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8-23
- 在线时间
- 40 小时
- 威望
- 114 点
- 金钱
- 205 点
- 注册时间
- 2011-4-12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19
- 精华
- 0
- 积分
- 85
- UID
- 40135

|
从一个诡辩者的角度来说,它的理论都是坚实可信的,拥有一些言辞激烈的旁白以及可靠的画面,旁白的声调高亢并且富有磁性,逻辑虽然诡异但却明朗清晰,虽然有时候会遭遇另一种或者多种声音的规劝乃至蔑视与嘲笑,但对于诡辩者自身而言,是完全具备说服力的。再加上自我拟构或者挪用的画面所展露的静态与动态的反复穿插,日积月累的黑白交替,反复无常的变幻身后挖掘出的有常定律。二者结合之后的产物,就是诡辩者赖以存活的勇气与动力。
那么,下面我们将帷幕拉开,场景可以任意想象,采用单机拍摄,从俯拍开始,镜头锁定数个黑点,慢慢拉近,黑点逐渐变成五个硕大的头颅,簇在一起构成模糊棱角的五角型,接着再将镜头拉近,从五角型的中间穿插进入,定格在一个周身赤裸,侧身蜷缩中年男人身上,停留十秒钟,然后继续拉近,慢慢的,慢慢的,镜头让狰狞惊恐的脸盘覆盖,眼睛被镜头放大,放大,画面继续深入瞳孔的阴暗,直至完全漆黑一片.....
如果你现在是坐在电影院观看一场不知内容提要的电影,那么你很快就会明白这样的一个开场画面对于接下来的内容而言其实是毫无价值的,那只是拍摄手法的故弄玄虚,画面后面隐藏的是一套肤浅俗落的剧情,因为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平拍镜头你就可以直观得察觉,那不过是五个人围在一起,而让这五个人围在中间的,不过是一个赤身裸体蜷缩在地上,目光惊恐的一个青年男子,对于这个青年男子是何等人物,剧情会在接下来的播映中将让观众们很快得以明辨——你看你看,很快一辆精神院救护车驶近,车门被打开,迅速跳下几个白衣斗士,神情严肃,全副武装,拨开围观的人群以极快的效率将这名男子用白色的床单给包裹,像抬起一名木乃伊似的将其塞入救护车,接着斗士们也很快的扎将进去,然后救护车的马达启动,如同高潮射精似的,尾管喷射出一阵浓黑的烟雾,很快便绝尘而去。
.
庆幸的是观众们会喜欢这样的俗套,因为接下来的内容至少会让他们从感官上深切地体会到这样的画面已经是整篇故事的高潮。 没有人不喜欢高潮,哪怕它的前后是多么的枯燥。
如果想要将整件事情继续陈述下去,那么我们必须得改变叙述的方式,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隐没镜头的黑色当中走出来,用一种反向的角度去查看真实的视界,当然,这与其说是故事的延续倒不如说是故事的另一个开始——你会看到强弱未定的光线在硕大而又紧凑的几个头颅之间来回变换轨迹,空气中游荡的尘土如同受到惊吓似的胡乱逃窜,如果你是个睿智的人,你不会被它们混淆视听迷失真相,因为随着视界的明朗清晰,你会发现这样的手法只是为了能够告解观众,男主角的角色变换完全可以微妙地体现在顷刻之间。如果故事能够这样继续下去就很有意思了,观众们会很快进入另一次高潮的前奏,这种前奏的淋漓酣畅程度完全不逊于即将迭起的高潮,对于一些感官敏锐的人们来说,它几乎完全可以归纳为高潮的范畴之内,并且在事后的回味过程中偏执地将其固定,毫不动摇!
会是什么呢?当然,这不是探索频道,更不是科幻小说,剧情已经拓展,容不得丝毫的铺垫,它必须以一种更为直白赤裸的方式快速在画面中得以显现,从角度一致的五个方向以压迫者的姿态逼近,那么接下来的画面便可直接归纳进入惊悚片的范畴之内,是的,谁敢说各自只有一张嘴巴的五张脸同时遮盖屏幕的惊悚效果逊于贞子出井呢?
接下来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去解答观众们之后所要提出的类似于鼻子眼睛何去何从的种种疑问,不过从另一种角度去考虑去妥善处理的话或许更有利于提升整个故事的深度,至于这个深度深到什么程度,最终能不能让我们自如地操控,我觉得那才是整个故事亟待解决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现在可以暂时不去理会观众们的疑问,而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画面的处理之上,这样的取舍所能达到的整体效果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显现的,需要更为长远的时间用来考证,对于这种(急迫性)与(真相延时呈现)究竟存不存在矛盾与悖论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可以给予豁达的宽容,这种宽容对于我们继续整个故事的架构将极其有利。
我们暂且将这五张脸从视线当中挪开,再切入时的场景可以选用类似于公园亭阁这样的僻静场所,不需要时间概念,甚至不需要过多的背景铺垫,只需要一张石桌五张凳子,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得采纳特写画面,适当的穿插广角镜头粗略地将其赋予一个整体的概念,要让观众们的注意力始终停留在快速置换的五张脸上,其目的是要让观众们注意到那一张张自始而终喋喋不休的嘴,作为整部故事的点睛之笔这时候就要整装上场了——以默片的经典模式而又脱离于默片经典模式的方式,以快进而又整体慢速的画面去完美呈现屏幕下方的固定台词——“哲学、智慧、权利、完美与低俗”
我们完全不需要担心观众们会昏昏欲睡,恰恰应该为观众们即将洞悉的开始而欢欣鼓舞,事实上正是从现在我们才开始对整个故事进行真正的叙述,尽管这有故弄玄虚的嫌疑但却对于故事整体而言瑕不掩瑜,相反更能让观众们在体会的过程中接近追逐真相的完美。
当然,如果此时此刻就将故事彻底终结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儿,但是为了避免预留的空间过于宽泛而导致猜疑的溃堤,我们还是尝试将其继续下去,虽然这样的尝试有可能带来更为精彩的情节却容易脱离叙述的本意,但是有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观众才是上帝!
那么好吧,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构思,构思的影像化呈现从固定的一张嘴开始,台词依旧固定,但画面的处理需要植入激昂愤怒的符调,植入的过程要显而易见,植入的符调必须要达到覆盖屏幕的最终目的,这些技术上的手段浅显易就,但构思的延续必须含带整体的格调,不然前期的准备将毫无意义,那么,该怎么延续呢?我们就从鼻子开始显现的画面开始吧,一定能够赚足观众们的惊叫,但是这样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必须得让耳朵逐步的呈现,接着便是眼睛……….
事实上在如何处理善后这一问题上我们曾大费周章,但是既然事态已经恶化如此,那么无所畏惧的勇气也就顺理成章地占据上风,此时故事的本身已经脱离观众与电影本身,那么再去顾忌观众的感受以及电影的质量就显得可笑之极,所以我们斗胆将画面陷入一片彻底的黑暗,让所有的人在黑暗中感受银幕中逼近的喘息,接着,再慢慢的、慢慢的将镜头拉伸,从瞳孔的黑暗中拉伸出来,接着便是一双惊恐的眼睛,紧随其后的是一张扭曲的脸,随着镜头的不断上拉我们可以看到真相——一个赤身裸体的青年男子蜷缩在地上瑟瑟发抖,他死死的盯着天空的方向,但是这样的画面必须在短时间内被另外一个画面给取代,四颗硕大的头颅开始占据荧幕,直到在一片惨白的镜像中变成四个隐约可见的黑点………..
那么,这和我们接下来的故事有什么瓜葛呢?是啊,诡辩者的理论已经武装到了牙齿,他们迫使真相龟缩在深暗的沟壕,至于出头之日,那又是下一个故事的开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