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告] 【网刊102·亢蒙专栏】上车,走吧

[复制链接]

463

主题

13

好友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0 19:59: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认识导演管虎,还是在高中时的电视里。那时因为**总理要求“不能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引起了一波拍摄民工题材电视剧、电影的热潮。在这股热潮的煽动下,管虎拍摄了名为《生存之民工》的电视剧。在这部电视剧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具有足够强烈现实视角的国产电视剧,也第一次在电视剧结尾听到了二手玫瑰乐队的《生存》。《生存之民工》从以采访画面为主的片头,到二手玫瑰戏谑、调侃但又心酸的结尾音乐,深深的吸引了很少看电视剧的我。电视剧中现实题材的客观所带来的真实,让我倍感亲切。
  《上车,走吧》和《生存之民工》一样都是现实题材,讲述的也都是外地来京的打工故事。管虎在电影中启用了一直以来的搭档黄渤,和黄渤配戏的是高虎。《上车,走吧》是一部电视电影,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映。我在电视上看到它时,第一时间便猜测这是管虎的作品。管虎喜欢在镜头里加入人物皱眉遥望侧角虚空的画面,这几乎成为了确认管虎风格的标志。
  《上车,走吧》完成于2000年,它描述的时代是90年代的北京。我本人正巧整个童年时期都处于90时代,这让我至今都觉得中国最好的年代是那个时候。那时在胡同儿里住着的人还都是本地土著,没有高房价和钉子户,走街串巷卖毛鸡子儿的还都是煮的而非油炸。90年代的北京到处喧嚣一片,尘土飞扬。电影中描述的北京小公共,我曾在上面来来去去多次。那时的北京,你还能感受到一种质朴的醇厚和生活气息。在电影中,从外地老家来到北京闯天下的两位主人公,住在城中村的大杂院里。院子里有在酒吧卖场的音乐人,也有开着服装店的外地姐妹。每个人生活的目的是赚钱,谁都不想惹事,但偏偏有时很多事情却不请自来。
  不同于《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北京市民的鸡毛蒜皮,《上车,走吧》里的北漂儿们,更多是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挣扎。我记得自己生长在90年代的诸多往事,那时自己一个人拿着从家里偷拿的7块钱穿越整个京郊的怀柔县城,只为了买一个美国特种部队的玩具人偶。那时过生日妈妈给我买的除了父亲推荐的小说,便是价值80元的变形金刚玩具和88合一的FC游戏卡。但对于那些孤身在北京打拼的外地兄弟们来说,90年代可能是机会最多,但也竞争最激烈的一个年代。那时父母也开过一段小公共,每天早出晚归,我一个人被锁在家中没人给做晚饭。于是自己开创性的创造了白菜叶子蘸白糖和用牛奶煮方便面两道大菜,有一晚父母半夜2点多才回家,又正值家中停电。我一个人怕黑,便在桌子上点燃了数只蜡烛,迷迷糊糊中,我躺在床上睡着了。醒来后,我发现蜡烛们马上就要燃烧殆尽,一场火灾被我的提前醒来而驱散。后来母亲哭着给我洗脸做夜宵,我被妈妈粗糙的手摩挲着脸蛋儿,心里满是对父母辛苦工作的莫名愧疚。
  北京梦是无数北漂儿来北京的主要原因,他们想在此和全国人民一起争夺机会和财富。但底层的民众又哪有什么更大的机会和财富,于是,一批接一批的人被埋没在首都呜咉呜咉的人群里。三环路上那烈烈的太阳,照出了每一个努力生活的民众身上咸臭的汗水。他们像管虎电影中的每一个角色身陷生活泥沼的困苦中,有的想要自拔,有的则干脆破罐子破摔。任何想要跨越泥沼的行为,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爱情、友情在泥沼里忽然出现又忽然消失,你来不及抓住已经倏忽即逝。
  我在20岁左右时,也自己一个人来到了北京城内。租住着阴暗的地下室,每天都会站在人来人往的过街天桥上发愣。那时的我和现在的我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已经部分向现实妥协——不再坚持所谓的文艺理想,转而找了工作上了班,不再住地下室,也丧失了住在地下室时内心深处对未来众多可能性的探索。《上车,走吧》展示的同样是这样的内容,在北京空旷的冷漠中,两个身处小巴这个微型社会中的主角,最终分道扬镳。一个继续投身于北京火热却残酷的生活里,另外一个则逃避般的选择了回到家乡做一个普通人。
  这简直就是发生在北京的一则烂俗到不能再烂俗的蹩脚寓言,但这寓言如今成为电影播放时,你会发现你依旧会因为这样的三流寓言而感慨万千。任何一个人都有过失意的时刻,90年代的北京和如今的北京一样,虽然有林荫路下遛弯儿的好心老人,但充斥在这座城市的,更多的是低着头默默不语的失败者。当他们满怀激情的到来时,无法预料到几年后,他们就会把激情变为惯性的麻木。无数双眼睛看到的是北京盛夏刺眼的阳光,却鲜有人发觉它是如何让人无奈的看着白光叹气。
  2000年,我完全想象不到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个有着大肚子和干眼症的“提前中年男”。那时我还以为自己会越长越帅,成年后立刻就能依靠写作成为韩寒或郭敬明那样的有钱人。同样,2000年管虎没有想到小公共没几年就逐步被取消,而更多的公交车都改成了无人售票和刷卡买票。《上车,走吧》里那些生龙活虎的年轻人,到如今,一定会看着和他们一样幼稚的孩子在心里一片默然。但或许那胡同儿口的小饭店依旧健在,你依然可以从容地走进去,吃一盘杭州师傅给你炒的炒饼,并且喝那瓶总是只能喝到四分之三的冰镇燕京啤酒。

                                             2011619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5 04:47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