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最有性的冲动,但〈巴黎野玫瑰〉会让你因性而生爱。
我在半夜里看了这部凄美的爱情故事。故事情节很简单,贝缔梦想着深爱的男友写的小说能够出版,为此努力,疯狂,最后终于心理崩溃,而把不能实现梦想的压抑实现到对自己残忍的伤害中。
我对它的喜爱来源于它对性的描写和处理上。大胆的铺张一向是情色电影的一贯作风,而很多导演却将其故意夸大化,让性爱成了一种机械行为。在这里,我就很不喜欢〈情人〉。它让我感觉性爱只是一种生理反应,爱是建立在性的基础上。一个一个镜头象是跳跃而出的,和故事情节缺乏一种连贯性。
再转回到〈巴黎野玫瑰〉上。看到一个个作爱的场面,就感觉那才是真正的作爱,顺理成章的作爱,不娇柔,不造作,线性的连贯,细节的白描,包括语言的细柔,音乐的渲染,淋漓尽致地从性上表达了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从影片一开始的场景,就是作爱,那时,爱还在孕育中,还没有抽芽。然后两人慢慢的相爱,可以随时随地在任何地方享受爱的愉悦,完了以后再相互说着温暖的情话,而高潮,也不再是性的高潮,而是爱的高潮。当男人工作一天,没有力气来一次就睡着时,女人趴在他身前,亲亲他软软的生殖器,调皮的说了声:“睡着了的小儒虫”。所有细腻的感情都化入其中,高潮不仅是坚硬的高潮,也可以是柔软的高潮。想起克鲁亚克曾在小说里写道,再也没有真正的性爱,人们不再有过多的言语去温暖对方,甚至连前戏都没有就直接进入,这是一个没有爱的世界,冷漠的世界。我想,克鲁亚克追求的,也就是影片中所塑造的这种柔软与细腻吧。从中可以感觉到的是,性完全可以表达爱,可以证明爱。这是一种博大的性,创造爱的性,是亚当和夏娃重建伊甸园的根基。
无论是视觉,听觉,感官,心理,影片都有很多地方都让人陶醉。略说几点:其一,就是动感和静态的完美结合,自然的美和人体的美融合在一起,给人视觉上的贪恋,回味无穷。其中一个情节,是男主角和女主角在一片风景诒人的野外,拥抱在一起,和天地灵气融合一体,让静态的感官烘托出动态的节奏,更印衬了性的完美。其二,贯穿影片始终的那首钢琴曲。那是男女主角在钢琴店中合奏的一首曲子。略带伤感的曲调,在贝缔的搅和下,从中加入了几句顽皮的点缀,让人感到了希望破灭时又重新升起的一丝星火,又无意间流露出了贝缔一直埋藏心底的失望但却一直不肯承认事实不肯绝望的情绪。最后当贝缔终于放弃了,并离开了这个残忍的世界时,音乐又想起在男主角的耳边,那对孤独一人的男主角是一种多大的残忍,这种感官的伤害不亚于贝缔挖掉一只眼睛时的痛不欲生,而这也无意中更好的解释了贝缔对自己的残忍所为,和她心灵所受的迫害相比这是多么的不值一提!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男主角最后要用枕头闷死她,这是对她的释放,对她最深的爱!
关于这部影片,还有许多细微末节,都让人回味无穷。而我所说的,暂时只有这么多了。
[em3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4 2:53:0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