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 七小福50年

[复制链接]

217

主题

0

好友

2760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8 22:49: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二六山山 于 2010-1-18 23:00 编辑

 “一个人用四十年的时间做同一件事情,需要好大的信念。”电影《七小福》中,洪金宝饰演的于占元在面对自己奋斗终生,但终于要结束的京剧事业时,这样说道。而今天,当七小福戏班成长起来的师兄弟们再次聚在一起回忆往昔的时候,他们面对的已经是五十年共同奋斗与走过的岁月。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其实都无法真正理解这意味着什么:面对用五十年做同一件事的经历,面对五十年的岁月和回忆,我们抱有的只能是敬畏。
  七小福是一首香港电影的史诗,自50年前小洪金宝们参演的《爱的教育》等片,到今天仍然在上映的很多中国电影中,一直没有离开七小福们的身影。参与了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徐克甚至这样说过:没有元家班,香港电影也许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水平。
  七小福也是一出上演长达五十年,比电影《七小福》更加精彩的戏,是人生如戏最精准的注脚。七十几个徒弟,他们中有人成了世界知名的巨星(成龙);有人成了电影圈中的领袖(洪金宝);有人成了自成一派的武术指导(元彬);也有人在历经波折或者嫁为人妇多年后,老来得到机会,得到金像和金马的荣誉(元华、元秋);有人在拍过几部电影后不知所踪(元文);有人做了多年武师,最后又到四川学习变脸,重回戏剧界(元武);有人在电视台默默工作,在片场遭到黑帮闹事被打碎胳膊,然后被电视台扫地出门(元宝);有人走向幕后,成为电影老板(元庭);有人流落异国,成为餐馆老板、高尔夫球场地老板、律师等。洪金宝有次在美国拍戏,发现有人一直注意他,刚开始他以为是影迷,后来交谈才晓得是当年留在美国的师弟范关东。听到范关东这么多年来在那边做厨师替人打工,洪金宝就决定在拉斯维加斯投资了一间餐馆,交给师弟打理。不知道此时的洪金宝是否想起了,70年代的他有段时间穷困潦倒,每月向何冠昌借钱度日,曾驻足于大排档前,想改行做厨师。人生际遇,微妙如此。

师父出马
  这七十多个不同人生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于占元。
  1997年,成龙在荷兰拍《我是谁》的时候,接到了师父于占元去世的消息。他在停止拍摄回美国参加师父葬礼之后,再次回到阿姆斯特丹拍摄那场当时宣传为“全世界最危险”的特技——没有任何保护从大厦21楼斜面上跳下,后来他在自传里说:这一跳是纪念自己的师父于占元。
  如果说七小福创造了香港电影的一段历史,那么,于占元则是七小福的缔造者。
  于占元,生于1905年,北京人,40年代是上海京剧界的武生头,后为避战乱来到香港。1959年创办中国戏剧研究学院,一直到1973年学院解散,共收了七十多个学生。来学习京剧的孩子多是因为父母没空照顾,或者孩子不爱上学而愿意学戏,1962年,香港懋林影业要开拍一套《公主与七小剑侠》的戏,从于占元的中国戏剧学校挑选了元龙(洪金宝)、元庭、元秋、元华、元红、元甫、元声出演“七小剑侠”。于占元则担任了该电影的武术指导。 电影拍摄后,于占元受到启发,又借鉴了1961年吴回导演的电影《七小福》(由吴楚帆主演,讲述七个小孩子的故事),从而创出了“七小福”戏班,并开始在荔园等地演出,不过七小福并不是只有七个人,而是由众多的学员轮流担任,也会根据不同的场合安排组合,多的时候会有三四组“七小福”同时在不同的地方演出。当时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七小福的演出需要音乐,正好当时影院在放《桂河大桥》,于占元听到其中的进行曲觉得很好听,于是就选作演出的背景音乐。因为不收学费,学校的经费非常紧张,于占元平时也和弟子们一起睡在地上,虽然七小福每场演出的收入有七十多块,但于师傅也只是领了钱去买一百多人要吃的米而已。像电影中演的那样,于占元还经常让孩子们到教会去领取救济食品。
  洪金宝回忆说,于占元常和弟子说:想吃清炒虾仁,就要练功。他说他当时很想说:我一点不爱吃虾仁,可不可以不练?七小福们的生活,每天就是在练功和挨打中度过的。正如电影中演的一样,孩子们被送进学校时,都签下了“顽劣不堪,打死无怨”的协议。元辉回忆说:自己来的第二天,就无缘无故挨了十藤,说是下马威。成龙因为是于占元的契仔,所以每次挨打都是双份,理由是防止别人说自己偏心。元辉笑说:所以现在成龙最红。
  这种“在今天看来是虐待儿童”的训练虽然让当时的孩子们苦不堪言,成龙回忆说每晚都在哭,元秋回家时,母亲看到她腿上的伤,哭个不停,但长大后弟子们却无一不感激师父,因为知道功夫都是要这样才练得出。洪金宝曾回忆说:还没到满师之前一直想:我将来离开师傅以后,一定会去揍他。可是到了我离开学校很久很久,等到我见到我师傅,我还是很怕他,还是尊敬他。没有办法,师傅从小就给我们一种尊严。
  赢得这种尊敬,除了在艰苦的训练中得益,更重要的是严厉的师父其实对弟子们是关怀的。元彬说:于占元不太讲话的,不管你多坏多不行,你都是好样儿的,你都是我的徒弟。电影《七小福》里,于占元对弟子又打又骂,但弟子和人家打了架,对方家长找上门来,却护着弟子,不许对方欺负。后来于占元1979年在美国演了一部电影《师父出马》,片子很烂,但师父的个人魅力还是很大。也是讲述弟子不争气,与外人合伙骗师父,但师父还是替弟子出头,和人比武,打到一身是伤。
  70年代,京剧在香港完全衰落了,就是电影里的戏剧,也是下里巴人的黄梅调,和曲高和寡的京剧无缘,《七小福》中描写了这种情况。1973年,于占元组织弟子到美国演出,结果被骗,无法回港,后来自己和一些弟子留在了美国,有的则接受香港政府的资助回港。元秋等人后来都回忆说,师父握着他们的手,哭着说对不起,“这一幕到现在还在我的脑海里,因为平时只有我们哭,师父从来没哭过”。后来,洪金宝演的于占元,在戏班解散时,也是落泪说:我自问这一生对得起自己,只是不知道对不对得起你们,相信就是对于师傅当时心境的描摩吧。
  1988年,罗启锐导演由张婉婷编剧的《七小福》,由洪金宝饰演于占元,他十分紧张,又不敢问师父,演完之后给师父看,被师父骂:“我有这么凶吗?”洪金宝唯唯喏喏,心想比电影可要凶多了。但实际上于占元却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常拉着在片中出演程剑仙的郑佩佩一起陪别人看这部电影,郑佩佩说,这部电影把于师傅拍的很浪漫,这大概是他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于占元没能像《霸王别姬》里的老师傅一样,活在一个“京剧从来没这么火过”的时代,他赶上了京剧的末班车,见证了这个他认为是“全世界最完美的艺术”的剧种的衰落。他很倔强,他的女儿是名演员于素秋,但女儿主演的二百部电影他看都不看,弟子们演电影他也觉得遗憾。成龙回忆说,满师时要被师父打十下藤条,成龙当时满师,穿了三条牛仔裤,跪下把藤条举给师父。不想师父却说:新时代了,算了吧。这个老人终于还是承认,时代变了。元德曾回忆说:当年师父开始老了,他上洗手间,大伙儿就陪着他。师父喝了一声:“做甚么!不用扶我!你当我老吗?”元德说,那一刻对师父的感觉才开始转变。
  1985年,相继在香港影坛打出名堂的弟子们,把师父接回香港办80大寿。弟子们都已成人,但在师父面前却仍和孩子一般,只是没有了儿时的惧怕,洪金宝和成龙像孩子一样把脸和师父贴在一起,那些场面真的让人感动莫名。
  虽然每天都是挨打和苦练,但孩子们的生活却很开心。元辉回忆说,当时有的孩子从家长那拿了好吃的,就有孩子和他结拜,结拜了吃了东西,就断绝关系,下次有了吃的,再找他结拜,还是会和你结拜。“那时候的孩子很天真,我觉得不是结拜与否的问题,而是当时师兄弟之间的感情,比兄弟姐妹还要好。”洪金宝则讲过另一个故事,洪金宝小时候是“逃兵总司令”,一次出逃,只有元华知道他在哪儿,还给他送饭,后来因为“知情不报”被师父打,也不肯说出洪金宝在打,最后只是告诉了洪金宝的妈妈,元华为了此事,挨了师父七十多下藤条。洪金宝说:以前我总是和元华打架,打得他头破血流,这件事之后,无论任何情况下,我都不和元华打架了。洪金宝说,“对兄弟,我们可以拥抱,手拉手,抱在一起,自小都没有回避这种感情,老觉得我们是小孩子,只要在一起,便觉得我们还是小孩子。即使我们七八十岁,也会拥抱在一起。谈起七小福的事,大家都很开心,大家都爱谈往事。”洪金宝说:“那是个好美丽的童话故事。”

童话走进现实
  童话故事中的孩子们长大之后,不得不面对现实,京剧式微之后,弟子们各找出路,自然的出路就在电影。因为只有电影才能使大家十年所学有所应用。大师兄元庭(吴明才)和后继大师兄洪金宝(元龙)最先打开局面,吴明才先在邵氏当武师,后来在胡金铨的电影中演出和担任武术指导。作为香港第一代武打女星钱似莺孙子的洪金宝也在胡金铨电影中演出,后来受到李小龙的赏识,在《龙争虎斗》中和李小龙对打,两人还相约比武,结果洪金宝不敌。后来李小龙暴毙,洪金宝做武术指导补拍了死亡游戏。成龙、元彪、元华也随洪金宝进入李小龙的剧组,成龙入行便表现出拼命三郎的精神,在《精武门》中做铃木宽的替身飞出几米落地,受到了罗维、李小龙、洪金宝的赞赏。元华则以“跟斗王”的优势,成为李小龙的替身,《龙争虎斗》中的几个跟斗都是他翻的,后来他在周星驰的《龙的传人》里还重提此事,《精武门》中他饰演了一个侮辱李小龙而被打的日本浪人。《龙争虎斗》成功后,李小龙本打算带元华等去美国发展,结果却忽然暴毙,于是元华就留在香港继续当武师,也在楚原的电影中演出,很多危险高难的特技都是他做的,比如《福星高照》里被洪金宝踢飞,跌进玻璃桌的镜头。元华的形象不好,就在反派上多下功夫,《东方秃鹰》中的越共神经质将军堪称惊艳,《飞龙猛将》里中毒后的抽搐死亡也堪称神来之后。幸运的是,在元华年老,不再有身体上的优势的时候,却幸运的以《功夫》中的包租公成功,迎来了艺术的第二春。
  之后七小福的几位巨星也开始横空出世,洪金宝在《忠烈图》中饰演博多津并担任武术指导,拍成了胡金铨在武打上最成功的一部作品,后来则凭自己的才智和领袖魅力开创了一个个潮流。一开始只能跟着委琐的李翰祥在《金瓶双艳》里演委琐的小角色郓哥的成龙,他的努力也得到回报,得以在《蛇形刁手》和《醉拳》中担纲主演,吴思远回忆说,成龙全程参与创作,很多桥段都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成龙曾说,“洪金宝就像我的父亲,而我就像元彪的父亲”,三兄弟中最小的元彪开始一心做武师,后来被劝说做演员,开始时不习惯,因为习惯了做替身,打完后都背对镜头,最后也以灵巧的身手在日本走红。《波牛》大卖,做了后来周星驰用特效做的表演,后来被请去演《孔雀王子》,收了八亿票房。
  成龙以特技不用替身著名,但和他一样做同样危险特技的人,默默无闻的还有很多很多。元华在拍《人皮灯笼》时被一根射来的竹枪插进背部,所有人都觉得要完了。元武在《五福星》中做洪金宝的替身,因为失误顺着钢丝飞行了几十米直撞在车上。《富贵列车》又是做洪金宝的替身,光着身子在雪地里滚打拍戏。七小福的弟兄们都暗暗竞争,比赛创意和危险,成龙在《A计划》中从钟楼坠落,穿破两层塑料布落地,洪金宝在《东方秃鹰》中从高山上跳上一辆行驶中的汽车,都是近乎于玩命的动作设计。
  七小福中的女性弟子们也是香港武打片中的重要力量,除了名气最大的元秋,还有元菊,元甫,元红等。

七小福的动作与艺术成就
  希区柯克曾说:电影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追逐。他本人就是追逐大师,后世的詹姆斯·卡梅隆等也是追逐大师。如果希区柯克看过《卧虎藏龙》中的城楼追逐,一定会感叹李安发展了他设想中的追逐艺术吧。成龙也是个将追逐的技巧发扬光大的导演,他在《A计划》中设计表演的那段在巴斯特·基顿之后就已经技艺失传了的自行车追逐战,以及后来的一系列表现,让美国人发出了“全世界仅有的几个能在默片时代走红的演员”的惊叹。七小福中成就最高的是成龙和洪金宝,这不是偶然的。因为他们除了身体和技艺过人,也是用智慧拍片的人。成龙的电影知识涉猎很广,如他在《A计划》中吊在钟楼的指针上,这个画面来自于哈罗德·洛伊德1923年的喜剧《最后安全》。《A计划续集》中让一面牌坊在自己身后倒塌,却正好把自己穿过,这个画面是来自巴斯特·基顿的《蒸汽船》中的房屋墙壁倒塌一幕。在别人一味搞笑喜剧打斗的时候,成龙会加上他的理念,比如《A计划续集》中对革命的陈辞,《奇迹》的整个故事设定等等。
  约翰尼·德普是个很有才华的演员,他在1993年的《邦尼和琼》里,模仿卓别林的《淘金记》里的小面包舞,成为影坛佳话,他后来向观众说这段模仿的要诀:“在于眼神和手的配合”。但我们可以发现,洪金宝早在10年前的《提防小手》中,已经模仿了这一段落,而且也同样发现了其中的要诀。洪金宝,他不仅是“世界上最灵活的胖子”,不仅是《过江龙》时期被美国人称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胖子”,他恐怕还是最聪明,最有领袖魅力的胖子之一。七小福包括成龙在内的所有人都很尊敬洪金宝,对他始终保持着戏班时大师哥般的敬畏。
  在武术指导方面,这一行内的七小福几乎各有千秋,成龙成为中国的巴斯特·基顿,将默片式的动作喜剧化入武打。洪金宝则威猛凌厉,近于实战。元彬被徐克称为“魔术师”、“大将军”、“没有不可能的事”,擅于将导演的奇思化为现实,《东方不败》用假马做出马被服部千军的剑气劈成两半的场面,让徐克很惊喜。指挥400匹马,拍成了《新龙门客栈》中马战的场面。《狮王争霸》则又带了近两千人耍狮子。后来元彬在大陆拍电视剧,还是要创新,他说:电视剧是一次性艺术,没人在意,但我还是要认真拍,认真设计,给我的同行看,
  当年最不被师父看好,天资最差,每次都被指派看道具的元奎,一心在武术指导方面打出名堂,后来也是独树一帜,以奇险巧妙著称,成为香港最著名的武术指导之后,后来也随李连杰一起打入好莱坞。

 七小福的弟子们走过了五十年的岁月,他们中的成就有高有低,有在电影中坚持也有改行的,但他们的奋斗和生命力都真正给我们以鼓舞和感动。电影《坏孩子的天空》里,徒弟拳击失败,师傅对他说:回家去吧,练过拳的人,再做什么都没问题。陈嘉上也说过类似的话:元家班都是熬练出来的,从小熬练的人都有其特质,他们永不言败,面对困难绝不退缩。也许这种不会再有的故事在将来会成为传奇,但当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回首自己的一生时,也许还会记得那群带给我们少年时代无数欢乐的人们,会有更多的感悟,并感谢他们曾经的存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黑蓝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9 06:2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