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3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英博物馆在倒塌》的叙事艺术

[复制链接]

41

主题

0

好友

134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17 11:47: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大英博物馆在倒塌》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批评家戴维·洛奇教授的一部读来令人耳目一新的小说。阅读《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你会经历一次从感官到心神的拼搏与全速运动,全面感受戴维·洛奇对人类生理欲望横遭干涉的恐怖、愤懑与抗争,领略作者对人类生理欲望自觉掌握后的快乐、喜悦与畅想。穿越《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你会进入戴维·洛奇精心建构的叙述迷宫,升沉于作者所阐释的亚当意识流的涡旋,强烈地感受到戴维·洛奇实验小说的酣畅。戴维·洛奇认为“现代小说‘它的形式是实验性的,或创新的,明显地背离现存的文学和非文学叙述模式。“它主要描写意识,涉及人类心灵的潜意识和无意识运动。”“现代小说避免运用一个可靠全知和爱管闲事的叙述者。穿越《大英博物馆在倒塌》我们会和戴维·洛奇一道儿经历现代小说创新理论的实践。</p><p></p><p>一、方寸已乱<br />小说文本通过主人公亚当·埃普比一天的思想、行为的变化。阐释了人类生理欲望的不可强行扼阻,以及人类生理欲望自觉控制必将幸福,焕发出生命力的思想。这个思想是通过全部文本的叙述逐步形成的。</p><p>小说文本的前四章,主要叙述了主人公亚当·埃普比由于天主教控制人类生育教义的干涉性欲望被强行扼阻而造成的精神恍惚、行动无序、思想混乱。亚当·埃普比清晨自睡梦中蘸来那刻起,脑子里就充满了各种令他不快的事情。他像一个行将被淹死的人一样,被迫即刻审视自己的一生;他对过去后悔不已,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妻子芭芭拉经期的拖延,又要怀孕的想法破坏了他们的性欲,一想到那子宫里又在涌动着一个小生命,一股冰凉的恐惧感就会在他的腹中翻动,他的性能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扼阻。</p><p>性欲望的阻滞首先使他在家庭角色的定位上乱了套。他是父亲,却不懂如何履行父亲的职责,他和自己未成年的儿女讨论生理功能,又和自己的女儿抢着使用马桶;他是丈夫,却把欲望的阻滞怪在妻子头上,并像一个妇科大夫一样反复不断地观察、预测妻子是否怀了孕;他被妻子的茫然情绪所干扰,混乱中笨拙地烫坏自己的内裤并把妻子的内裤穿在了自己身上。性欲望的阻滞不仅使亚当·埃普比在家庭角色定位上乱了套,而且使他的生存欲望与事业心懈怠。他一早出门去大英博物馆看书,熟门熟路却迷失了方向;他不到26岁,已是三年级的研究生,却没有勇气克服困难完成博士论文;他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却害怕承担养家糊口的担子。<br /></p><p>性欲望的强行被阻郁积了亚当·埃普比的愤懑,他的思想深处始终涌动着一股强大的做爱欲望,这使得他一会儿想象自己当地球上的生命被原子战争毁灭后,为火星人编纂《火星百科全书》撰写一篇题为《罗马天主教》的短文,发泄对天主教控制生育教义的不满;一会儿又幻想自己穿着睡衣以惊人的速度跑在伦敦的大街上。他把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钟楼看成是男子的生殖器,把大英博物馆内的阅览室看成令人恐怖的子宫。他像飞人黑暗中乱撞的牛虻,时而与格林夫人暗斗,时而又朝自己的摩托车撒气;时而与神父辩驳天主教有关控制人类生育教义的不公,时而又沉浸在自己无穷无尽的幻想里。</p><p>亚当·埃普比在大英博物馆里常规的学习也不能使他平静下来,烦躁与不安缠绕着他,他几次昏倒在博物馆内,正常的阅读与研究无法进展;他像一个被阉割了生命本源的残疾人喋喋不休地和男友谈性交,又反复不断地打电话给妻子询问是否受孕。性欲望的阻滞使亚当·埃普比全部生命的基础坍塌了,就像一把他经常享用,根本不用研究它是否存在就可以放心地坐上去的舒适座椅,突然被人悄悄地挪开了,那倒霉的人儿觉得自己正以惊人的速度坠人无边无际、充满迷惑的太空。</p><p></p><p>二、迷宫难闻<br />为了建构亚当·埃普比方寸已乱的状态,戴维·洛奇以象征性叙述流程布纬,以多种叙述方式交融使用为经,以隐喻性和转喻性语言为丝线,编织了亚当·埃普比因性欲望阻滞在知觉上产生的迷宫。 .首先是象征性叙述流程的安排。戴维·洛奇认为:“文学上的象征手法,一是力图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一是力图使意义多元化,或歧义化。”为了更好地表现亚当·埃普比那种交织着混乱、抗争而无序的意识流,戴维·洛奇以表面叙述亚当·埃普比清早起来从家里到路上,而后进入大英博物馆阅览室读书的过程,来象征亚当·埃普比潜意识中化解性阻滞情结的过程。</p><p><br />为了完成这一象征性过程的叙述,戴维·洛奇在内容上安排了三次亚当·埃普比潜意识上的做爱冲刺。第一次是第一章中他想象自己为火星人编纂《火星百科全书》行文控诉天主教禁欲的罪恶,幻想着自己穿着睡衣以惊人的速度跑在伦敦的大街上;而最终以亚当·埃普比穿起妻子的内裤,束缚了自己的阳具而告终。第二次是第二章中他走出家门踏上去大英博物馆的黼,他与干涉他性生活的格林夫人暗暗较量,又与芬巴尔神父讨论天主教义控制人类生育的可恶 他弑融反抗教会对人类生理欲望的干涉,而最终却因一队有天主教成员参加的甲壳虫乐队的阻挠而停止了向大英博物馆迸发的行动。第三次是第三章中,亚当·埃普比来到大英博物馆要进入馆内借书、阅读与研究,却因没有阅览证而被阻拦在外,几经交涉与周折后,才获得进馆。文本中是这样描绘亚当·埃普比进馆的感觉:他从窄窄的走廊中穿过,然后走进那个宛如巨型子宫的饲览室。地板上摆放着许多书桌,学者们蜷缩着身子 伏在书本上,就像一个个胎儿。那些书本就像一棵棵知识的幼芽被知识界的一些巨大成就淹没了。那些永远不可能开发殆尽的知识卵巢,构成目录架上的核心部分…… 亚当·埃普比虽然进入了馆内,可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座位。第三次冲剌以他头脑中开始出现幻觉,精神就要崩溃而告终。虽然亚当·埃普比在现实中因教会的干预而阻滞了自己的性能力,但这潜意识上的三次做爱冲刺却慢慢化解了他思想上性阻滞的慵结,为他在文本后半部分自觉控制性欲望而获得的快乐打下了基础。象征性的叙事流程很好地完成了亚当实际行为与潜意识中的性行为的交融。</p><p>其次是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复调叙述的交融使用。戴维·洛奇认为:“小说语言不断地在两种形式中交替变换。一是向我们展示发生的事情。一是向我们叙述发生的事情。纯粹的展示是直接引用人物的话语。人物的话语准确舨映事件,因为这里事件便是一种言语行为。纯粹的叙述是作者的概述。作者准确抽象的语言抹杀了人物和行为的个性特性。”文本的开头。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就把我们拉人了亚当·埃普比方寸已乱的状态中: “他想,人们在迎接新的一天黎明时都是精力充沛,满怀信心与希望;或者在新的一天的第一个小时中,慢腾腾的走来走去。头脑中一片空白,无论是高兴的或是不高兴的事情,一概都不去想。但是他刚刚睁开眼。一些他最不愿意想的事情就像一群热带大雕—样圈拢在<br />床的四周,伺机向他发起进攻……"_在这段叙述中,我们既可感到作者的闯入,又可感到亚当的郁闷,既可以看做是第三人称的叙述,又可以认为是亚当·埃普比心烦意乱的思想流动。</p><p>再看这一段叙述:“芭芭拉刚才的话突然凸现在脑海中,声音异常洪亮,引起他的注意。也许你睡觉时做了些别的事情。他想,难道你说不清了?这真是天大的讽刺;又要生孩子了,却没有充分意识到其中的快乐。不久前的一天晚上,他们在朋友加莫尔处多喝了几杯西班牙葡萄酒,两人圊到家时感到睡意朦胧,但相互间充满了爱意……”。这一段文字,表面上是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两种叙述方式的交融,细分析一下,又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句话为第一层次,是纯粹的作者叙述。第二、三句话是另一层次,既是亚当的心理活动,又是妻子芭芭拉的话语。第四句话是第三层次,既是作者的叙述,又是亚当的思绪。正是这种融多种叙述方式为一炉的复调叙述,酿造了亚当·埃普比方寸已乱的氛围,“它以加快叙述的速度,让读者匆匆跳过不感兴趣或太感兴趣的细节”集中去感受亚当·埃普比那种精神上、行为上因生命欲望遭到扼阻后的混沌状态。</p><p>再次是明喻式、隐喻式、转喻式语言的使用。请看这段语言:“亚当将自己的婚姻比喻为一个人口拥挤,地势低洼的小岛,小岛四周环绕着一道即将坍塌的堤坝。尽管他和他的妻子感到毫无希望,但仍在竭尽全力去修复那道堤坝,与此同时还焦急地观望着周围那汹涌澎湃的生育之海。”明喻式的语言一下子就把读者拉人到亚当·埃普比由于性生活疲滞而精神迷惘的无奈状态中。</p><p>再看这段语言: “他幻想着自己挺着胸脯,挥动着双臂,两眼呆滞,张着大嘴大口呼吸着空气。英国奥林匹克运动队教练赫尔曼·雷普在返回布鲁斯伯里宾馆的路上发现了这位神秘的跑步者。那人跑向大英博物馆,然后沿着巴特西大街方向消失了……”。转喻式的语言暗示了亚当急于挣脱束缚完成性爱冲刺的潜能。</p><p>我们再来看这段语言: “发动机熄灭了,他接着连续踩了十多下踏板,但是发动机一点儿也没有内燃的迹象。亚当只好紧紧抓住车把手,把车速调到二档,松开离合器,然后沿路用力向前推摩托车……,正当他绝望时,发动机却转动起来,摩托车拖着他全速向前奔去。”隐喻式的语言预示着亚当性欲望阻滞将会使他通向事业的路坎坷多变。戴维·洛奇在完成了建构叙述上的迷宫后便转人生命欲望思想的又一阐释。</p><p>三、此起彼伏<br />小说文本的四、五、六章是内容的承传章。从第七章开始到文本的结语是亚当·埃瞢比从身体到精神走向自主,焕发出生命魅力的阶段;同时又是戴维·洛奇阐释的人类生命欲望自觉控制必将幸福的思想展示阶段。</p><p>当亚当·埃普比化解了性欲望阻滞的情结后,他便逐渐从方寸已乱的混沌状态中挣脱出来。他开始主动、自主地操纵自己的性本能,随着他性本能的复原,他的家庭责任感,他的事业心,他的生存能力都调节到良好状态,他面临的诸多困惑也逐一得到了解决。他有了一种极明晰、极浓烈的生命明悟。</p><p>家庭责任感的回归与家庭角色的明确使亚当不再是那个与女儿抢厕所的大小孩,想到自己健康,尚算幸福的家庭,亚当感到了一种自责。“养活自己一家人的问题已经异常严峻地摆在了他面前。他必须认真考虑一下明年找一份工作干的问题。”家庭的责任感升腾了亚当的事业心,他放弃了尚未写完而且也不可能写完的博士论文,重新起动了研究埃格伯特·梅里马什的书信,并决定编辑成书,六月底拿到出版社出版,并获得博士学位。</p><p>随着责任心、事业心的升腾,亚当向困难拼搏的勇气也随应而增。他以一种平静而果敢的心境对待“自己正在不可挽回地投入到一种极为冒险的事业中去。”“他推着摩托车在一排排停放的汽车中穿行,而且越走越快。他知道要想在这桩事上获得成功,他需要勇气与精明。”亚当的生命力活旺了,他不再是那个在潜意识上频频向性爱冲刺的性疲软者。生命的本能呼唤着他,他夜闯罗廷迪恩夫人神秘而又古堡式的寓所,既拿到了梅里马什的手稿,又抵御了弗吉尼亚的性诱惑。请看这一段叙事:弗吉尼亚几乎全身裸露地坐在了他身旁。“你并不想真的这样做,弗吉尼亚,对吧?”亚当一边在房间中走来走去,一边请求道: “我不是你所寻找的那种男人。我对性爱一窍不通。我在那方面缺乏经验。”。看在上帝的面上,穿上些衣服。”“亚当站起身,裤子一下子落到了地上,他用手指拨弄了一下芭芭拉的内裤的饰带。亚当把那些文稿抢在怀中,迈步向窗口走去,他在弗吉尼亚的前额上留下了一个纯洁的吻……。”</p><p>积极的生活态度给亚当带来了生命的快乐,他有了一份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图书馆搜罗书籍与手稿的工作,成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在英国的购书商,并以此获得百分之十的佣金与各种费用。“亚当兴高采烈地沿着大街快步走去,提包碰在膝盖上也不在乎,他不仅要和妻子商量工作的事,还要和她做爱。他抬头看了一眼他家寝室的窗户。灯亮着,她还没睡⋯⋯那么浓雾已经开始散去……。”<br /></p><p>让我们用妻子芭芭拉的结语来结束这部分的展开: 。性与某种东西联系在一起。……你认为自己在某个地方控制住它了,但是它又会在另一个地方冒出来,要么是喜剧的,要么是悲剧的。谁也无法逃脱它。”</p><p>四、试验酣畅<br />把小说文本创作当做商品生产来进行是戴维· 洛奇现代小说创作的试验实践。戴维·洛奇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小说文本生产:“在我创作时,我对自己文本的要求与我在批评其他作家文本时所提的要求完全相同。小说的每一部分,每一个事<br />件,人物,甚至单词都必须服从整个文本的统一构思。戴维·洛奇的每一部小说都是通过想象和描写,将人类命运交织成一个时间与空间的网络,使其在文体、修辞、道德、心理、社会和历史诸多方面展现出意义。《大英博物馆在倒塌》就是他创作理论的很好实践。</p><p>首先是简洁、集中的象征性叙述结构。小说文本展现的是有关人类在性欲望与生育问题上的生命意识。戴维·洛奇在叙事结构上安排了“三点一天”的象征性叙事框架。“三点”指的是亚当·埃普比的家,大英博物馆以及贝斯沃特庄园(罗廷迪恩夫人家)。“一天”指的是小说文本的内容框限在一天时间内。“三点一天”叙事结构以叙述主人公亚当·埃普比一天时间内在这三个地点的困滞、迷乱、挣扎、亢奋、明晰的意识流动来象征人类生命意识的不可阻扼而又需自觉掌握的必然。正是这种简洁集中的象征性叙事结构,使得小说只用了不到15万字的篇幅就把人类生命意识的纷繁、飘絮、跳跃、顽强、渗透以及循环往复,层出不穷,无极无限的生命力,成功地叙述了出来。</p><p>其二是以主人公为中心的收放自如的人物组合。为了配合“三点一天”的叙述结构。戴维·洛奇安排了主要人物相得益彰。次要人物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人物组合方式。主要人物相得益彰是说小说文本在主要人物安排上既以主要人物亚当·埃普比一天之内的生命意识的流动变化为主,又兼顾亚当的妻子芭芭拉的生命意识流动的叙述。为了突出文本阐释的主题,小说文本的十章内容主要延顺亚当·埃普比的思想流动展开,与之处在平等地位的妻子芭芭拉始终处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为了弥补芭芭拉叙述的不足,戴维·洛奇专门安排了近一万字的结语,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集中展示了作为主要人物l韵另一芭芭拉在性欲望问题上的亲身体会与思想。以芭芭拉生命意识的阐释做结语来结束文本主题的阐释,使得生命之树是育或扼的思想既真实客观,又深刻全面,夫妻二人思想流动的晨示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烘托,相得益彰。</p><p>次要人物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是指作者根据主要人物意识流展示的需要安排次要人物的相继出场。每一个次要人物的出现只在需要发挥作用时。次要人物的作用一旦发挥。便不再重复出现。除了小说的主要人物亚当·埃瞢.比夫妇外,小说中有作用的次要人物有十位。他们是:格林夫人,芬巴尔神父,威德菲尔神父;加莫尔,庞德,布里格斯,巴恩;罗廷迫恩夫人,弗吉尼亚;伯尔尼。这十位次要人物又可分为四组。格林夫人和两位神父代表着天主教义对亚当、芭芭拉夫妻性生活与生育问题的干预,主要在文本的前半部出现。其中格林夫人仅在第二章前面出现,即转瞬即逝。加莫尔、庞德、布里格斯、巴恩是亚当学业上的同学与导师,仅出理在大英博物馆和与亚当进行学术讨论时 蔼做为亚当生命意识亢奋与明悟作用的代表——罗廷迪恩夫人和弗吉尼亚仅出现在第七章与第九章的贝斯沃尔庄园内。做为亚当生命意识从困滞到亢奋的串线人伯尔尼,在小说的前半部仅以。大胖子 符号出现,在小说的结尾出,为了展现亚当担当了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图书馆的搜集书商有了生存的价值后,才以“伯尔尼 为名作为有作用的人物出现。这种围绕主要人物意识流动展示的需要来安排次要人物的方法,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文本所要阐释的思想,使得文本的主干突出、凝练、匀速前进,进展稳健。</p><p>其三是多种艺术话语的交相辉映。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会清晰地读出散文。电影、戏剧,谚语,广告词等这些小说以外的多种艺术话语。</p><p><br />请看这段散文: “白日的阳光几乎无法穿透房顶上灰暗的玻璃。汽车与其它人世的喧嚣声几乎不可能渗透到这个温馨、安静的空间中来。阅览室的圆顶俯瞰着学者们,学者们则在低头看书。……”<br />再请看这个电影特写: “泰晤士河上弥漫着一团浓雾,但是河岸远处,雾气已散开,可以清晰地看到圆盘似的桔黄色太阳。”小说文本中还多次出现亚当为独龙椅填续的广告词: “我独爱布朗龙椅,在我心情舒畅时”,“我独爱布朗龙椅,与灰姑娘做爱时”,“我独爱布朗龙座椅,因为我用它写论文”,最后“我独爱布朗龙座椅,里面填满了大众的头发……。”</p><p>除了广告词之外,文本中还有戏剧对白:“我的选题是十九世纪长诗⋯⋯”“你一旦开始寻找弗罗依德心理学中所阐述的多种象征……”;祈祷文: “生吾孩童之洁身者保吾洁身至成年。应让创造之美变为善之源而非恶之陷阱”。诗歌:“宛如在空中飘邈,我再也无法忍受另一把座椅,于是我端坐下来怒目而视就像呆坐在洞穴中的雄狮……。”意识流: “空气、赤裸、忍受、关心、敢于、一直、公平、市场、狰狞、头发、兔子、财产继承人……”;清单:“其中有书、杂志、录音带、布娃娃、毛衣、裤子、梳子、刷子、靠垫……。”正是这种集多种艺术话语大成、交相辉映的话语才使整个文本读来既简洁、明快又生动、活泼,既幽默、俏皮又深刻、富含哲理。</p><p>最后是雅俗共赏的模本建构。说它雅,是指小说模本的前半部分摈弃了传统小说讲故事的模式,淡化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语言行动,以象征性的叙述结构,隐喻式的语言,演绎了当今人类社会最关注的生命本能的意识,堪称现代派小说的模范。说它俗,是指小说模本的后半部分在阐释了生命之树不可扼阻的意识后,又兼容并蓄了传统现实主义与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方法,安排了故事中套故事的情节;夸张与渲染性爱色彩、传奇色调、神秘氛围;使小说模本的建构融哲理性于趣味性之中,发散出浓郁的商品色彩,吸引广大读者争相阅读。</p><p>小说文本的前三章以象征性手法阐释了亚当· 埃普比潜在的性意识流,四、五、六三章是过渡章。从第七章开始,随着文本阐释的中心从意识转向了亚当·埃普比的实际行为,文本的叙述方式也转向了现实主义与魔幻现实主义。为此,戴维·洛奇安排了亚当黄昏与入夜两次闯入贝尔沃斯庄园的情节,既叙述了亚当为了自己的学业和事业所进行的冒险行为,又讲述了罗廷遗恩夫人与梅里马什的爱情故事;既通过罗廷遭恩夫人与梅里马什的爱情故事阐释了人类性欲望的不可扼阻与抗拒的思想,又通过亚当自觉抗拒弗吉里亚的性诱惑的行为阐释了人类在性欲望上能够自觉控制的必然。这种故事中套故事的双重情节与贝尔沃斯庄园古堡式的阴暗气氛相辅相成 大大增强了小说模本的传奇性、神秘性。</p><p>解读戴维·洛奇的《大英博物馆在倒塌》,我想用作者在小说文本后记中的四段话来结束本文:<br /></p><p><font size="2">“小说刻画了生活在‘安全避孕法’重压之下的已婚男女生活的荒诞性与反讯性,并将视为世上男女在理解、安排与满足他们的性生活方面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我深信自己找到了一个大众瞢追关心与感兴趣的话题。据我所知,此前还没有任何作家对这个话题进行详尽的描述,更不用说采用幽默的喜剧方式了。”“&lt;大英博物馆在倒塌&gt;无论在哪个角度来讲,都不失为一个好书名,尤其是当我们想到那首儿童诗‘伦敦桥在倒塌’。据说该儿歌源于一个关于男性生殖能力的双关语。”“《大英博物馆在倒塌&gt;可以说是我的第一部实验小说”,“我这样做的目标是争取让这类读者完全读懂故事情节的叙述以及风格的经常性转换,并让他们感到非常满意,同时使那些文学修养比较高的读者因为发现了书中的滑稽模仿的内容而获得另外一层乐趣。”</font></p><p><font size="2"></font></p><p>《安徽师范大学报》《人文社科学版》2003年5月 车晓勤<br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合肥230022)</p><p></p><p>【恶鸟手工录入】</p><p></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97863772[/lastedittime]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634

主题

30

好友

3万

积分

渐入佳境

水协委员长

Rank: 8Rank: 8

Heilan Super Team 功勋版主

2#
发表于 2007-12-17 13:59:58 |只看该作者
我刚看前面以为你文风变了,或本就如此多变。看了一半往后面一拉才恍然
还有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6 07:4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