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3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内作家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属三流作家

[复制链接]

220

主题

28

好友

6165

积分

职业侠客

老兔

Rank: 5Rank: 5

黑蓝富豪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10 11:57: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div align="center"><img alt="国内作家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属三流作家" src="http://i2.sinaimg.cn/dy/c/2008-10-10/U2598P1T1D16430694F21DT20081010112251.jpg" border="1" style="border-right:#000 1px solid;border-top:#000 1px solid;border-left:#000 1px solid;border-bottom:#000 1px solid" /></div><div class="f12" align="center" style="margin-top:5px">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克莱齐奥</div><br /><p>  尽管国内在上个世纪便把勒·克莱齐奥的作品翻译成了中文,然而对他有所了解的作家或评论家却少之又少。几十个电话打出去,好不容易捞到了两个读过他作品的作家,海男和叶匡政。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叶匡政对这位今年<a class="akey" href="http://news.sina.com.cn/w/2008-10-10/024114551734s.shtml" target="_blank">诺贝尔文学得主</a>并不感冒,并且直接了当地下了定义:勒·克莱齐奥属于三流作家。 </p><p>  叶匡政告诉记者,他读过勒·克莱齐奥的《诉讼笔录》和《少年心事》。“这是两本小开本图书,巴掌那么大,”在叶匡政的书架上,这两本书和许多诗集摆放在一起,“修辞很美,也许诗人会更喜欢一些。”叶匡政说。 </p><p>  叶匡政在二十多岁的时候阅读的《少年心事》,“那个时候喜欢看,但很快就过去了,他的作品比较纯净,不会对成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克莱齐奥的作品个性也并不鲜明,只表现出对语词的一种迷恋。或许阅读他的作品,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奢侈”应该说,尽管国内引进克莱齐奥的作品很早,但并没有对中国作家产生过太深影响。昨晚,记者致电著名评论家谢有顺先生,他也认为这是一位没有对中国文学形成过影响的作家,而且从来没有朋友谈起过他。 </p><p>  “文学奖就像割韭菜,”叶匡政认为,克莱齐奥获奖并不表明他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是在法国,属于他的那一拨作家过去以后,只剩下他了。这就如同沈从文死后,巴金成了文学泰斗。这实际是一个论资排辈的问题。而克莱齐奥的作品之所以被介绍到中国来,也并不证明他的作品就影响力很大,而是因为法国文学的翻译在国内一直是很前沿的。“在法国作家当中,我觉得他还不如马格丽特?杜拉斯。” </p><p>  “他的作品属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审美习惯,或许他的文学精神更精粹一些,但诺奖尊崇的还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文学理想在进行评选。”叶匡政说。即使是去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莱辛,在英国也属于流行小说作家,她后来的写作围绕科幻小说展开,从某种意义上说,莱辛后来的精神世界是没有成长起来的。 </p><p>  那么,为何会把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克莱齐奥呢?叶匡政回答先从诺贝尔文学奖本身说起,他认为,实际上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诺贝尔文学奖被看作是风向标,而到了今天,它更多是一种对作家的追认,像一座纪念碑一般,早已失去了它指南针的意义。即使是近20年来对世界文学产生过影响的作家,也很难进入评委的法眼。这跟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年龄结构也有关系,一帮七八十岁的老人,思想与阅读习惯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如今的诺贝尔奖已经没有了悬念,”叶匡政说,“谁获得都一样,都不会对世界文学产生深远影响,而真正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很多大师被他们错过了。” </p><p>  有人说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都是国人的一次集体“痛经”,而叶匡政却认为,“如今的诺奖已经不能引起足够的关注效应,这种眼球吸引持续不过三天。”(记者 包倬)</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放心吧我不会猥亵你的,我只是想和你交个朋友

220

主题

28

好友

6165

积分

职业侠客

老兔

Rank: 5Rank: 5

黑蓝富豪

2#
发表于 2008-10-10 11:59:22 |只看该作者
<p>昨晚,记者致电著名评论家谢有顺先生,他也认为这是一位没有对中国文学形成过影响的作家,而且从来没有朋友谈起过他。</p><p></p><p>吐了</p>
放心吧我不会猥亵你的,我只是想和你交个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1

主题

11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夏日解暑芹菜大仙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3#
发表于 2008-10-10 12:04:26 |只看该作者
因为葡萄酸了还是烂了
哈,那还是不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主题

26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冷场小王子无限连击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4#
发表于 2008-10-11 11:03:51 |只看该作者
<p>“如今的诺奖已经不能引起足够的关注效应,这种眼球吸引持续不过三天。”</p>
http://blog.sina.com.cn/rockdaxingx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15

好友

537

积分

注册会员

忧郁的骗子

Rank: 2

5#
发表于 2008-10-11 13:09:57 |只看该作者
如今像一夜情
用本质概念和规律性的本质陈述将那些在本质直观中直接被把握的本质和建立在这些本质中的本质联系描述性地、纯粹地表述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63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骠骑大将军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6#
发表于 2008-10-11 14:53:41 |只看该作者
<p>“昨晚,记者致电著名评论家谢有顺先生,他也认为这是一位没有对中国文学形成过影响的作家,而且从来没有朋友谈起过他。 ”</p><p>“谁获得都一样,都不会对世界文学产生深远影响,而真正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很多大师被他们错过了。” </p><p>而叶匡政却认为,“如今的诺奖已经不能引起足够的关注效应,这种眼球吸引持续不过三天。”</p><p>没有对中国文学形成过影响是有点道理的,但没影响就断定此人三流么,这种逻辑貌似狭隘啊。</p><p>影响分先后,有的大师是获奖前产生影响,有的是获奖后(从我角度看像帕慕克就属此类)。推出一位作家,使之作品被发现被重读,洗刷或修正之前的种种文学观念,怀着更广阔的心态欣赏世界,对广大读者群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好事。</p><p>说到诺奖影响力减弱,个人以为,诺奖还是那个诺奖,只是大环境变了而已。</p>
我看出来了,兄弟们个个身怀绝技啊……
http://fengyulan.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7#
发表于 2008-10-13 01:46:15 |只看该作者
冯的话总结得最全,我完全同意。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

主题

0

好友

52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8#
发表于 2008-10-13 12:50:35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tutulong</i>在2008-10-10 11:59:22的发言:</b><br /><p>昨晚,记者致电著名评论家谢有顺先生,他也认为这是一位没有对中国文学形成过影响的作家,而且从来没有朋友谈起过他。</p><p></p><p>吐了</p></div><p></p>[em15]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6

好友

7512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9#
发表于 2008-10-14 21:50:00 |只看该作者
<p>我总觉得是个安慰奖</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0

好友

1110

积分

论坛游民

白痴痴

Rank: 3Rank: 3

10#
发表于 2008-10-16 22:21:40 |只看该作者
一次射精?
先潜水。后放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17 23:1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