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483|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告] 第二十二届黑蓝小说奖评委推荐评语!

[复制链接]

463

主题

13

好友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16 22:54: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顾耀峰推荐:魏虻

在马耳《挂在椅子上的人》与魏虻《雪夜望海》之间作选择并不是件难事。难是难在讲出理由。
当代日本艺术界(含设计圈)有两个大腕,原研哉和村上隆,都非常成功,都有无数拥趸。原研哉的作品极简、大量使用白色;村上隆的作品极繁、色彩极其丰富而且很少看到白色。在作比较的时候,许多人常常拿他们作为两个极点的例子来探讨“风格”和“成功”这个话题。对于他们各自的粉丝而言,喜欢他们的理由就是他们的风格,同时就忽略掉了另外一个人的优点,他们的语言成熟、观念成熟、技巧成熟,被喜欢与被讨厌的原因都很清晰,于是被喜欢与被讨厌都很理所当然。但是对于一个中间立场的人而言,很难度做到看到其中一个人的优点和风格时忽略掉另外一个的优点与风格。
于是,在取舍之间,平衡的标准就失去了。也就在同时,他们的优缺点同时存在。
所以这两篇作品,每一篇都可以被选上,这就是说作选择不是难事的原因。但是,理由呢?这就麻烦了。
马耳的作品是吊在“现实”上的产物。文字带着重量缓缓潜行,即使《挂在椅子上的人》这种带着童话或异幻的作品,也是像挂着铁坨练习跳高。打地桩的人也有含着玫瑰抛媚眼的情怀,但“重量”、“固执”这种气场常常盘旋在字里行间。
魏虻则是另外一种,是常常想要把“想象”压制到现实的一个过程。即便是她对景物的描写,也蕴涵着她的情怀,她对每一个物件似乎都想与之对话但同时又告诉大家“对,我知道不能跟它们对话”,但是情怀还在,想象还在,冲动还在。是个跳伞者想要点对点完成这一过程而又不经意中呈现了造型。
有很多评论,在叙说的时候似乎都很用心,都想要说到症结或者特点所在,可在一段时间过后,那些评论蜕化成为的另外一个东西通常就叫“印象”或者“命名”。文学的本意对于写作者来说不外乎此。千言万字,编织最后落成的结果就在这两个词。作者的用心和乐趣,也就在编织过程的千思万虑与达成的效果之间的某种比例是否合意。我把写作看成是一个人的、内收的事,有种写作者的写作,是为了向自己证明自己的生命过程而不是对别人,我认为马耳和魏虻都是属于这一类人。但这类人往往在别人谈他们的作品时候很脆弱,那是因为,别人谈的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我挺想劝慰他们,作品的所谓好坏,只在一念之间,任何一块石头扔在人群中都会有人喜欢,这其实跟生命无关。自己对自己的满足和成就,无非是在任何一个时间回头看自己的作品,总能清楚地看到喜欢它的地方、和讨厌它的地方。
我选魏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463

主题

13

好友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2#
发表于 2012-4-16 22:55:06 |只看该作者

生铁推荐:亢蒙

亢蒙的家在北京的郊区。按习惯我们叫那里“县城”,可实际上和市区几乎毫无区别,甚至更新、更开阔。而郊野干净的空气和充裕的绿色环境,一直都是我们这些久居城市者最美好的印象。
他一直都在写学校和家庭的少年生活,他的小说大都聚焦在这两个场景,地点很少发生转变。有时对焦不准,但这草率似乎也形成了一种风格。
即使所有人反对,我仍然坚持这个观点,即一个人只要写自己熟悉的题材,可以写一辈子,就写这么几个场景,几个人物。没关系的。因为写作首要是面对的是自己。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当你明白这个,你才能领悟,创作是他妈可以没有规则的。
亢蒙的小说中有着青春期的戏谑和荒诞,而作为“过来人”,你能知道他的这种仿佛懒洋洋冲你竖一下中指的风格来自于哪些营养,比如音乐和电影。在体现为“亢蒙式的”那些东西中,有很多是粗糙的、天真的、单薄的,甚至有些细节的用词——比如那些象声词、某些动词——依我来看来是错误的决定。
但他一直还在写。
在我眼里,他对自己的写作的态度,似乎和北方郊区夏天的那种高爽的天气一样,它就在那儿,有了它,就没什么可愁的。它的本质是快乐和年轻,而不是阴暗。正如他在《大阪》开头所描写的一样:“夏夜的风打着旋儿,徒然从‘哗啦哗啦’响的绿叶间挤过,吹到脸上时温热的触觉好像某种细滑的丝绸。”只有在北方待过的人,才能知道这种对风的描写是多么真实。
少年不识愁滋味。这不是真的。而亢蒙对少年痛苦的压制,谁又能说不是一种优雅?这两年来,亢蒙脱离了旧有的生活环境,因工作的原因,生存环境有很大改变。我认为《大阪》比他之前的作品更为成熟圆润,和这个原因有关。人生的很多景物需要回过头看,才能看出全貌。
还是那个旧有的亢蒙,还是那些主题,还是那种MVGrindhouse式的无厘头元素,但因为有了新的心态和视野,使过去的这些被一层更沉稳的东西所罩住。这次看着更像艺术品了。
当然,作为评委,我照例要提到它的竞争对手。可能有人投了死因里的《女人来了》、王子的《北逃》或者马耳《挂在椅子上的人》。
最后我可以告诉你我选择《大阪》的理由。它的描写首先准确(这不是创作的规则,而是创作的好品德),无论是对人物、光影还是对那些不容易捕捉的状态;其次,作者充分掌握了一个好作品应有的风度——一切将要发生和呈现,但一切又似乎都没有发生、没有呈现;最后,我的偏爱,我为这个作品呈现出的气氛着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3

主题

13

好友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3#
发表于 2012-4-16 22:55:27 |只看该作者

冯与蓝推荐:魏虻

喜欢的原因,在上一次的推荐词里已经说了不少。魏虻,很高兴这一次她又带来了新作品。
相比她文字中时不时喷薄而出的天赋,我更在意她如何调配这些似乎存在着某种不安分以至于总让人捏把汗的力量。《雪夜望海》是我喜欢的作品。一些平平常常的场景被放大,延迟,停滞,然后作者很轻松地跻身而入,看得出她正从碎片迷恋迈向更为广大的构造,以接近于情绪梳理的叙述手段取代原本架空的虚无,这样的自我审视因为作者不断变化的遣词和平静又坚韧的气息而被赋予了清醒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3

主题

13

好友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4#
发表于 2012-4-16 22:55:57 |只看该作者

shep推荐:马耳

本届小说奖,我推荐马耳的《挂在椅子上的人》。改写自他原先的《怪兽》——老实说,前几年我曾认为,写一篇小说就像用掉的一次性物品(尤其是在篇幅较短的时候),用掉了就是用掉了;你在写作中的力量已经泄了精神状态也已经完全变了……但现在看来,这其实是似是而非的“道理”,打上个引号是说它仍还是道理。原因何在?不光是对作品精益求精的态度问题,更还有一个从写小说到看到自身和新的可能性的问题。
这很重要。因为小说、严肃的小说将会从无序和混沌中逐渐凝结为一个作品。而作品是与作者及其写作相远离的,就是说作品更独立(更独立于作者)也更开放——她不会给作者提供什么荣耀和喜悦,而只是依照自己的开放性去容纳更多的人(当然也包括作者)。好的小说应当具有开放性不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因为她不囿于一个单纯的故事、一次遭遇或者一种什么心情,她不囿于这些、不囿于……
关于马耳的这篇小说,首先要说它更完整虽然主体意象仍是突兀的但已融入了整体之内也就是说这一意象不是脱离于整体;喧宾夺主,第二点就是他挖掘出了新的可能(当然不只是丈夫如何如何,这里就不展开了);可能则意味着小说内涵的丰富至少是打开了这条通路,这就不是单纯编好一个故事和更自然地抒发情感能够比得上的了。
最后要说的是《挂在椅子上的人》既是改写但又不止如此,因为它是作品;作品不在乎你是一气呵成还是反复增删乃至于推倒重来,她和你的情绪好坏心境起伏没半点关系,她只与你是否愿意为她负责是否愿意赋予她成为作品的一切属性有关。
所以,这届小说奖我推荐马耳。
ps:一篇小说到底要不要改写,说起来当然更复杂。个人意见:对于那些情绪逐渐失控的小说,不再改来改去或许更明智。作者需要接受一定的失败才行。而且,很多人从败笔中汲取精华部分再去熔化、锻造难道不也是一种改写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3

主题

13

好友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5#
发表于 2012-4-16 22:56:15 |只看该作者

洪洋推荐:一朵小馊玫瑰

一直对王子的小说有好感,尽管发来黑蓝的小说少(少发还是慢写?),《北逃》也写得非常饱满,但一来是这种饱满通常会使小说缺少激赏,二则对架空题材的小说总有点点抵触,所以未选,只是这篇小说在小说奖的竞争力还是蛮大的。了小朱同学的小说沉稳又能感觉到轻巧,已具形态,但我感觉更好的还未来,至少目前的桎梏需要先脱离出来。魏虻的小说热情如火,前期因个人事务的关系的关注较少,现在看起来,她未来的写作竟然也是不会让人太过担心。选《布克的蒙古》,是因为小说有着奇妙的点到为止,偶尔还可以从这种终止中看到更多东西,那些未解开的东西由一些细小而看不见的丝状物联系起来,不得深入,这从作者其他小说中也能看出端倪。这种暂时无解的状态应对作者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褒奖。和生铁老爷不同的是,在写奔放的孩子时代,《布克的蒙古》不落俗套,多出的点到为止更符合那个年龄的感觉:一种被多种感觉和错觉包围还未能形成有效回忆的时代。这个小说给我的感觉,和一些其他的好小说的感觉是相似的:她在纤细的钢丝上行走了很久,甚至还跳了个舞,庆幸而令人高兴的是,她居然这样走到了终点也没有掉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3

主题

13

好友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6#
发表于 2012-4-16 22:56:34 |只看该作者

X推荐:魏虻

虽然有时对魏虻小说中充满长句和不加修饰的表述有不满,但我还是很愿意把肯定赋予她的才华。在看过了很多的小说稿之后,我发现许多作者的写作稍嫌过于拘谨,这也许跟黑蓝一贯对小说提出的严谨要求有关。然而魏虻总有一股不受束缚我行我素的创作态度,十分有趣,一方面她在交流中战战兢兢,写作时却进入忘我的状态。
读她的小说,很多时候觉得这是位19世纪的俄罗斯作家,把狂热的情感挥洒在她的叙述之中;有时她又带着年迈的日本作家回忆往事倾诉于读者的那种语调,让虚构的文体焕发出如人们对早年时光的追忆般的真实之感;有时,她的作品又使人联想起舒尔茨那种异教徒般神秘而独特的光晕。正如她所说,她的写作“既不追求文辞的精美也不屈从于故事”,而是围绕着情感的体验和情感所催生出来的想象力展开叙述,总能看到充溢其中的蓬勃力量。
她的写作,面向自我的内心和情感,没有躲闪,你能看到她的小说坦诚和赤裸,这是非常难得的。一个写作者,面向自我的内心永远是第一门功课,是写作天分的起始,魏虻的小说也足以让人对她在这方面才能的信任。在此之上,对事物和情感具有理解力也不可或缺。她的《雪夜望海》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对景色和日常事物有着透彻的理解,常常形象历历在目,并在这些形象之上,直接赋予作者个人的情感。有着透彻的理解和深入的感受,叙述和描写才得以展开,并且栩栩如生。
有种古典般的气韵在平衡她的情感冲突,某种大气疏朗的气息,稀释她那种炽热的冲动。读魏虻的小说,时常感到作品中具有层次感,一种故事层面之外的层次感,有时慷慨激扬、有时沉郁寡欢、有时自闭唠叨,有时会觉得她调和得不太好,但尚带瑕疵之下已足以动人心弦,我相信一旦她把小说之中的情感和体验调和好之后,作品会动人心魄。
由于她在写作中表现出的赤忱和对事物形象刻画的透彻,我郑重将这一票投给魏虻,也希望她能看到自己的写作格局很大,在与其他作者谈起自己写作时,不必过于畏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3

主题

13

好友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7#
发表于 2012-4-16 22:56:52 |只看该作者

段林推荐:马耳

在我看来,《挂在椅子上的人》混沌而厚实,有种我不能完全理解但能感受到的内在力量和协调性。我无法甄别它在写作方向上能否独辟蹊径,能否走得通,但不断出现在阅读过程中的准确细节直指向我的生活和精神经验。某一部分会让我怀疑自己和陷在沙发里起不来的丈夫曾有同样感受;有的时候我又觉得妻子的怪僻举止合情合理可以理解;读到怪兽从草丛中穿出来时,脑中也能适时地配上视线只有半米来高,草茎像竹竿般矗立在眼前的画面;至于那道开门时闪现在油画上的光线,则唤醒了我小时候黄昏、清晨时或坐或躺观察光线的记忆,我惊讶马耳能够准确的捕捉和呈现这些生活中恍惚、转瞬即逝的细节。这需要实实在在的沉淀和长期练习带来的自觉。
密集和封闭的意象使我无法触及小说的核心,但彼此悖逆的人物能够站立得住,并且都让我对他们的行为深感理解,这让我印象深刻。初读之后,能时不时想起它,也许因为其中的一些准确细节描写,也许因为它幽洞般黑黝黝混沌而深邃的整体气质。我想我以后还会读它,并且把觉得好的部分拆开来细嚼,获得营养和启发。本届黑蓝小说奖,我推荐马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3

主题

29

好友

3248

积分

业余侠客

艾丽莎摘头技

Rank: 4

Heilan Super Team

8#
发表于 2012-4-16 22:57:09 |只看该作者
好了木
男人变态有什么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主题

4

好友

1010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Heilan Super Team

9#
发表于 2012-4-16 23:02:3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exiaozhu 于 2012-4-16 23:03 编辑

414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30

好友

3003

积分

业余侠客

说故事的

Rank: 4

10#
发表于 2012-4-17 07:22:12 |只看该作者
候选的几篇小说我还没都读过,不过喜欢这些推荐辞,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这回我死也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4 21:3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