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6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张生

[复制链接]

2

主题

0

好友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58: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font size="4">张生今年该73岁了,他一辈子都是普普通通的,如果要说有大事,也就那么两件。<br/> 第一就是年轻时参加了1953年的朝鲜战争(战争是从1951年开始的,但是对于张生来说,她却始于1953年)他只是一个小兵,去的时候,战争已接近尾声了,但就是尾声的一颗炸弹把他的耳朵震得有了毛病。其实毛病也不大,只是学会了选择听觉。能听的就听,不能听的就不听。老伴的唠叨与埋怨自然可以以沉默对之的,村里人对他的疑问与好奇也他那很道学的微笑中自消自灭了。村里人现在也不知道当年对张生的嘲弄他是否听到,其实听与不听到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只是这些老人弄不懂,怎么张生就不能用男人的血气方刚关怀一下他们的嘲弄与笑料呢?也许老人们还认为这是对他们智慧的一种侮辱,所以才念念不忘吧。<br/>  战争前的他是不爱说话的,自然战争之后也没有在他的嘴巴中出现更多的谈资。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就是:活着不容易啊。我总觉得这是中国语言的一种缺憾,不知道他的“活着不容易”是该用“HARD”(艰难)还是用“FORTUNATE”(幸运)来解释,这样模模糊糊的语言也只有他一个人在意。(这个在意有待商榷,我不知这样的话像我们在陌生人面前谈天气那样的不自觉,还是熟人之间的相对无言尴尬中的对于饮食的特殊偏爱)。谁也没有想过这样一个一声不吭的老头能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道理大哲学来。事实证明,他的话确实没有成为千古流传的名言警句,只是偶尔有人面对黑夜无限的孤寂与无奈时,才会不自觉的感慨:活着不容易啊。也许他根本就是生活在与张生不一样的另一个世界,由此看来,这句话便不是张生的首创了,那假如没有了这一句,真不知张生究竟还有什么需要我们记忆与怀念的?<br/>  一个瘦小的叫做莺莺的女人陪他走过了一辈子。但是张生的年代,没有人知道他命中注定该有个莺莺的。张生的大弟弟放马的,家里人跟着一起在新社会里驰骋着新的生活。二弟弟是个能言善道的外场人,家里人也跟着风风火火的吃香的喝辣的。虽然帐本上又加了几十块钱的债。三弟弟是个私塾的先生,这样的臭老九没有谁会羡慕的,自然也不会成为女人埋怨张生时的口实。女人是这个很干净的女人,所以从不碰不干净的东西,自然山上的活也只有张生一个人干。其实也不能怪女人的不体贴,谁让张生除了干活再什么都不会呢。如果女人不让他去,他还能做点什么呢?这样看,女人很善解任意的。只是村里人不明白,既然张生在女人眼中一无是处,她怎么不嫁别人?难道女人也知道张生和莺莺在一千三百年前就预约了这一世的姻缘?<br/>  莺莺为张生生了六个孩子。三个儿子,三个女儿。<br/>  张生六十七岁那年发生了他一辈子中的第二件大事。老头其实一辈子也没有什么要求,只想一家人安稳的过日子,他辛苦了一辈子,没有对不起谁,有对不起的也就是三年自然灾害时为自己的孩子在几十里地外的合作社拿了点苞米,可在以后的红色革命中已经因此检讨了还一阵子。按理说也好赎罪了。如果有利可循。可是命运还是给了张生一种它认为的比较到位的惩罚。这话还得回到他66岁那年的年末农历的12月25,那是老伴的生日。张生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子从儿女想起给父母过生日开始,他就和老伴一个生日了。也许这是一种对于美好爱情的渴望吧。还是说那年的12月25吧,在儿女一团和气的孝心中老俩口归到了三儿子那,这也叫“归火”(这是不知从什么年代传下的语词,意思就是人到老时,和某一个子女生活,而其他子女拿赡养费)。古语说的好,取了媳妇忘了娘。三儿子本是孝顺的,可是不知是生活所逼,还是女人的“枕边风”太厉害,让三儿子开始觊觎老俩口北大排的二母地,还有张生每个月200元的伤残军人补贴。孟子老人家说的好:不患寡,患不均。既然三儿子可以用张生的补贴,为什么二儿子不可以?而大儿子的贫穷也致使他失去了大哥的孝心与尊严。“他孝顺他每年多给老爷子老太点生活费啊,没钱就少在那说什么他妈的屁话。”据说这是他两个弟媳共同打造的语言,呵,他这个大伯子当的也够窝囊的。<br/>  (女人啊,女人,永远为男人提供着不合适宜的消息与意见,该让历史怎样为你们定位?为什么女人不能给自己留和正当的位置呢?难道你们真的甘心永远让人们把你定位在“长舌妇”的位置吗?女人啊,女人。)<br/>  儿子耳媳之间的明争暗斗,暗涌急流把张生和老太太逼到了耳女人那。张生总觉得朝鲜战争都能结束,一家人还有什么不能解决的,可他又能怎样呢,他已经失去了自己养活自己的权力。老伴也有自己的想法。张生跟着走了。这该是最默契的妇唱夫随了吧。二女人在省城,那是张生除了朝鲜到过的最大的地方。没有了必须的家务,但辛苦了一辈子的张生还是停不下来。脏水挑来挑去,整日与水为伴,这时张生已经67岁了,那该是一个明媚的早晨,天还没有亮,张生就起来了,同时醒来的老伴说:都干了一辈子了,该歇歇了,有活让孩子干吧。张生很奇怪的瞅着这个跟了他一辈子的莺莺,这该是她一辈子对张生说的最温情的话了。莺莺也奇怪,今儿这是怎么了,好象一切都怪怪的。张生看了看莺莺,那以久不出现的泪水在莺莺不曾觉察时离开了。躺在床上的莺莺不知怎么的开始不安起来,这也许就是人们长说的预感什么的吧。<br/> 看着东方刚刚冒出的太阳,眼中一阵迷茫,似乎在某儿歌遥远的地方曾有过这样令他神往的朝阳:今天的太阳真好。呵,又一句谁也不曾预料的生命的抒情。说完挑起扁担朝着太阳的方向走去。女儿从背后过来,望望太阳,和平常没什么两样的,又看看那以弯曲的父亲和那颤来颤去的水桶,忽然想叫一声爸。以不知多少年没有和这样一个默默无语的养育自己的老人说说话了。出嫁这么多年也一直不曾问过自己的父亲究竟过着怎样的日子,究竟需要什么。不是她不爱父亲,只是他以为她还有时间的,毕竟自己还年轻,还有机会报答这个老人。可是可是,她却忘记了,她的父亲已经老了。她忘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br/> 后来,早一滩积水中发现了昏迷的张生,直到吐出最后一口气,他都昏睡着,从家乡赶来的孝顺儿女给张生穿衣服时,他的手一直不松开。民间的说法,这个人一定有什么没有达成的愿望,他不想死。后来莺莺出现了,带着那凌乱的白发,颤抖着来探望她的张生。没有语言,没有动作,似乎这个世界从不曾出现过任何其他的人,只有他的张生。两双早以失去了光泽只剩下青筋的手抱在了一起,就这样,一秒,一分钟,一小时……张生的手伸开了,可这个瘦小的老太太从此再也没有提过这件事,只是又像和年轻的张生生活时那样的爱唠叨:“咱回家,回家,咱一起回家”<br/>  有人说,张生手里攥的是和老伴老房子的钥匙,有人说什么都没有,众说纷纭,也许只有莺莺知道那只手究竟握住了怎样的情感与秘密,别人只是知道,张生这辈子的第二件大事总酸完成了。<br/><br/></font><div><span id="yuyuzi"><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后记:张生是我的爷爷,一直不曾走进我的生活,他去世时我不在他的身边,而已今天晚上没有来由的这个沉默的老头竟让我开始挂念。我不知是不是漂泊的太久,他想回家了,想告诉他的孙女:你曾经有这样一位不苛求命运但又受命运捉弄的爷爷。我不曾为你做什么,请原谅我年幼时的不懂事,请原谅一个爱你的灵魂。 <br/>  难道这是一个还魂夜吗?为什么现在如此之多死去的人,都来到我的思想中,难道注定我要为他们哭泣?还是他们带我走?<br/>  安息吧,所有孤独的灵魂。   <br/>  同样晚安,所有未眠的人们。<br/></font></span></div>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43

主题

3

好友

4523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Heilan Administrator's

2#
发表于 2007-8-4 13:58:55 |只看该作者
<p>不好。</p><p>对小说的理解很有问题</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3

好友

4523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Heilan Administrator's

3#
发表于 2007-8-4 13:58:55 |只看该作者
(也许你也没把它当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4#
发表于 2007-8-4 13:58:57 |只看该作者

啊?

<p>呵呵 </p><p>对不起啊</p><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7 22:50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