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2-5-6
- 在线时间
- 1935 小时
- 威望
- 12028 点
- 金钱
- 34809 点
- 注册时间
- 2010-11-26
- 阅读权限
- 40
- 帖子
- 4521
- 精华
- 0
- 积分
- 3189
- UID
- 39721

|
本帖最后由 西维 于 2014-3-30 21:47 编辑
下午,在宁波天一,路过一名为XX艺术中心的场所,里面有一群孩子在走秀,我就进去看了看。进去的时候走秀还没开始,音乐已经响了起来,小朋友们已经排好了队,一个穿红色针织衫的年轻女人拿着话筒请在场的人们把中间的路让出来。这地方应该刚完成一个活动,一旁靠墙的台子上散落着各种颜色圆形的贴纸,还没人收拾,几个年龄小的孩子在台子上爬上爬下。墙上有“我是童画家”这样的广告字样,还有一些标语啊口号什么的,我想应该某个儿童艺术品牌吧。墙上挂了许多的儿童画(近看才发现是影印的),画框边写着画者的名字。这些儿童画被制成了抱枕、杯垫、马克杯等各种工艺品,摆在里边的台子上,看情形是用来出售的,由于被走秀的通道隔开,我就没过去看。走秀还没开始,我就看了看墙上的画。其实一进来,我就注意到了那些画,它们太醒目了,色彩十分浓烈,装饰性很强,这可能是众多儿童画的特点,也是人们喜欢它的地方,所以,做成商品应该会挺有市场的吧。这只是粗看一眼的印象,但一张张细看下来,却觉得遗憾了,这些画无疑还是抽象的,是小孩子的作品,但还是感觉到了一种规整,我不知道这些创作者的年龄,只觉得他们在创作的时候,是很有意识的,讲究构图,讲究色彩的搭配,诸如此类的东西,起码首先,就是要让这张画好看。好看是首要的,这或许无可厚非,但对儿童来说,如果接触过儿童,就会知道,画一张画,好看,并不是他们首先考虑的。他们比成人更重视表达(这是本能),表达是无意识的,而“好看”是有意识的。墙上的画都很好看,那些造型稚嫩的图案,看起来是儿童的作品,但又不全是,它们在视觉上对我产生了冲击力,但在情感上,却没有,本来应该是可以的。这些画画的孩子,既然作品可以被选上,他们该是儿童画者中的佼佼者,在同龄人中是很出色的,他们可能本就在进行着绘画的学习,有老师,美术老师或者是他们的家长,会倾心指导,孩子们可能看过各种的画册,看过许多伟大的绘画作品,接触过现代艺术,接触过经典等等。现代社会带来的便利之一就是,有条件随时接触最好的文明成果,儿童可以很早就开始,接触成人的精神世界,了解成人的意识,以及意识的产物,从画第一张画就可以开始了,美术老师教他们怎么画画,理论、方法、实例,以及各种的训练,等等。孩子们可能还没开始好好地接触这个世界的实体,就已经收到了这个世界的意识的强势入侵。没能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
再说那些画。笔触许多都是整齐的,克制的,让我联想到成人。在我没做母亲前,我看这些画可能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我还不了解儿童的表达,他们习惯于或者说喜欢怎样表达,我不会去想这些。
昨晚,孩子画了一张画,湿嗒嗒的摊在桌上,等着晾干。他爸爸看过后,随口和我说:你有时候要稍微指导他一下。我知道他的意思,这张画太杂乱了,既然是画,就要“好好“画,画得好看,成年人都会这么想。我说,我觉得这张画挺好的。
况且,他每周画一张,他有兴趣,这件事可以给他带来快乐。他如果能将这件事一直做下去,这本身,才是最有意义的事。而不是,这张画到底有多好。
今早,画干了。我拿给孩子看,说,“你看,正看是一朵花,”而后,我倒过来,“倒过来是一条鱼,”再横过来,“横过来还是一条鱼。”他咯咯笑。昨天他说他要画向日葵,画的时候我一看,不是啊,问,向日葵的脸盘那么小么?他说,不画向日葵了,这是神仙花。
奶奶说,这看起来像是海狮顶球,用尾巴。
简单、自由、丰富,这是儿童的世界,即便是从艺术的角度,也还是这样。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黑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