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4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看过<毕业生>的请进

[复制链接]

29

主题

0

好友

95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24: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请问哪位能说说这个电影的背景?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9

主题

0

好友

9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2#
发表于 2007-8-4 13:26:51 |只看该作者
故事没什么。不过讲述一个大学生一另一个女大学生恋爱。这个男大学生被女大学生的母亲勾引,最后男大学生冲进教堂,带走了即要结婚的女大学生的故事。

重要的是男主演达斯汀。霍夫曼的精彩表演。很值一看。我是忘得差不多了。但霍夫曼的神情却印在了脑海里。
叨逼叨叨逼叨的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乞丐

3#
发表于 2007-8-4 13:26:52 |只看该作者
你不会自己去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7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4#
发表于 2007-8-4 13:27:15 |只看该作者
大一看的这部电影。开始感觉男主人公未免太逊、无聊、反复……(居然也有女生喜欢?)
后来,发现多数人(毕业生也好、大学生也好)跟这主人公其实差不多。我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要有人那样勾引我,我八成会下水
故事没什么。毕竟是老片子
西蒙与加丰科的插曲也无法吸引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3

好友

4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5#
发表于 2007-8-4 13:32:33 |只看该作者
<>新好莱坞电影所产生的背景(转贴)<BR>  所谓“新好莱坞”指的是:从1967年一1976年,这样一段时间。好莱坞电影在经历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民族电影兴起的影响之后;在经历了法国新浪潮的冲击之后,在经历了自身从50年代到60年代的商业影片制作的衰退与电视对电影制作的冲击之后,于酗年代后半期和70年代,开始对近亲繁殖的类型电影从形式到主题进行了“反思”。而在另一方面,美国社会的动荡与政治的危机;电影旧体制与旧观念的危机,都成为这时期电影革命与演变的主要背景及因素。60年代,美国社会处于一系列严酷的社会现实:谋杀丛起、越南战争、民权运动、经济衰退、政治危机等等。</P>
<>  1962年,约翰·肯尼迪当选为合众国的总统,他是第一个主张同劳工对话并被南北方美国共同认可的总统,也是第一个主张宗教自由的天主教总统。人民充满信心和希望,向往着社会和改革的进步。然而,1963年,约翰·肯尼迪遇刺。肯尼迪之死标志着“美利坚精神信念大厦”的坍塌。此后一系列政治谋杀出现:1965年4月,马尔科姆被刺;1965年5月,罗伯特·肯尼迪被刺;1968年,马丁·路德·金被刺;1970年,肯尼迪兄弟的母亲又惨遭遇难。这些造成了长期的社会动乱、人心浮动。</P>
<>  就在肯尼迪被刺的同一年,美国军事代表团进驻越南,从此拉开了这场发生在遥远的亚洲的战争序幕。1964年,美军轰炸越南;1965年,地面参与战争;直到1973年,美军撤出越南,战争才宣告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使美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36.5万个年轻的生命被恶魔吞噬。这个数字几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金争的总和(二战:20万人;朝鲜战争:10万人),成为美国历史上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这使得曾经普遍坚信美国政治制度的优越的人们开始产生了疑问。好莱坞,这个曾以《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向世界电影挑战,并以《飘》等影片征服了世界银幕的电影之都,在此期间战争这一类型的影片几乎彻底遭到了破产,美国人民以他们青年人的热血和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对美国精神的思索和批判,同样是肯尼迪被刺的同一年,在美国爆发了由20万人参加的声势浩大的民权示威游行。这个由多民族组成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曾起源于贩卖黑奴,共和国的历史则起源于黑奴的解放o。虽然,曾于1954年又颁布了“反对种族歧视的法令”,但仍旧发生了10名黑人女大学生遇难的“小石城事件”。1962年,3个美国黑人考入大学,但市长和校长却站在门口阻拦他们入学,当时的肯尼迪总统下令,调动了3000联邦军护送这三个人入学。1963年,由上而下的艰难的社会变革,结果变成了一场自下而上的民权运动。 1965年,洛杉矶黑人住宅区暴动,面这一惨状空前的事件通过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体——电视的形式得到了及时的转播,激起人民意识的觉醒,甚至待中间立场的白人也站到黑人一边。1967年,民权运动升级,黑人要求“种族隔离”,提出将路西安娜州变为“黑人州”,施行“黑人自治”。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还带头火烧兵役证,以示对越战的抗议。15万人向五角大楼走来,反对美国侵越战争。政府虽然在“内乱外患”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况下,仍坚持反动立场,镇压示威群众。1971年的一次规模浩大的游行示威中,仅被捕者就多达15000人。1970年,“水门事件”发生,美国议会由史以来第一次弹劾了他们的总统。美国政府失去了人心民心,引起了强烈的愤懑。美国对外扩张的霸权政策也受到了阻隔。民主政治与暴力行为,战争政策与人民反抗、民权运动的高涨与压制,形成了美国社会政治运动的三大潮流。而这时在青年人当中“弗洛伊德”盛行,一种逆反心理通过德皮士、性自由等形式体现出来。 新好莱坞电影运动便诞生在这样一个“社会动乱、民主危机的时代”,其社会和政治的原因是无法回避的。 新好莱坞电影产生的国内经济文化方面的原因;似乎主要归于电影与电视的竞争。进入50年代,电视就开始威胁着电影业,美国人与法国人采取的是不同的态度和方式,法国人所考虑的是在艺术美学上的革命,而美国人则更多考虑的是技术上的革命,他们将:宽银幕、立体电影、汽车影院、甚至嗅觉电影等,一系列新技术推向市场。这一措施在企图夺回电视观众的同时,实际上仍旧在维护着好莱坞的传统职能。然而,酗年代中期,美国家庭90%以上都有了电视,人们坐在家里看电视的机会和时间越来越多,电视台与节目数量也与日剧增,不仅吞噬掉全部好莱坞的影片,还在电视上开始大量地播放欧洲影片。而这来自: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日本电影、瑞典的英格玛·伯格曼,特别是法国的“新浪潮”等一系列电影文化的冲击,开始从根本上动摇了好莱坞的制片体制,一场电影业的“独立革命”在酝酿之中—O。出现了一些不依附于大公司的“皮包公司”i他们的确解决了剧本、导演、演员等方面的问题,也拍摄出了几部影片,但最后还是要大公司来为他们发行。“独立革命”很快地烟消云散了。然而,它却预示着美国电影“新浪潮”的出现。就在这时一批电影学院的学生走上社会,开始了他们的电影创作。这些青年人崇拜和向往欧洲电影,接受了“作者观念”的影响,也试图象欧洲青年艺术家一样,用电影讲述自己的故事,用自己的方法讲述个人的、新的、非主流的故事。 &lt;BR&gt;&lt;BR&gt;  1967年,阿瑟·佩恩拍摄的《邦尼和克莱德》影片公映,尽管影片中表现的仍是一个英俊潇洒的青年和一个美貌风流的姑娘的爱情故事,但是他们西装革履的外表掩饰不住他们的真实身份:两个手持枪弹、抢劫银行的“江洋大盗”。这是美国电影银幕上首次出现的与传统好莱坞电影人物形象沮然不同的新人物,他们同《四百下》中的安托纳、《精疲力尽》中的米歇尔一样,是个十足的无政府主义者,是社会秩序的破坏者和颠覆者。影片片头所采用的字幕形式资料照片强调了人物的历史传记色彩、强调了叙事的真实性和纪录性,这也同《四百下》中的安托纳被询问时的时空非同步的剪辑有着一样的精心设计。而现实社会的问题,越南战争的失败和阴暗的社会前景也在影片结尾的改写上体现出来,观众已经厌倦了“大团圆的结局”,这一程式再也行不通了。结尾时邦尼和克莱德被警察打得千洞百孔的身体与被击毙在巴黎街头的米歇尔何其相似。这部影片的成功在于人们接受了对“美国正面形象的巨大否定”,它颠覆了美国电影的强盗片和警匪片的类型模式。而类型模式的破产之目便是作者电影的生成之时,影片《邦尼和克莱德》标志着美国新好莱坞电影的诞生。</P>
http://weibo.com/sill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6#
发表于 2007-8-4 13:32:34 |只看该作者
<>好的</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11 20:1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