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8-11-13
- 在线时间
- 1455 小时
- 威望
- 685 点
- 金钱
- 11306 点
- 注册时间
- 2009-5-13
-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1341
- 精华
- 0
- 积分
- 1003
- UID
- 32699
 
|
本帖最后由 5月8月 于 2011-11-22 09:28 编辑
基于30年来的生活阅历,婉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找到一种恰如其分的节奏感是最重要的!尽管婉在生活中最不擅长控制的环节就是这。
例如:婉昨天在某聊天工具上,与一个来自内蒙古的女同事约定好,赶在春节前拍一部与古泉有关的,纯立志题材的微电影!
为此,婉自弹自唱了半首《YELLOW》,录下来,决定用它当这部微电影的主题曲!
最重要的一点是:女同事说婉唱的像她舅家那边的,一下子就能唤起那边荒草滩上的垃圾场和跑来饮水的野驴,还有就是他们家乡的查干萨日(节)。
关于这一切的记录,婉和女同事都是初学者,刚会撒欢儿。
由于女同事对古泉是一无所知的,婉认为很有必要先把电影中涉及到的古泉知识给她讲一下。
影像中的第一枚钱币,面文是康熙通宝,清代康熙年间铸造。
古代的“熙”字的正确写法是在最左边有一竖的(第一笔),原本康熙通宝的熙字也都是这样写。传说在康熙平叛新疆的时候,大军鏖战,军饷匮乏,所以康熙想效法五代时期后周世宗柴荣,向周围寺庙中的佛像借金身(铜)铸造一批钱币。无疑,这样做可以解燃眉之急,但也是对佛祖的不敬,于是康熙下令在铸造钱币时,省去“熙”字的首笔以示罪己之意。民间又管这种借用寺庙佛身铸造的铜钱叫做“罗汉钱”(另一枚就是周世宗铸造的周元通宝),并赋予它吉祥平安的寓意。
影像中后续出现的图片是宋代钱币。这些出土之后还锈蚀在一起的圆形方孔钱币被当今的古泉爱好者俗称为“筒子”。把这些筒子分开,还原到单枚钱币的状态,就被称为“开筒子”。少数人会有机会遇到筒子,会有机会开筒子,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价值不菲的宝贝,但大多数时候仅仅是享受了一次在平淡生活中体会不到的刺激,类似赌石,赌玉,会上瘾,关于这个更多的事情,婉就不说了。
最后,婉还给她提供几个关键词:古泉,宋筒子,罗汉钱。于是,第一次的讨论就这样结束。
接下来,在只有一部照相机,而不是摄像机的情况下,婉只能先把原始的事实情况尽量用文字做补充描述:
镜头即将来到的那个地方,是一片淡蓝色被浅黄色装点,长满厚草,盛开着野花的地方。曾经有一条路,通往远处的山里,据说它是被古代一支行军的队伍踩出来的,那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去了哪里,有没有再回来,谁也不知道。也曾有人听说,路的尽头,那座高高隆起的山帐是一个无名的王陵。
她们旗是50年代迁到这个地方的,从那时起开始有了垃圾场,野驴是跑来饮水的。可事实上那里真的没有水,谁也不知道为什么野驴要跑到这里来饮水,也不知道是谁最早替野驴做出的这样的解释。
影像中的第一枚铜钱(这枚金黄色的康熙罗汉钱)是她舅舅和旗人们在一次追捕野驴的时候从驴脖子上撸下来的。除了大部分无法解答的疑惑,他们只能肯定这钱拴在驴脖子上很久了,因为当钱币落在萨仁(头领?)的手上时,一条拴钱的绳子(也许是一小股骢毛)就碎成了粉末,被一阵风吹散了。你说,这驴该有多大年纪?是神派它来的么?至少,他们已经不敢再追了。
还是那个镜头,铜钱依旧是摆在手心上,不是萨仁,而是婉的!婉踏上了那条古代的行军路。
经历了5年的草原生活。终于有一天,婉在山脚下寻觅到了野驴群的踪迹,可以确信,婉是在跟着它们跑跑停停,从黎明一直跑到黄昏,那些野驴突然消失在一片大草滩上。婉绝望了,累死了,身体再也支撑不下去了,笔直地前倾---“拍”倒在面前的草滩里。
奇迹发生在婉的脸接触到草皮的那一刻,无法解释的力量仿佛触动了本来静静的湖泊---那已经不是草滩了---真的是一大片茫茫无际的海洋。借着从头顶射下的光线,婉又开始用手里的相机记录那些神奇的景象,海底是清澈的,开始的时候有嗡嗡的号角声,再深处就能看到不计其数的“筒子”,它们有大有小,红,黄,蓝,绿,在水下呈现的色彩也各有不同。大概就应该像是视频中后面两幅画面中的样子。
这些筒子是温暖的,哪怕是婉的手指触碰到它们当中突出的某个边缘上,都会有一种被拥抱过一次的感觉。这些筒子又是贪婪的!它们有一种神秘的磁力,要把婉紧紧吸住,从婉的双脚,婉时而拼命地挣扎着,又时而顺从地接受着,直到一枚最刺眼的光从婉握着罗汉钱的那支手中射出。号角声猛地停歇了,被野驴曼妙的歌声以及清脆的铃声所取代。
很久以后,婉终于浮出水面,顾不上死活,踉跄地走上草甸子,身上粘附的铜钱很烫,一部分融化,一部分在空气中变成枯草灰,然后在风中一缕缕地褪灭着。婉眼前是最后的一抹夕阳,更远处已经能够看到追随而来的木星(就是黄道上唯一的一个大大的亮点)。还有几颗火星飘来,是篝火,是黄昏的开始,是她们家乡的查干萨日开始了。
婉知道,那首《yellow》就是为这个时刻响起的:
http://tv.sohu.com/upload/swf/20111110/Main.swf?autoplay=true&skinNum=1&id=11989012&topBar=1
婉不知道这种题材的电影到底算科教,还是算立志?
昨天,在石景山万达广场,必胜客餐厅二楼9桌,婉约女同事做了第二次关于这部微电影的讨论。女同事陶醉地告诉婉这个电影很精彩,婉很遗憾地告诉她,没有拍摄器材,她想了想,说可以用手机来拍,用她的手机,只是她的内存卡已经满了,无奈婉打算自己再想想办法。
这之后,她曾去过一次洗手间。婉无聊地拿起她的手机玩着---天啊!---在她的手机收藏夹里,居然满满地存储着刚才在婉脑海中的这些视频!
婉把手机小心地放回刚才拿起的位置,极力抑制着内心中的惊讶,喜悦和恐惧。不知道过了多久,等她回来,婉当面再一次借手机来玩。而这次,真的,内存已经空了!在此之前的时间只有1秒钟,她的手冰凉,表情很平静,她没有拒绝婉,婉没有再说话。
然而,这很重要么? 婉想到了更重要的一点:如果不抓紧时间把这些记忆拍下来,可能再过一段时间之后,婉和女同事,乃至其他所有知情人就会把这些事情统统忘记!
会忘记么?或许根本不会有人试图记住些什么。每天,形形色色人的生活中又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事情之外又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不是所有的这些都要被相信,被记住。
也许在这世上,没有人相信婉,那好,就算是婉在胡扯。
也许除了我,可能从此不会再有人信婉了, 唉......
唉......
唉......
(注,不能算小说,应该是个故事,如果将来拍成微电影,那就连故事都不是了。我这次感到最大的收获是:从写作的灵感,写作过程,到最后基本完成,都是带着一种尝试,目的性很强的试验,或者说如果这通盘是类似某种行为艺术甚至是闹剧,结果也令我满意。我很感谢孙,柒,陈三位版主的帮助,我喜爱黑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