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446|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诗的艺术(一)

[复制链接]

113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Lucifer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25: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读诗的艺术    请勿转载

作者:哈罗德·布鲁姆      翻译:王敖




诗本质上是比喻性的语言,集中凝炼故其形式兼具表现力和召唤力。比喻是对字面意义的一种偏离,而一首伟大的诗的形式自身就可以是一种修辞(“转换”)或比喻。“比喻性的语言”在普通字典上的一个对等物是“隐喻性的语言”,然而隐喻是一种高度特指的比喻或对字面意义的转换。肯尼斯·勃克(Kenneth Burke)是一位深刻的修辞学家(或者比喻性的语言学家),他区分了四种基本的修辞:反讽(irony),提喻(synecdoche),转喻(metonymy) 和隐喻(metaphor)。勃克告诉我们,反讽被用来表示在场和缺席的问题,因为它们可以言此意彼,甚至于表达完全相反的意思。我们听到哈姆雷特说“我谦卑地感谢你”的时候会不寒而栗,因为这位王子根本没有谦卑和感激的意思。

现在我们普遍把提喻称作“象征”(“symbol”),因为以部分代整体的比喻性的替代也表示了未完成的状态。在此状态中,诗中的东西代表了诗外的东西。诗人们经常会更加认同几种修辞中的某一种。在美国大诗人中,罗伯特·弗罗斯特(尽管他在大众里扬名)热衷于反讽,惠特曼则是提喻的大师。

        在转喻中,邻近代替了相似,因为任何东西只要在空间上与替代物接近,它的名称或主要的方面都足以指示它。在罗伯特·勃郎宁那首非凡的诗歌独白中,罗兰公子(Childe Roland) 在结尾的时候被“号角”或者喇叭所代表,他用它毫无畏惧地吹奏:“罗兰公子走向暗塔”(Childe Roland to the Dark Tower came)。

        隐喻严格意义上地把一个词所具有的联系转移到另一个词上,正如当哈特·克兰漂亮地写道,“有小马鬃毛的牡丹花”(peonies with pony manes ),用“牡丹花”(peonies)和“小马”(pony)的谐音加强他的隐喻。或者,还是克兰这位最高强度的隐喻型的诗人,他把布鲁克林桥的曲线称作它的“跳跃”,然后进一步把大桥称作竖琴和祭坛。
       
        比喻或修辞创造了意义,意义不能脱离它们而存在。当比喻性语言的恣肆奔涌地释放并带来了新鲜之境,这种意义的生成会在真正的诗里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欧文·巴菲尔德(Owen Barfield) 的《诗歌用语:对意义的研究》是对这一过程的最好的研究之一,比如当他钩沉英文单词ruin在诗中的部分历史的时候。

        拉丁语动词ruo的意思是“冲”(rush) 或“崩塌”(collapse),引出实体性的ruina来指代坠落的东西。能够同样自如地使用英语和法语的乔叟帮忙把“ruin”本土化为“倒塌”(a falling):

                我造成大厦的坍塌,
                塔楼和墙壁的倒掉。
               
                Min is the ruine of the highe halles,
                The falling of the towers and of the walles.  

这声音来自“骑士的故事”中的萨顿或者时间,我们可以感到其中的寒意。乔叟的传人埃德蒙·斯宾塞有这样令人难忘的句子:

                断塔的古老废墟

                The old ruines of a broken tower.

        这本书中我选的最后一首诗是哈特·克兰宏大的死亡颂诗《断塔》,其中回响着斯宾塞的诗句。巴菲尔德着重指出莎士比亚使用ruin时表现出的高超,他引用了第73首十四行诗中的“荒废的唱诗席上,甜美的鸟儿曾经歌唱”(Bare ruined choirs where late the sweet birds sang),以及关于克里奥芭特拉对其爱人的作用的描述:“她的魔术造就的高贵废墟, 安东尼。”我本人则找到一个更强大的例子,那是瞎眼的葛罗斯特遇到发疯的李尔时发出的厉声疾呼:

                啊,自然中毁掉的一脉!这伟大的世界
                也将这样残损,化为乌有。

                O ruin’d piece of nature! This great world
                Shall so wear out to nought.

一旦巴菲尔德动手追溯,“ruined”的比喻性的力量就似乎没有尽头。堪与莎士比亚的例子相比的是约翰·邓恩在《圣露西节的夜曲》中的用法,在这首诗里,爱使诗人从毁灭中复活:

                那么研究我吧,在下一个世界里,
                也就是下一个春天里,你们将成为爱侣:
                        因为我是每一件死去的东西,
                        从它们之中,爱神炼出崭新的魔金。
                                因为他的技艺甚至从虚无中
                从昏暗的穷乏中,从枯槁的空虚中榨出精萃
                他毁灭了我,而我重生自缺失,黑暗
                和死亡;种种不存在的东西。

                Study me then, you who shall lovers be
                At the next world, that is, at the next spring:
                        For I am every dead thing,
                        In whom love wrought new alchemy.
                                For his art did express
                A quintessence even from nothingness,
                From dull privations, and lean emptiness
                He ruined me, and I am re-begot
                Of absence, darkness, death; things which are not.

巴菲尔德引出了被他正确地称为弥尔顿的“骇人的诗句”:“地狱看到/天堂从天堂中坠毁”,然后他索解出华滋华斯在用典上向弥尔顿的回归。我不想再举出更多的例子,我要指出的是巴菲尔德的洞见----ruin的比喻性的力量,建立在对它原初的有关“运动”和“冲向崩溃”的意义的回归上。实际上,英语诗歌修辞的秘密之一在字源上做文章,去更新沃尔特·佩特所说的词语的“更好的棱角”。
       


语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被隐蔽起来的修辞:它们是反讽和提喻,转喻和隐喻,只有在对它们的觉察力增加的时候,我们才会辨认出它们。真正的诗既能觉察到又能开发这些荒废掉的修辞,尽管它既是资源又是负担。对一个传统中晚出现的诗人而言,其语言通过成熟变老而成为比喻的财富。在英国和美国,二十世纪的大诗人们是那些最出色地开发了这种多义的丰富性的诗人:托马斯·哈代、W.B.叶芝、D.H.劳伦斯、罗伯特·弗罗斯特、T.S.艾略特、华莱士·史蒂文斯和哈特克兰位列其中。

艾略特没有承认沃尔特·佩特对他的作用,但佩特仍然影响了他作为诗人和批评家的实践,正如在《普洛福洛克和其他观察》(1917)中的那首极佳的《前奏曲》里:
       
        一一条变黑的街道的知觉
        急不可耐地要坐拥世界。

        我被幻想打动,它们旋绕在
        这些形象四周,而我紧抱的是:
那个想法,它属于无限温柔的
无限地受苦的东西。

The conscience of a blackened street
Impatient to assume the world.

I am moved by fancies that are curled
Around these images, and cling:
The notion of some infinitely gentle
Infinitely suffering thing.


“Assume”源出拉丁语的“assumere”(意思是“取得”),在英语中最早被用来表示在团体中接受一个人,比如天堂接受一位圣人。后来,这个词开始表示“认为是真的” ;因此惠特曼告诉他的读者:“我设想的你们也应该设想”(“And what I assume you shall assume.”) 这个词其他的意义包括“给自己穿戴上”(比如穿戴衣服或勋章),或者“冒充”,假装拥有。D.H.劳伦斯写过房屋们“假装拥有太阳”,他也许是想着哈姆雷特对王后怨恨的建议:“假装你有一种美德,如果你没有”(“Assume a virtue, if you have it not.”)。

        艾略特的“变黑的街道”急不可耐地“assume the world”,我认为这是在与惠特曼和哈姆雷特的句子做游戏。而这个词的语源,佩特所说的“词语的更好的棱角”被更新了:通过一个幽暗的反讽,这条街道的“知觉”感到急不可耐,它要拥有世界甚至就像天堂接受被赐福的人。“Conscience”源出拉丁语的“conscientia”(意思是知觉),它有时在莎士比亚那里保留了这个意义,比如当乔装的亨利五世说到:“我将说出我对国王的感觉:我觉得他只希望自己在这里,而不是别的地方”(I will speak of my conscience of the King: I think he would not wish himself anywhere but where he is.)
或者,我们还记得哈姆雷特的话(我猜想艾略特也记得):“因此顾虑把我们都变成了懦夫”(Thus conscience does make cowards of us all),而作为道德上的知觉或者罪恶感的我们的“良心”(conscience)是起源较晚的意义,在艾略特的诗句中也是次要的意义:

                一条变黑的街道的知觉
                        急不可耐地要坐拥世界。

在一个持续的,精彩的反讽中,艾略特把知觉赋予街道,而街道在预想中误以为自己是天堂。经过对他看到的各种形象的反思,诗人产生一个想法:也许上天真会去接纳的是那些“无限温柔的,无限地受苦的东西”。在《前奏曲》的前面的段落里,艾略特对一个醒着的灵魂说:

                        你有一个这样的街道的幻象
                        而街道本身并不理解;

这首《前奏曲》是我最了解的艾略特的作品。这些“前奏曲”恢复了意义的奇异,所以它们变得极为丰富多彩。《荒原》的风格就建立在这首诗的基础之上,而且在一场强力的对抗中,哈特·克兰这位抒情天才的风格也是如此(他对抗艾略特的幻象但难以抵御艾略特的风格和榜样),其城市意象被提升到一种反讽的荣耀的境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30 12:19:51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Hermes Trismegistus

213

主题

0

好友

126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07-8-4 13:25:23 |只看该作者
"巴菲尔德引出了被他正确地称为弥尔顿的“惊人之语”的诗句:“地狱看到/天堂从天堂中坠毁”,然后他索解出华滋华斯在用典上向弥尔顿的回归。我不想再举出更多的例子,我要指出的是巴菲尔德的洞见----ruin的比喻性的力量,建立在对它原初的有关“运动”和“猛冲向崩溃”的意义的回归上。实际上,英语诗歌修辞的秘密之一在字源上做文章,去更新沃尔特·佩特所说的词语的“更好的棱角”。"

「实际上,英语诗歌修辞的秘密之一在字源上做文章」 這句翻譯是不是修為秘密之一是在字源

--
Blake的the marriage between  heaven and hell也很驚人,也可能是一種廢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4 10:41:25编辑过]
創造力暴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9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3#
发表于 2007-8-4 13:25:45 |只看该作者
好文,慢慢看来.
Narkomf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Lucifer

Rank: 7Rank: 7Rank: 7

4#
发表于 2007-8-4 13:25:45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约3万字,我现在太忙了,每次只能翻译一节。
Hermes Trismegistu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99

主题

0

好友

921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07-8-4 13:25:45 |只看该作者
必须承认,布鲁姆对《前奏曲》(国内一般翻译是“序曲”)的解读是振聋发聩的。至少是对我而言。

有一个小的疑惑,多恩的诗中这句“从它们之中,爱神炼出崭新的魔金”被傅浩翻译成“爱神实验过新的炼金术……”,从中看出了两个大家的难处,我的理解是,傅浩迁就了alchemy而扭曲了wrought。而王敖呢,迁就了wrought扭曲了alchemy。是不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Lucifer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07-8-4 13:25:46 |只看该作者
我开始也翻译成《序曲》(华滋华斯长诗也是同一题目),不过后来看到
前辈赵萝蕤翻译成《前奏曲》,就改过去了。 在翻译上,我可远非大家,我以前是
只阅读不翻译,从去年起才开始动手做一点,翻译很靠经验。你的意见很宝贵。
Hermes Trismegistu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Lucifer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07-8-4 13:25:46 |只看该作者
love wrought new alchemy
爱神发明出新的炼金术

wrought肯定不是试验的意思,锻造,制作,可以引申为发明创造,但但恩肯定不会
用“创造”,因为那是上帝的行为,就用发明吧。

我原来翻译成“爱神炼出崭新的魔金“ ,是觉得这样看起来很神奇。
Hermes Trismegistu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5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8#
发表于 2007-8-4 13:25:46 |只看该作者
王是北大的?
黄铜的蝉,青铜的狮子,粘土的腹蛇 /此地是什么都不生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0

好友

126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9#
发表于 2007-8-4 13:25:46 |只看该作者
翻譯首重:信雅達 琢磨許久也是番樂趣
"wrought肯定不是试验的意思,锻造,制作,可以引申为发明创造"

若嘗試將wrought用為 鍛造,與下句For his art did express對照看
可將art "技藝確實表達"較為貼切表出
love在這邊就是愛,翻成愛神會加入翻譯者自己的解讀成分,原文如果
要用愛神,作者許會用venus或其它字表。


愛鍛造新鍊金術 是骨幹,其餘就看譯者如何潤飾了。

原用魔金 有點睛的效果。
創造力暴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Lucifer

Rank: 7Rank: 7Rank: 7

10#
发表于 2007-8-4 13:25:46 |只看该作者
For his art did express 这里有his,所以是人格化的,翻译成爱神好一点。
锻造出金子是可以的,炼金术是没办法锻造的。 我还是喜欢魔金,不过既然
让读者生疑,那就改了吧。
Hermes Trismegistu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16 03:37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