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1-26
- 在线时间
- 572 小时
- 威望
- 7162 点
- 金钱
- 405 点
- 注册时间
- 2011-6-28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97
- 精华
- 2
- 积分
- 195
- UID
- 40373

|
很长的时间,一直在看阿步的诗歌,阿步诗歌里面有很多特别的东西吸引我,比如对词语色彩的敏感,对诗歌节奏的把握——他像掌握了在不同节奏中自如地表达情绪的小窍门,在短诗中对于词语之间一些小交响效果的了然,以及点到为止地焕发一个词语本身的魅力的能力,这些元素一起组成了阿步诗歌中朴素清纯明亮的气质,而一些稍带伤感痛感的情绪始终又是诗歌的基底,这也使得他的诗歌读起来并不单调,我喜欢读阿步的诗歌。
像《备忘书》这一首诗歌我就很喜欢,巴士、时光,羊群、夕阳,炊烟、暮色,这种意向本来是陈旧的,运用的不好就成了滥调,且容易陷入感伤主义,但是阿部的选择和组合很见功力,刷新了我的认识,并肩、结伴,拥抱,很普通的词语,但是放在这里就需要对词语、人生等方面认识的到位,很有表现力,做的真好。
不过我也觉得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一些,个人感觉,很长的时间阿部的诗歌总体上缺少变化,我觉得是缺少深入,可能这一点阿部自己有自觉,反而是他的追求,像某处我看到的,阿布说世界已经那么复杂,诗歌就不用那么复杂了,这种观点我不太认同,即使是逃避,只有诗歌复杂了,层次多了,意义丰富了,才足以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不是吗?
这首短诗本身我已很喜欢,但我觉得如果能更深入一些,换换角度,可能会更好,比如一种处理方式是场景化:将诗歌情境化,巴士、羊群、黄昏,行人,等等一体场景化,场景化的好处在于利于暗示、隐喻等手法的运用,利于在有限空间中诗歌多义的展开、诗歌层次的丰富,最后诗歌的效果是在有限事物实现无限,其中爆炸性空间是场景诗歌追求的,就是其中的张力很大,我觉得这是诗歌的能量所在。如果不场景化,如果在秩序上、层次上的组织上布局一下,包括对巴士、羊群、行人、炊烟等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思考清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后再融进一些其他的铺垫、拓展、转折的内容,我觉得可能这首诗歌的容量会更大,意义会更深。
呵呵,以上是我个人的感觉,因为喜欢这首,所以说了一下,也可能不改就是最好的。
|
-
总评分: 经验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