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775|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白烛

[复制链接]

143

主题

3

好友

4523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Heilan Administrator's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35: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购买主题 已有 4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15 点金钱 才能浏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98

主题

0

好友

1048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07-8-4 13:35:03 |只看该作者
<>前面两段明显有些硬,绷得过紧了,力求简练而忽略了自然,就会这样。后面从第三段开始才逐渐放开了,语言也从容了起来。是我比较喜欢的,尤其是里面的一些细节的和相关的场景,能看得出作者把握细节和构建场景的不一般的才能,比如下面这几段,我觉得童末做的很到位:</P>
<>“面前的世界随着她缓缓分开的眼睑投映在眼球表面。正前方,一面窗占据了墙上部二分之一的面积,光照使她触碰其上的瞳孔慢慢收缩,然后停住不动。眼珠不大,黄褐色,中央有一小块亮泽,反映着面前光影的变化。眼珠的每一轮转动都很缓慢,缓慢得可以清楚地记录下整个过程。一圈圆晕从眼球的边缘化开。眼白浑浊。<br>  她刚从睡眠中醒过来。醒,就是睁开眼睛,待着。户外是一个晴朗的午后,光膨胀着挤进来,软化了窗棂的形状。树叶绿得发亮,蝉声轰鸣,云朵洁白、结实,蜜蜂在仙人掌旁振动着翅膀,画出一个弧形,又飞走了。更多的、甚至无穷无尽的景象将随着目光的移动翻腾、出现,但对她来说,这个午后,和一个阴天的午后一个暴风雨的午后另一天的午后直接从上午跳入夜晚的消失了的午后,没什么不同。不无聊,不有趣。不好,不坏。不目的,不意义,不有变化。不。<br>  她抬起头,目光顺着落在水门汀上的凹凸不平的光斑往前挪,窗户和墙面的映像颤动着从她眼中滑过,又消失。光亮减弱,天花板被一次眨眼隔断,接着稳稳覆盖下来。灰白色。规整的几何平面,角落里悬落着一丝丝一团团沾着尘灰的蛛网。没有什么吸引她的。她重新垂下头来。”</P>
<>此外,我觉得那几段灰色的文字有些多余,没有它们,这个小说会更有弹性和余地。还有,还是开头那段里的,就是八十平米的房间怎么会狭小的呢?显然表述上是有问题的。说一套倒有这种可能。或者干脆就不提多少平米好了,只是个狭小的房间也可以。在这里数字并不重要。<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8:17:53编辑过]
我知道什么呢? http://zhaosong.blogcn.com/index.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3

好友

4523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Heilan Administrator's

3#
发表于 2007-8-4 13:35:04 |只看该作者
<>谢谢赵松。其实整篇都绷得紧。</P>

<>开头和灰色字体的地方改了。</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主题

2

好友

8110

积分

中级会员

来一瓶冰汽水

Rank: 6Rank: 6

Heilan Administrator's

4#
发表于 2007-8-4 13:35:05 |只看该作者
<br>    在情感上是对《玻璃酿》的推进。在这篇里,亲情表达得更浓烈、更凝重,也更容易在客观上激起读者的“同情”。这种情感之重,并没有凝聚在小说中显而易见的“事情”上,倒是更明显地由对相关联的场景、外在的物的描绘而显现出来;饱含深情的手触碰到哪里,哪里就漶漫像大水淹过:渗透到各种物体内部的气味、柏树鳞片状的叶片、一小簇将尽的火花……还有蜡烛,被想象中蜡烛的微光映照着的物品。不是生活的象征,是刻在一粒米上的整个世界。<br>    在这种情感的湮染下,能看到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身边的事、物、人,都悄悄发生了变化,它们软化了,与我们的感官贴近。<br>    从“路灯全熄了”这里往后,语言很舒服,既耐心细致,又不至于因为对对象的描述太过细密而陷入罗嗦冗繁的境地,节奏和语调把握得很到位。与你以前的几篇对比着看,感觉到《望远镜》的些许影响,在一些细小的地方。<br>    结构上,叙事的时间交叉,个别地方过渡衔接做得不好,显得有些乱。还有一些我感觉写“过”了的地方,比如“他们抵达了,看到了”、“黑暗重新像幕布般落在他和她之间”这样的推进似乎效果并不好,不如戛然而止来得舒服。<br>    文中那些带有“批判”色彩的句子,其实是起到了破坏作用的,“对,就这样,抓住时机,展露悲伤。谨记这也是仪式的一部分”、“在外人面前甚至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质”、“捏住。捏住与旁人无关,与她的外祖母甚至更无关的一种灼痛”,不合时宜地释放了憋着的那股劲,泻了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主题

2

好友

8110

积分

中级会员

来一瓶冰汽水

Rank: 6Rank: 6

Heilan Administrator's

5#
发表于 2007-8-4 13:35:05 |只看该作者
<br>    “当她有时需要缩进一个壳,缩进一个暂时让人找不到她的地方的时候”,罗嗦了。“水门汀”,就是水泥?没必要这么写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3

好友

4523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Heilan Administrator's

6#
发表于 2007-8-4 13:35:05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邱雷</I>在2006-6-13 13:02:21的发言:</B><BR>    <BR>……还有一些我感觉写“过”了的地方,比如“他们抵达了,看到了”、“黑暗重新像幕布般落在他和她之间”这样的推进似乎效果并不好,不如戛然而止来得舒服。<BR>    文中那些带有“批判”色彩的句子,其实是起到了破坏作用的,“对,就这样,抓住时机,展露悲伤。谨记这也是仪式的一部分”、“在外人面前甚至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质”、“捏住。捏住与旁人无关,与她的外祖母甚至更无关的一种灼痛”,不合时宜地释放了憋着的那股劲,泻了气。</DIV>
<>
<>写这篇,我是有意想摈弃含蓄的色彩,试图用自己的目光去探求事物、事件的意义并直接表达出来。也许是过于用力,一下子戳破了。而且越写,越得对于所谓的意义、真相,比如对死亡,衰老,家庭,情感等等产生怀疑——我又真正了解多少呢(身处事中时这种怀疑更为强烈)?于是觉得写出来整篇未必不带着一种煞有介事的浅薄感。虽然浅薄就不一定不好。
<>
<P>“水门汀”——好象我们平时就这么说的,我不觉得有问题呀。</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主题

2

好友

8110

积分

中级会员

来一瓶冰汽水

Rank: 6Rank: 6

Heilan Administrator's

7#
发表于 2007-8-4 13:35:05 |只看该作者
<br>    这种怀疑,带有反省意识的体察与思索,肯定是有意义的。在小说中也同样有意义,并不需要排斥。不过这种怀疑以什么样的方式在小说中出现,是很要紧的,要看整个小说的需要;比如在这篇里,我觉得没必要太用力去批判什么,当然你也没有大张旗鼓。<br>    “虽然浅薄就不一定不好”——如果一个作品已经突出地让人感觉到浅薄,那肯定不是件好事情;即便它不是特别坏,也一定算不上好。泛泛而谈,和这一篇没关系。<br>    “水门汀”,从cement来的吧,你大概是受方言的影响,我很少听到有这么说的。<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0

好友

1048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8#
发表于 2007-8-4 13:35:05 |只看该作者
在上海好像好多人还这么叫,当然是方言了。普通话里早就不会这么叫了。
我知道什么呢? http://zhaosong.blogcn.com/index.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主题

55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酒坊起糟小工

Rank: 7Rank: 7Rank: 7

9#
发表于 2007-8-4 13:35:05 |只看该作者
<>一次没能读完.</P>

<>留着</P>
我的基本工作是:上笼屉、铺麴、点火、取浆、入缸,最后起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10#
发表于 2007-8-4 13:35:49 |只看该作者
有时我喜欢童末超过柴柴。两人都越写越好。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8 22:40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