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mg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heilan.com/images_tie/media.jpg" border="0" twffan="done" style="CURSOR: pointer;"/><strong>【12月复评专访】 凌丁:“脱线”团电容<br/></strong> <br/><strong><br/>【个性 脱线 马甲】</strong><br/> <br/><br/>记者:这期复评你选了团电容的《O》,能说说选它的理由么? <br/>凌丁:虽然读的时候有点异议,但在复评是还是选择了它,是出于比较上的选择。<br/><br/>记者:怎么说? <br/>凌丁:复评时,就这篇小说而言,它是一个有其个性的作品。 <br/><br/>记者:它的什么个性吸引你最终选择了它? <br/>凌丁:——不太贴切的一个词。“脱线”,思维很脱线,有一搭没一搭。同时这种“脱线”又不虚脱,相当真实,尤其当搭配上很日常的情境——每个店铺都有一个母亲,在冷清的店里等待一个顾客来买包烟或者一包火柴…… <br/><br/>记者:这种“脱线”有什么特点?<br/>凌丁:当这种日常的情境和伤感的氛围搭配上脱线的思维的时候,是比较有趣而特别的。我前面说了,比较而言,是不错的。 <br/><br/>记者:这种“脱线”给你带来了一种什么样的阅读体验? <br/>凌丁:有点好玩,有点意外。比如最后O小姐的那封信,我原来想这封信也许是个不脱线的特别段落——没想到不是,还是和叙述者一样思维脱线,看起来像是一个人写的——顺便说,我不确定这样写是不是好。 <br/><br/>记者:你看过团电容以往的作品吗? <br/>凌丁:没有,我不知道他是谁,是新人还是马甲? <br/>记者:没穿马甲前是2喜庆。<br/>凌丁:看过的。为什么换了马甲? <br/>记者:不知道。听说换马甲好玩。<br/>凌丁:如果是2喜庆的话,我不觉得这个小说超越了她之前的。 <br/><br/>记者:那这种“脱线”是这个小说独有的特质?还是她一贯的风格? <br/>凌丁:这个小说里更显著一些。不过她是一个善于抒情的作者,即便在用说明的表达方法时,也可以比较有把握的抒情。说明这一手法她常用,这个倒是一以贯之的。 <br/>记者:对于作者,你对这种写作风格有什么鼓励或其他的意见吗? <br/>凌丁:如果是作者的风格的话,当然鼓励,一个人只能写自己能写的东西,想写又能写,再好不过了,如果还能写好,太完美了。 <br/><br/><strong><br/>【名称 异世界 想象力】<br/></strong><br/><br/>记者:有人说这个小说很“松”,是不是也跟“脱线”有关?<br/>凌丁:这种松我想是作者有意为之,我相信似乎有戏作的成分,但作的过程中真的有情绪了,于是我们看到了把握得不错的抒情。 <br/><br/>凌丁:我在回复的时候提到了“名称”,很多稀奇古怪的词语确实能轻而易举引人到某种特异的氛围中去,但我有时想,如果不用这些,还能让人自由出入与日常与异常,应当更好。 <br/>记者:“稀奇古怪的名字”在这个小说里制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效果? <br/>凌丁:异世界。它是宣告一个不同于日常世界的异世界存在的口号。它方便、适用,但不一定是最佳选择。 <br/><br/>记者:嗯,这也同时需要纯粹的童心和很好的想象力的辅助。 <br/>凌丁:当然。想像力是必须的——哪怕写宫廷剧。叙述、思维、说明文式的抒情发挥的作用也不小。童心?不好说,还是不要谈这么玄妙的话题为好。不如改成儿童的好奇、偏执、善变和耐心。<br/><br/>记者:嗯。那比之宫廷剧,想象力在这个小说中是不是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br/>凌丁:不同的想像力吧,不同的想像方向,大小不好作比——可以说的是,宫廷剧的想像可能受制于程式,因而显得想像不足,但作者的想像也会受制于自身的程式,不过有能力有追求的作者还是自己去创造自身的程式吧。 <br/><br/>记者:儿童的好奇、偏执、善变和耐心是不是也正是这个小说的另一种特质?<br/>凌丁:不如8439的那篇获奖作品《断鼠》来得深切,所以我其实开始并没想到“童心”。 <br/><br/>记者:嗯。那你对这个小说的获奖前景有何预测? <br/>凌丁:哦,我是评委,还是回避这个问题的好。我可以说的是,我会负责任地再次比较,作出最终的选择。 <br/><br/> 您辛勤的记者袁群于回地球的途中为您报道<img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heilan.com/images_tie/media_3.gif" border="0" twffan="done" style="CURSOR: pointe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0 0:01:5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