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8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弥天——释道安传

[复制链接]

83

主题

0

好友

125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8 23:02: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吴学俊 于 2010-11-8 23:05 编辑

    一、走进山林


难道不止于完完整整一个意思都不落下地复述佛图澄老师的佛经讲义,而且还要纤毫毕现一件坏事都不错过地复现他的人生颠沛?


道安和尚离开邺都(河北临漳县)前最后一次在佛图澄墓前打坐致祭时,忽然冒出这个奇异念想,但没有任何人能回答他,佛图澄的墓碑一言不发,已经空空如也的墓穴更是无动于衷。佛图澄死后,有商旅传言说在大漠流沙之中见过他,荒唐好奇的石虎于是掘开墓地,佛图澄的法身竟然不知去向,石虎有种上当受骗的弃妇感觉,下令一锹土都不要回填,所以墓穴至今仍然处于开膛破肚状态,它不能为道安提供任何答案、线索、提示、想象空间和秘密的寓意。


当大将军石遵率军攻入邺城杀死辅政大臣录尚书事张豺并夷其三族后,作为石勒、石虎旧臣佛图澄的重要弟子,道安为防株连,于是决定效仿佛图澄当年洛阳大乱而遗居山阳县竹林的旧事,在致祭完佛图澄后,趁着石遵忙于胁逼十岁的石世禅让和走三推三让的繁复程序时,换下僧衣披了头巾,一幅布衣扮相,准备逃离邺城。


道安天生面黑如漆,脸骨整体下垂,有如一间垮塌过半的房子,很是丑陋,总之,道安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苟活的穷人,所以他步行走出邺都南城关卡的时候,十几名守卫都不屑于上前打问一下。出邺都后,道安朝西南方向又行了四百余里,在十余日后,他来到了濩泽一带山区(山西阳城)。


此处以北是羯人势力的边缘,以西是氐人的活动领地,向南翻过太行、王屋二山,又是随时可能与东晋交兵的地带,所以这人烟稀少的濩泽山区倒成了一块可以躲避石虎诸子争立内乱不已的乐土,道安在一个山凹处,伐木起庐住了下来。对生于书香之家的道安来说,野兽般山林觅食的生活自然艰苦,但幸好他十八岁初出家时,因相貌丑怪不讨剃度师父喜欢被打发到农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干了两三年,于今倒也不觉得不堪忍受,只是想起老师佛图澄隐于竹林时还有喜好玄学的洛阳狂生对谈,不免觉得这连绵辽阔的濩泽山区过于寂静了。


不过,这种寂静没有持续多久,有趣的竺法济和尚很快也从邺都来到濩泽,他言语诙谐,交游广泛,虽然对佛教义理见解平平,却对自摄摩腾东来但凡叫得上名号的和尚的生平事迹都了如指掌,一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有伤风化的事,他也如数家珍,让人莫辨真假,多年以来,他一直在写一部叫做《沙门传》的书,他声称要为一些真正内心强大的和尚立传,但他有太多朋友要饮茶,所以一直在写第一卷。


竺法济假意责怪道安说,你太不够意思了!出邺都怎么能不叫上我呢?你可是我的大作《沙门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啊,相当于《太史公书》列传级别,而且有关佛图澄的章节也会提到你呢!


道安说,算了吧,你就是想从我这里打听佛图澄大师曾经施展过的神通吧!


不久以后,又有两位高僧闻讯寻访而来,其中一位是活跃在伊洛流域的高僧竺僧辅,竺僧辅少持戒行,执志贞苦,学通诸论,兼善经法,他与道安修行历程颇多相似,佛学见解也一样深广,两人时常聊得既深刻又投契,更兼竺僧辅生于邺都,道安则在邺都呆了十三年,所以二人也不时回顾一下邺都曾经有过的盛大的暮鼓晨钟。他们对光荣岁月的无限缅怀,让竺法济写于濩泽山林的那几卷《沙门传》的格调分外忧伤,让后世阅读者莫名感动。


另一位冲着道安而来的高僧是竺道护,他为道安带来了一本从东垣界(河南正定)一贤者手上得到的《大十二门经》,该经系安世高所译,竺道护得到经书之后,家里曾经失火,幸好他及时发现火情,要不然经书就化为灰烬了,据该经后记所言,它是安世高于东吴嘉禾七年(公元238年)在建邺(南京)一位姓周的司隶家里写下的,此后该经就被封存在箱柜中了,一百多年来,悄然沉寂着,不发布,不流通,不为人所知,而且安世高所译经书,注重本来意思而不显摆天竺古文词藻,文字通顺,崇尚质朴,所以该经十分难得,道安获经后,十分欢快地与竺道护、竺僧辅、竺法济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并不揣冒昧地为《大十二门经》写下了两篇序言。在第二篇的结尾,还他还谦逊地说,不是乱涂鸦,希望得觉悟罢了。


接着道安一发不可收拾,还为《阴持入经》、《人本欲生经》、《了本生死经》等作了序,每出一篇,竺道护、竺僧辅、竺法济等必定要反复捧读,他们都认为道安的序言击中了经书的靶心,这让他们读的时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读完之后五脏六肺十分通畅。看着他们漫卷经书喜欲狂的样子,道安想,像老师佛图澄那样,我也有狂生作伴,够了!




(待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1981wuxuejun

48

主题

5

好友

7777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2#
发表于 2010-11-9 10:02:46 |只看该作者
轻佻感越来越少,有一种铮铮铁骨的感觉露出峥嵘,挺看好你这个系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0

好友

125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10-11-21 16:59:10 |只看该作者
二、濩泽说经

听闻道安、竺道护、竺僧辅、竺法济等少壮高僧云集于茫茫濩泽山区,一时间邺城与黄河以北的僧人、方圆百里善男信女以及怀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心愿的平民,带着小米和酸菜结伴而来,原本寂静濩泽山区变成了熙熙攘攘的讲经道场。

腊月时节,道安坐在层累状的岩石上讲新拿到的《大十二门经》,竺道护等高僧端座在他的身后,善男信女们挤满了林间小道,众和尚只好侧伏在陡峭的山坡上,为了听得更清晰一些,还有年轻的身手矫健的和尚还爬到了树杈上。

道安说,贪婪和愤怒是一座美轮美奂的监狱,世人欣欣然乐在其中,就像是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华屋,而顽痴则像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世人留连忘返,就像是暮春三月登上了观景的高台,皆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世人只有拥有了真正的觉悟,才能意识到这种刚好把事情看颠倒了而不知不觉地像蓬草一样随风飞转的痛苦。

道安说到这里时,原本清静的山林中,忽然传来马打响鼻的清脆声音,然后是纷乱的马蹄声,听得出来,有一彪小型马队正奔这幕天席地般的讲经道场而来,众和尚和平民开始不安地骚动起来,只有道安不以为意,他继续泰然地说道,贪恋于淫欲的囹圄的人,会在女色中放纵与迷失,与母辈发生性关系,幻想着向不分尊卑的女人下手,整个身心投入其中,为之疯魔,为之丧身,为之亡国;沉浸在愤怒中而不能自拔的人,他们扑到纤细如草芥的虚名上,就像是饥饿的人扑到馒头上,为了图取一时表面痛快,甚至为此不惜与恩人及亲人一刀两断,并铸下世世代代的沉重错误……

马队已经来到讲经的山岩之下,来人是一个着羯赵官服的人,带着十几名武士,他们滚鞍下马,朝着山岩上的道安和尚快步走过去,信众们不由自主地让出一条道儿,一些大胆的和尚们则蹲下捡起了石块和土疙瘩,树上的和尚悄悄地溜了下来,手上多了一根柔野的树枝,准备护法。

道安说,至于顽痴者,在他们眼里,古老的智慧,显然是过时腐朽了,他人的意见,纵然是无比锐利的他山之石,也一定是浅薄可笑的,西方的智慧,那自然是不合国情的,外来的和尚,又能念出什么好经,他们永远是英明的,一直是正确的,圣人高高挂起,导师太罗嗦了,于是就这样虎头虎脑地往漫长而精细的人生中淌去,所过之处,鸡飞狗跳,纷乱喧嚣,就像带刀的武士闯进了讲经的佛堂一样……

道安的比方让大家也跟着大声嘲笑起武士们的粗鲁和无礼来,然后都放松下来,着官服者反倒显得有些不安了,他停下脚步,振了振衣袖,一个饱满的鞠躬,尔后说,道安大师,在下是邺城的传令差人,赵王有一道旨意下给您!

道安说,来,上来聊,大家帮下忙。

武士和众和尚一起动手,接力托举着官差的屁股,把官差顶送到了岩石顶端,然后他在道安、竺道护等人对面坐了下来。道安说,官差,我到这濩泽山区静修有一阵子了,不知当今赵王是哪一位公子?

官差说,回禀大师,九公子彭城王石遵已正式受让帝位,继承大统,现已肃清宇内,四海清平。赵王说,您缺席了他的即位大礼,他感到很遗憾。听说大师移驾濩泽深山,赵王很是挂念。现赵王延请大师返回邺城,入住华林园,如您所知,那华林园位于邺城以北,周围数十里,有广阔的园林和高大的城墙,还有凌云城﹑金花洲﹑光碧堂等美不胜收的建筑。赵王还说,他要在华林园修一座雄壮巍峨的大佛寺,赵王希望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要超越佛图澄创建的一千座寺中最杰出者,大佛寺将由大师您亲自主持建造……

道安认真听着官差对华林园的描绘,但他却懒得去想象一下以前只能远观不能亵玩的华美园林,他关心更重要的事,他问官差,王储定下来了吗?

官差回答说,定下来了,燕王石斌之子石衍。

道安问,有传言说,石遵在受让前,曾对大将军石闵说,努力!事成,以尔为储贰。

官差不置可否,只说,石闵本姓冉,字永曾,小字棘奴,十六岁时参加昌黎大战,是时赵国诸军尽溃,冉闵三千汉军独存,他一战成名,被石虎收为养子,赐姓石,究其本源,石闵却是祖籍魏郡内黄,他是汉人,不是羯人。

道安说,原来石氏是这般考虑的,只怕会再一次祸起萧墙——我得马上跟您回去吗?

官差回头看了看山岩下披坚执锐的众武士说,是的,马上!

道安断然说,官差,怕是急不得,我新得了一部《大十二门经》,刚讲了个开头……

官差打断道安的话,如果我不急,赵王会很生气的。

道安放声一笑说,官差大人,如果你着急,百姓会很生气的。

山岩之下,众和尚和善男信女们开始冲着官差和武士怒吼起来。有和尚大叫,不能带走道安大师。有女人高喊,我们不答应。有人与武士们推搡起来,武士们纷纷拔出了剑,作预备格杀状,山坡上一个高大威猛的和尚,把一块看起来有百十来斤重的大石头举过头顶,冲武士们走了过去,他居高临下怒喝道,我倒是要看看,是佛法锋利,还是刀剑锋利?

官差见和尚和信众们人多势众,料想如果动起手来,定要血溅了这林中讲经道场,而且要是伤着了道安,就没法交差了,甚至还有可能无法全身而退,于是他扭头对众武士说道,都把家伙收起来吧!然后对道安说,从前在邺城,大师是佛图澄的“御用阐师”,针对佛图澄讲经的所有提问,你都能替他给出尽善尽美的解答,因此邺城流传着一句谚语,黑漆漆的道人,一语惊动四邻。今天有幸听大师讲经,也是我们这些粗人的荣幸。道安大师,请继续讲经吧,我们可以等!

和尚放下巨石,官差退到岩下,武士们卸了刀剑,又有人爬回树上,道安继续说《大十二门经》。这是在濩泽山林的最后一次讲经了,所以道安有意把这部经讲得十分翔实,他旁征博引了已阅读过的全部经文,并且毫无保留地袒露了个人所有的修行经验,包括曾经有过的犹豫、疑惑和恐惧,这让和尚和信众们十分感动,有一位心灵敏感的女施主内心受到了极大震动甚至晕厥了过去,道安把她从人群中抱起来,放到山岩顶上呼吸吐纳清新空气,不一会儿,她在下一段经文中悠悠醒转。

道安顺势讲了整整三日,每日他妙语连珠,他拈花微笑,到了日落时分,他便一句话也不说,一个问题也不回答,他安静下来,和尚、信众、官差和武士们也都安静下来,一起倾听枯叶在冷风中鸣叫,乌鹊失措地飞起,猎人的羽箭突然弹开,野坟边山鬼窃窃低语,一直到夜深,人们簇拥着抱成一团,在枯木下,在避风处,在岩洞里,沉沉睡去,有人在深邃的梦境中重现了佛经的奥义,不禁悲从中来,在暗夜里,放声哭泣。第四日午后,道安讲完最后一段经,天上下起了大雪,道安从岩石上下来时,湿润的薄雪差点让他滑了一跤,他已然有些疲惫了,但还是独自跟着官差和武士们,大踏步地离开了濩泽山林,他不拖泥,不带水,他不惧前路,不愁知己,他一身佛法,眼观天下!竺道护等僧友还有很多道别的话要缓缓地说,但这莽山林,只留下一个雄浑的飞雪漩涡,那是矮小而昂扬的道安卷起的飞雪的漩涡。

至邺城近郊打尖时,就听到有一个老兵传播消息说,大将军石闵率军入宫,擒杀了石遵要自立为王了。官差细问老兵得知,原来石闵未被封为王储,心有叛意,石遵遂召其兄石鉴、弟石苞商议诛杀石闵,但会后石鉴将此事告知石闵,石闵得大司马李农之助,带兵入了宫。老兵又说,我还听说这石闵马上就要宣布改朝换代了,以后不叫赵,叫魏了,石闵也要改回冉姓了——可怜这石遵,只当了一百八十三天的皇帝。

道安问官差,我们还去邺城华林园吗?

官差说,大师,不去了,天下大乱,大家各奔前程吧!

道安说,那就此别过了。

官差把道安拉到一边说,濩泽能听大师说《大十二门经》,风雪畏途又承蒙大师教诲,皆是鄙人和兄弟们的莫大福分,敢问大师拟往何处安身?

道安单掌施礼说,敬请指教。

官差低声建言说,恒山。大师若要清静修行,唯北岳恒山是这乱世中一大清静去处,纵有君王带万千甲兵而来,不是万巧,也难寻遇。

道安微笑说,正有此意,谢了!

(待续)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1981wuxuej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

好友

3701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黑蓝富豪

4#
发表于 2010-11-21 17:30:01 |只看该作者
你最好还是写完了一起发上来吧,黑蓝从来没有过连载的惯例。
新杂志,新希望,时空流。
http://read.douban.com/ebook/5211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6 14:35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