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3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三月短章

[复制链接]

39

主题

0

好友

591

积分

注册会员

唯阿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33: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三月短章</P>
< >唯阿</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目次:</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草木命</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小孩骑狗</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基督教在干什么</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辖区和害区</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红脸蛋</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快乐的新鞋子</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蓝花花</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FONT>—我在海岛写小说</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草木命</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夏历二月,春天的青春期。《吕氏春秋》写道:其味酸。其臭膻。始雨水。桃李华。苍庚鸣。玄鸟至。鹰化为鸠。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开户而出……</P>
<P >二月,也就是西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月”,节气为惊蛰和春分。它是千百年农事的经验和指南。不立文字的农作物、草木虫鱼都在宿命般遵从着它的规律。天道不爽的意义正在这里。从小到大,我都渴望像它们一样依附天道。但是城市生活太久,特别可恶的是在四季温吞的南方,我感知自然的能力在退化。不过,四季的更替和宇宙的悸动并未完全绕过我。</P>
<P >我有一个十多年的哥们,他一直关心着我的写作。他总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为他发现,我大部分的作品都写于每年的春季,而在夏、秋、冬,我则被与之对应的躁、阴和寒牢牢控制,要么游手好闲,要么失望悲观,总之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去年年尾,他喟然叹道:你呀,草木命!开春大概能写点东西吧。这话说得我惊了半晌。没错,在正月,我就完成了《旧社会颂》。</P>
<P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既然我命如此,那就在春天生机勃勃地生活和写作,到夏天就躁狂一无所为,到秋季就萧索吉士感阴,到冬季就渴望大雪飘飘扳着指头想过年。</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小孩骑狗</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我此生肯定要为狗写一部长篇小说,名字早想好了,叫《狗子们的春天》。我这人有点狭隘,做不到“狗吾狗以及人之狗”,因此文中所记,自然都是小桶及其绳绳子孙,最多旁涉小桶的众多性伙伴。“短章”是边角料式的写作,因此,写一下别人的狗,正是破鞋装烂楦的合适。</P>
<P >我们一领导看不上小桶,蔑称为“草狗”。为了“狗比狗气死狗”,他从某狗场抱回一只,寄养在村民家中。这狗的名字人见人爱,叫“旺财”。——跟周星驰的后现代幽默无关,他最近做生意赔了血本,狗的名字寄托了他深沉的愿望。这并不是我的阴暗猜测,我有佐证:小桶第三胎有一只小狗特别漂亮乖巧,打字员阿平疼爱有加,为其取名为“皮皮”。谁知又被领导看中了,据为己有不算,又为其更名为“旺丁”。——因为他哥无后,而自己也只生了女儿。阿平差点气哭了,她跺着脚叫道:旺丁?!难听死了!</P>
<P >旺财的种确乎优良一些,毛色光鲜,我暗自希望它做小桶的男朋友。只是有点缺乏灵气,一副憨样。“忠厚乃无用之别名”,这是鲁迅说的。它对人有点戒备,但只要稍微熟络,就可以任意玩弄。今天散步回来,看见它被三个学龄前的小男人当街抓住,扯耳朵、揪尾巴,旺财默默承受。三个小男人又轮翻骑跨在它背上,双脚悬空,身子一拱一拱地仿佛骑着战马,口中奶声奶气地叫着“驾!”而旺财雕塑般屹立。看得我哈哈大笑。这时从路边店里冲出一个婆娘,一把揪下骑手,怒斥道:唉呀,狗也敢骑!长大不想娶媳妇了?!我愣了一下,随即大声帮腔道:没错!牛叔叔小时候就骑过狗,所以现在还没老婆!这回婆娘愣了一下,看着我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P>
<P >我小时候是骑过狗的,似乎也听过大人们类似的喝斥。这婆娘不是广东人也不是陕西人,因此我想,在我家乡之外的别的地方,应当也有关于骑狗的某种禁忌,可惜我不能溯本清源。我当然不会承认自己至今未婚和骑狗有关。只是,听了婆娘的喝斥和穿着警服的我的以身为证,三个小男人对自己的荒唐行为有点隐隐的后怕了。他们未必知道娶媳妇和逮蚂蚱有什么区别,但一丝儿童式的怕从其眸子间闪过。</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基督教在干什么</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有时,为了更好地掌握敌情和社情,我们要穿著便衣在辖区内巡逻。我仔细观察过,大部分百姓并没有觉察到警察在身边,他们还像往日一样幸福地“浑浑噩噩”(无贬义);有一些熟识的,本属良民,但却显出不必要的拘谨或忐忑不安。偶尔也能碰上作奸犯科之徒,双方都是行家里手,都能敏锐地感觉到对方的存在。目光轻微的交接就能让我们手向佩枪靠近,而对方则快速闪开……</P>
<P >我们在地形复杂的鸡公岭村转了三四圈了,每次都见到那个男青年,坐在某栋楼下的七八辆单车旁,只是稍稍变化着肢体动作。这是冬天,时近深夜,他在干什么呢?于是询问。小伙子毫无戒备,也很实诚。他说他们在二楼有一个基督教教友小组,今天有澳门来的牧师带领大家学习。而他,根据教友们的轮值安排,得在楼下帮大家看守单车,因为近来这地方盗抢频繁。</P>
<P >带我巡逻的领导以前干过秘密工作,并且方向刚好是结社。——在所有政权的眼里,一切结社都有问题,都得掌握。他说:以后要留意这个地方。我没搭腔。这是十年前的旧事了,我记得那时我在想:原来下班之后并非只有喝酒和麻将这一类娱乐呀。</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辖区和害区</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我曾调侃珠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是麻雀的阴道,只能是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FONT>一个。它就是个渔村格局,它是一个很广东的地方,移民似乎把生活技能连带着卑微的生活愿望一起移来了,作不了主人。粤语是第一语言,普通话退居其次。在政治生活或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国语和粤语互不妥协、但也极为友好、自然有点费劲地交谈着。——叫我想起一句粤语:九不搭八。而深圳似乎并不这样。</P>
<P >太高调了,说点小事。十年前我有一位领导,他操的语言是粤语、客家话和普通话各占三成的杂鞣体——不知可否称之为“克里奥尔语”。举例说明,他总是把“辖区”说成是“害区”,且语音响亮吐字清晰。我这个北方佬每次都要乐上半天。</P>
<P >没有过度阐释的必要。仅仅是想起了十年前的一点小乐子。</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红脸蛋</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一支文艺队来海岛演出,借用警务区的会客室和办公室作化妆休息室,值班的我得以和这些不很有名的演员近距离接触。我对人比较客气,因此那些小演员们——十来个七、八岁的小孩一点也不怕我,她们吵闹连天。一条狗到警务区串门——它经常神经兮兮访问我一下,一个戴眼镜的小女孩居然用矿泉水瓶子打它。这一回我不失威严地制止了她。老实说,现代的小孩子越来越不招人喜欢。</P>
<P >小孩子其实分成两班,从他们的服饰可以分辨得出来:四个跳国标或拉丁舞,两个男孩穿黑色紧身裤,上身白衬衫,打着蝴蝶结。女孩穿粉红色裙子,也很紧身,而且裙摆一边短一边长,露出一条腿来;另六个女孩子跳民族舞,她们上身穿着斜襟清式服装,绿底,上加大红的花式图案,下身是大绿的裤子,裤脚镶着二指宽的红色花边。裤子有点短,脚踝都露在外面。——如果说这就是中国民俗服饰文化的典型形象的话,我得说这个“俗”有点“恶俗”。</P>
<P >比较而言,跳西洋舞的孩子更为沉静一些。坐在我的对面,不管是舞之前的准备还是舞之后的休憩,她们都把小身板挺得很直。这应当是训练的结果吧,西洋舞在西方是上流社会的节目,移植到中土,与之相关的仪式典雅自然或多或少要存留一些。而那些被涂抹得大红大绿的民族舞孩子们,台下打打闹闹,台上呢,无非是“艺术地表现生活中的热闹”。</P>
<P >但这些孩子有相同之处,那就是:所有的小脸蛋上都抹着两坨红斑。——文明的说法叫“苹果脸”,难听点说那就叫“猴屁股”。我总觉得像是皮肤的病变。还有,眉毛也被用黑墨重重地修饰过。</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在北方的冬天常能见到“苹果脸”,那是因为寒风针刺。眉毛以上被帽子遮盖,下巴及脖子则有围巾掩饰,唯独脸蛋露着,总是被“冻得通红”。在二十年或三十年之前,在物质上较为清贫而美学思想较为朴素的时代,这种红脸蛋曾经得到过文学艺术家的赞赏性描述。这无可厚非吧。</P>
<P >表演文艺节目的孩子们无一例外被抹成“苹果脸”,恐怕并非是那种“红脸蛋美学”在现今时代的顽强延续,应当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化妆艺术——男生女旦都是红脸蛋——向儿童世界的粗暴侵入。来岛上的这个草台班子并非孤例,你可以在社区的文艺会、在单位组织的文艺会、在从地市级到中央电视台的文艺会上大量地看到这些“苹果脸小孩”。</P>
<P >但是,令我极度怀疑的是,小孩被抹成“苹果脸”,他们因此而显得美了吗?他们表演的节目因此而增加了童真的含量了吗?</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这当然怪不得孩子们。所谓“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那是大人美学观念的强加。在他们的艺术设计模式里,展现民族艺术时就必须有那套大红大绿的行头,表现孩子们的天真就得给他们涂成红脸蛋……至于大人给孩子编排的所谓舞蹈,老实说我也看不懂是怎么回事。我不会辞穷,我将其命名为“甩袖踢腿运动”。老实说,这种所谓美学大量地存在于现代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文学、艺术、衣着、建筑、家居装饰等等等等。而且,人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每当我看见国人和这种恶俗的美学如胶似漆的腻歪劲,就会被一段较为长久的烦闷困扰住。</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红脸蛋们的表演不能看,看了能让你的心抽抽。即便是不看也不舒服。那天我心情不佳,这个草台班子的团长——一个浓妆艳抹的老女人——想借电话用一下,被我拒绝。</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快乐的新鞋子</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整个过程大概在两分钟之内完成。这个很重要,它是猝然来临的,是禅宗打机锋式的。总之,对我和她们来说,都是漫长生命中的一道电光石火。</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6</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月,在湖北宜昌。微雨。在街拐角,我和一个小女孩子差点撞在一起了,没等我们说点什么,又一个女孩子旋风般杀到,她没看我,直接提起裙子向第一个女孩子喊道:看,我买的新鞋!我抢答般叫道:哇,好漂亮!同时拔脚赶路。我用余光看到那两个女孩子非常吃惊,但就在一刹那之后,她们两个兴奋得脸通红,挽在一起,一起跺着脚喊道:唉呀……</P>
<P >十二三岁的年纪。现在应该是大姑娘了。</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蓝花花</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青线线的那个蓝线线</P>
<P >哎……</P>
<P >蓝格英英的彩</P>
<P >生下了个蓝花花</P>
<P >实实地爱死个人</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五谷子的那个田苗子</P>
<P >哎……</P>
<P >数上高粱高</P>
<P >一十三省的女娃娃</P>
<P >数上那个蓝花花好</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这是陕北民歌《蓝花花》,我会用二胡演奏的第二首曲子。但是两年过去了,我老娘(在毛主席思想宣传队干过)、我弟弟(业余小提手;英国皇家七级)还说我拉得跑调。我只好强调说,我投入了感情,并且享受到了音乐的伤感和快乐。</P>
<P >我其实像许多先辈一样,也是一个走西口的陕西男人,只是由于罗盘出了问题,才跑到东南方来了。现在甚至索居于荒凉的海岛。有时和朋友聚在一起,我总有一种强烈的、扯开嗓子唱一唱这首歌的冲动。但我知道,唱歌就和生存一样是令人难为情的事。</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我在海岛写小说</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在一些朋友看来,我海岛的生活是诗酒天涯。而我的描述,则有隐士野人的味道:一只褐色山鸡飞进厨房,做饭的兰姐挥舞炒勺,保卫那锅汤。我捉住了它,误落尘网的野性山鸡似乎比家鸽温驯,我围拢它的双手没有感觉到那种毛茸茸的挣扎。——这是海岛上的日常生活。还有,一条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眼镜蛇在空调上与我对视;一条竹叶青在摩擦着窗子的枝条上朝里窥视;病梅似的罗汉松和黄杨招来……</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人在误读世界。因为细节和形象性永远具有蛊惑的力量,总能唤起超额的想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0</FONT>年前,一大批热血青年去北大荒。领袖巨大的感召力之外,我总以为,一首描述那里自然之美的顺口溜——其中一句是“茅鸡飞到灶台上”——是吸引具有浪漫情怀的城市青年义无反顾的重要原因。我已经在谈小说的方法论了:以具象和情感为主导,以细节为唯一真实。引一下伟大的纳博科夫:“为琐碎之物而疑虑的才能,这些灵魂的低喁,这些生命书册的脚注,是意识最高尚的形式。”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FONT>篇小说构成的集子《嘘!……》就是令我满意的具体实践。于无声处,那些经历过的、别人讲述的、自己联想的以及编造的针尖似的小瞬间依次涌上来,逼迫我和它们对话,而我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将它们点染成个个不同的小说。</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嘘!……》似乎有点回归起点的味道。<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FONT>年前的处女作《草履莲花》,可以归为一类。这个中篇小说为我赢得了当年大学里的沈祖棻教授奖;翌年,我以《解读米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昆德拉的小说《不朽》》再获此奖。——嗯,有点“想当年”的味道。</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人应该先回归内心的真实,然后才能有力地向外部世界拓展。而所谓世界,也仅仅因心灵的存在而存在。但是,我始终认为,隐士成不了小说家,渴望天人合一的简单主义也成不了。因为,首先,小说大概是最后一种既传统但又能包罗万象的艺术载体;其次,好的小说,无一例外都是与世界的冷酷无情的争吵。那种像沙一样从我们指缝间溜走的事物——童年、梦想、爱、肯定、怀疑、生活、历史、当下此刻、文化传统——所谓世界的同时也是小说的构成要素,既考验我们的才华也考验我们的勇气。小说自身不产生任何妥协性,它的力量可能微弱但很坚韧。《谋乱》中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FONT>篇小说,就是我个人的答卷。<p></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在南方写小说,有天生的劣势。这里太繁华太复杂太喧嚣,小说很容易成为超市里的手推车,装满琳琅满目的时髦物件,小说的信息量被简单成外部世界的喧哗与骚动,缺乏一种稳定的品质。我们不能像北方相对稳定的生活境况下的作者那样,将当下生活放在一段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细细地考量。同时,由于醉心于城市文明生活的快感与亢奋,南方小说缺乏有意味的形式。当代中国的优秀小说家,无不在小说传统的基础之上,探索新的小说技巧,因为他们明白,同一个现实,有无穷无尽的表达方式。内容(经验)与完成的内容(或艺术)之间显然存在差距,这是小说之所以为小说的唯一理由。没有技术含量的小说,是小说的本体论的堕落。我没有批评别人的意思,只是在提醒和要求自己。</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6</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4</FONT>日</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斯文久已无先觉,盛世今应有逸民;我的刻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17311252

198

主题

0

好友

1048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07-8-4 13:33:35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篇,《我在海岛写小说》值得看。
我知道什么呢? http://zhaosong.blogcn.com/index.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0

好友

1701

积分

论坛游民

月迷藏

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07-8-4 13:33:38 |只看该作者
你可以把《嘘!……》在小说里再贴一下啊。
阿里妈妈,芝麻开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0

好友

591

积分

注册会员

唯阿

Rank: 2

4#
发表于 2007-8-4 13:33:39 |只看该作者
<>小说集《嘘!……》已发到你的信箱,jywa……那个,请查收并审阅。</P>

<>以前在黑蓝贴过,计19篇,总体上有结构。后由马骥择5收入网刊。</P>
<>这篇文章本属自说自话,但自认还可启迪他人——所谓野人献曝是也,所以冒昧而贴。赵松认为值得看,以很满足。其余就不值得说了。</P>
斯文久已无先觉,盛世今应有逸民;我的刻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173112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30 06:0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