短消息被收集到信道,经过冷凝、回潮、萃取、语义耗散,沿侧翼的曲面滑翔至回收坪的最底端,在两维空间里与流言、社论、同好会宣言、语录、口号、序进行基本无效的、志在消除其传播磁的迭加……”
“宀匕古口月犬灬日疋与永云力木几不冂一口白勺亻曰一也不一厶土于彳皮此又寸立在纟吉木勾上不云力木几日疋又寸曲颈并瓦白勺亻方生艹一月攵身寸白勺矢豆氵肖自心礻皮攵一厶土刂亻言辶首纟辶寸氵令氵疑口口水十日十月艹卒耳又讠吾义……”
“丶丨一丨丿乚丨一丨一丿一丨一一丶丶丶丶丨一乙丨一一丨一丿乚丨一乛乚丶丨一乚丨丿乚丨一丨丿乚丨一乛乚丶丨一丨丿乚丨一丨一丿一丨一乚一丶丶丶丶一乙丨一一丨一丿丨一乛乚丶丨一丨丿乚丨一丨丿丨一乚乛乚丶丨一丨丿丨一丨一丿一……”
……总之到了最后,我们所能看到的图像一定仿若电视机的雪花,满是杂乱的光点又好像有规则的图像昭然若揭,我们可以判断这规则源于语义对图像的映射,但到目前为止这仍然只是猜测。目前可以得到的结论有:1,语词粉碎是不可观测的;2,作为对阐释机制的消解,该消解过程本身也是拒绝阐释的;3,语词粉碎是单向的、不可逆的,表现在粉碎只能从完整的语词链开始,而我们借助修辞映射观测到的并不是粉碎过程本身,倘若输入无意义字符段,粉碎装置将产生溢出错误;4,修辞映射对完善对“消解(粉碎)”概念的限定仍是有效的。在这些结论的基础上,我们既可以宣布(仅形成对结论的结论,不传递语义信号)不动机在我们所不知道的状况下可以完成对语词的粉碎,并不可逆地消解其意义;也可以继续设计其他实验:悬置,悬置下的循环嵌套,有必要指出,这两个实验既不依附于不动机的湮灭机制,也不对湮灭过程作任何意义上的描述,它所作的,无非是悬置,仅指向悬置本身。
【悬置下的循环嵌套,或多重悬置】对语词的悬置格式为:(语词),而不渗透任何解说或限定。例如,对“不动机”的悬置并非(它固然是与永动机不同的,但也不至于彼此对立。在结构上,不动机是对曲颈瓶的仿生……),而是(不动机);对“不动机”的二重悬置为(对“不动机”的悬置)或((不动机))。
【媒体:定义】在不动机的内循环中,一切过程都是不可逆的。与之相当,媒体定义了它的形式(被它定义了形式),在媒体中消耗的地址包、格式塔、集量、位数都可以用作不动机的自组织能源。有必要指出,媒体对不动机的定义中包含了大量的意义簇,所以它也会成为不动机湮灭的对象。例如在本文中,媒体定义“不动机”为:“它固然是与永动机不同的,但也不至于彼此对立。在结构上,不动机是对曲颈瓶的仿生:散射的短消息被收集到信道,经过冷凝、回潮、萃取、语义耗散,沿侧翼的曲面滑翔至回收坪的最底端,在两维空间里与流言、社论、同好会宣言、语录、口号、序进行基本无效的、志在消除其传播磁的迭加。”这一定义的其他表达方式有:“不动机,永动机,结构,不动机,曲颈瓶,短消息,信道,,冷凝,回潮,萃取,语义耗散,侧翼,曲面,滑翔,回收坪,两维空间,流言,社论,同好会宣言,语录,口号,序,传播磁,迭加”或者“E:f(2*e-1)—>#00#”,甚至可以在多维语态下被表述为“在纳斯达克上市的51job公司股票在周二当天出现大幅度下跌,最大跌幅高达37%,网络股泡沫破灭重现......”。
【本文,结局】在不动机的湮灭过程中产生的外部属性催生了本文。而不动机湮灭的对象,则不可避免地走向寂静。该结局被命名为“修辞学第二定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