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8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与黑,黑与白

[复制链接]

127

主题

39

好友

4448

积分

业余侠客

克莱登大学校董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3 13:46: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最近我随身的包里有两本书:一个纯白封面,一个纯黑封面。
白色的书,是沈浩波他们编的那版胡兰成的《中国文学史话》,除去牛皮纸书封后就是一个纯白的封面;黑色的书,是新星出版的伊恩·麦克尤恩的《阿姆斯特丹》,除去红色书封后是一个纯黑色封面。书籍装帧是一门学问,马原最近出的两本书装帧不错,可惜烫金的时候选错字体。背面的文字模糊了。

《阿姆斯特丹》从一个女人的葬礼写起,引出了女人生前的众多情人,其中有外交官、音乐家、报社主编和出版大鳄、摇滚明星、垮掉诗人等等,其中又以一对朋友的恩怨为主线,展开了一个颇有点诡异的故事。该书荣获1998年的英国布克奖。
最后克莱夫与弗农都死了。这么戏剧化的死法,我不认为是一个多棒的结局。这种解决方式被书评家们认定是黑色幽默,因为前面作者在写两个人如铁一般友谊的时候,做了一个阴险的铺垫,就留待两人友谊锦断帛裂的时候翻出来抖响。这当然是很绝妙的一个讽刺,两人将涉及尊严的生死大权交给对方,结果最后却成了相互的谋杀。可是我个人一直在想,这故事有没有一种其他的可能,狗尾续貂一下:克莱夫不死或者弗农不死,再或者更矫情点,两个都不死,而兰纳克死了。那故事应当如何发展。有没有可能出现灵魂的救赎。当然,出现救赎就跟“恐怖伊恩”的基调不符了。

因为还有一本胡兰成的白书,所以我自然而然的想到东西方文学的差异。胡说,中国文学是人世的,而西方文学是社会的。人世的文学因为无有相生而高于只惟有的社会文学。我不敢断言谁高谁低。但是伊恩肯定是西方的,是社会的。他将友谊的脓肿用手术刀解剖给你看,让你不寒而栗。但是我看不出它对人类的效用。也许是一种镜子的效果吧,将真实而难看的我们反射给自己看。
我又想到范巨卿与张勋的鸡黍之约,想到佐伯桃和羊角衰的二鬼战荆轲。难道冯梦龙是一个单纯的人?不懂得社会的复杂?看不透世态炎凉?我觉的不是。但是他愿意给我们提供另一种戏剧性。另一种生死。假如从这个层面上讲,我觉的东方的文学貌似是高那么一点点。

我也是胡说,其实是没有可比性的,当代社会的复杂故事早就不能被古老的传说激励。何况我们的作家早早的就全盘西化了,现在全是手术高手。





伊恩的文笔我还是喜欢的,他用最美的诗句写最残酷的寓言。我不知道这次被翻译削弱了多少,总之有些段落还是很迷人。做个小抄:
20P“他离开钢琴,倒了杯咖啡,习惯性地走到窗边。已经是三点三十分了,屋里暗了,应该开灯了。莫莉已经变成骨灰了。他将熬夜工作,第二天吃午饭时再睡觉。没有什么其他事可做。成就事业,然后死去。”
66P“他有一些这样的朋友,当该出现的时候爽约,因为他们相信这种会带来不满的做法只会增加人们对他们高贵职业的尊敬。这种类型的人中,小说家是最糟糕的一类,他们总是想方设法使他们的家人、朋友信服:他们工作的时间,即使是打盹、散步的时间,还有沉默的瞬间、失落与喝醉的时间,都是为了崇高的写作。在克莱夫看来,这是掩饰平庸的借口。”
69P70P“……存在于他们友谊之中的不平衡感。……他们有许多积累的岁月和已经是朋友的习惯,但是在友谊的中心,却什么也没有,……”
73p“这些狗娘养的,我在尽力挽救他们那被当作厕纸的报纸,以及他们那尿壶般没人甩的工作。他们宁愿失去一切,也不愿去掉一个无关痛痒的修饰语。……”
75P“我们彼此知之甚少,就像冰川一样,我们的大部分隐藏在水下,可以见到的只是突出的、寒冷的、洁白的一小部分社会自我。波浪下是罕见的景象,是一个人的隐私和骚动,是被那无处不在的,所谓纯洁的幻想和纯洁的思考的必要性所颠覆的尊严,是被无法去除的人类因素——理智所颠倒的尊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头像被屏蔽

116

主题

0

好友

1957

积分

禁止发言

宇宙无可匹敌

2#
发表于 2010-7-10 21:24:0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4 05:00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