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90|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没有过去的人

[复制链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36: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作者显然很细心,这一点从交代“所有的字都是工整的手写体”后就把摘抄《历史》的内容字体换为隶书可以看出。我个人挺喜欢在这方面有所考虑的作者。实际上在看到作者采用隶书时我也想:如果换作行楷,效果是不是会更好、更贴近“手写体”?不过转念又想,行楷在版式上会使整个文章显得有些“乱”,所以采用隶书是为上策。不知道作者是不是也出于这样的考虑。</P>
<>我觉得这是一个智(知?)性读者会比较喜欢的小说。制造情节迷宫、制造情节魔幻,且文字的顺畅度又得以保证,应该能让有解谜欲望的读者专注分析其中的每个线索、信息,而在专注分析的时候,阅读的乐趣也自在其中了。</P>
<>然而说句题外话,博尔赫斯、卡夫卡等这种“小说异类者”,仿制和借鉴似乎容易引起中毒。他们的作品和“从文道路”,有点像树枝尽头的果实,是个终端,而不是道路。后来者可以观摩、欣赏,但要再进入那个枝头,非上策吧?当然了,这又是跟博尔赫斯、卡夫卡等人的质量优劣无关的。</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未到六十已古稀。

14

主题

0

好友

44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
发表于 2007-8-4 13:36:30 |只看该作者

[原创]没有过去的人

<H2>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size=2></FONT></P></FONT><br></H2>
< align=right>这不是一个故事。 <br>
<P align=right>——卡尔卡塞斯,《忏悔录》 <br>
<P>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我在市立图书馆中,找到一本大开本的《历史》。书保存得相当好,破页很少,只不过纸张有些发黄。书里夹着一张西班牙文的明信片,画的是一个普通的名叫“鸽子”的酒馆。这张明信片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894</FONT>年发行的,已经盖了邮戳,上面潦草地写着几个词,没有日期,字迹也难以辨认。尽管书的封面和扉页没有任何发行信息,我仍然可以推断这是系列丛书的一本。我快速浏览了一下第一章和最后一章的标题,估计这是近代南美洲的分册。这本书显然出版较早,因为没有哪本当代南美史不提到马岛战役的。</P>
<P>我兴冲冲地捧着书来到前台,却被告知此书不得外借。这本书既然放在通俗小说专柜,显然应该是公开的。况且,也没有保密的理由:都是明摆着的历史嘛。可是图书管理员打了几个电话,忧心忡忡地告诉我,这本书放错地方了,他们必须收回:“为了您的安全起见”。我表示抗议,把书紧紧抱在怀里。图书管理员只好去叫保安。趁此机会,我迅速从书中撕了几页,藏进胸前的口袋。等保安来了,我再乖乖地把书交还回去。</P>
<P>之后,我溜出图书馆,沿着拐弯抹角的线路回家。路上我几次去摸口袋。如果我名正言顺地借到这本书,也许几天都不会翻上一页。可既然是偷来的,阅读的欲望就格外强烈。</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书页碎成了几块,我尽可能小心地把它们拼接起来。所有的字都是工整的手写体。就文体而言,它更像是一个故事,一件奇闻轶事。我猜想,这或许是作为文献的某个心理医生的治疗笔记,而且文中的历史事件、地名似为杜撰。当然,我若不回图书馆,就无从考证整个故事的真实性。但我似乎回不去了。</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隶书>……他约我到街角的酒吧去。近五年来,老头始终含糊其辞。蒙得维的亚已经变了,他没有丝毫胜利的可能。8点30,“鸽子”酒吧,需要带上枪。站在二楼白色的阳台,原可以看见蒙得维的亚纵横交错的街道。</FONT> <br></FONT>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隶书>我是独自一人去的。推开门,他就坐在沿街的窗户边上,月亮照亮他半边的脸。我看到他身后的留言墙上,画满了各式各样粗鄙的图画。我向他问好,面对着他坐下来,准备笔录。</FONT> <br></FONT>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隶书>他掏出一本硬皮笔记本,要求我把他的话原封不动地记录在他的本子上。我带着愉快和恐惧答应了。本子很大,前面已记了不少东西。我快速翻到空着的一页,开始写起来。老头缓缓地讲述,用词文绉绉的,仿佛在背诵。</FONT> <br></FONT>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隶书>“从我来到这里开始,屈指一算已经二十年了。那时这座城市是方方正正的,不像现在这样错综复杂。我在‘鸽子’打过工,在酒馆闲逛消磨时光。我是狂热的秘教信徒,参加各种研讨班,还常把教义贴在留言墙上。说这些其实没有什么意思,现在我只是个无聊的小职员罢了——但是任何人都有机会站在时代的顶端的。是的,我亲眼目睹了三月革命,而且还参与其中,就在门外那些交叉环绕的路上。</FONT> <br></FONT>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隶书>“一个三月的晚上,两队人举着火把,高喊着口号,互相接近。我到底站在哪边?这些细节很容易就模糊了——两伙人一样,都是些毛头小伙子,演讲或者咒骂,吐口水或者放火,而那正是所有秘教共有的教义——年轻、冲动、暴力。至于我,一向是负责文职工作的,对这种激烈的行为感到手足无措,只是跟着他们往前走。</FONT> <br></FONT>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隶书>“我不曾料到的是,当情势变得危急起来,同志们突然交给我一个任务,这任务需要无比的智慧和胆量。他们握着我的手说:‘伟大的时刻,无论成功或失败!’而当时,我丝毫没有意识到我所肩负的巨大使命。离开队伍之后,我觉得慌乱,就躲进某个街角的小酒馆里,从椅子背后向外张望。真是惊心动魄的几天啊,两队人激烈地拚杀。我蜷缩在椅子后面,一动也不敢动,只睡了两三个小时。子弹经常打进来,打到我脚边,有好几次我刚鼓起勇气,想从酒馆里冲出去,敌人就进来了。他们用手电往里照,很久才离开。我只能屏住呼吸,静静等待着我的命运。所幸并没有人发现我。所有人,敌人和同志,都把我忽略了。”</FONT> <br></FONT>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隶书>他非常激动。我不得不叫来酒保,给他倒了杯水。</FONT> <br></FONT>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当我听到宣布骚乱结束的广播,颤抖着从椅背后起来时,我对同志的冷漠忿恨不已。不过,任务是唯一的,必须去完成它……”</FONT> <br>
<P>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书页在这里被撕破。</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FONT face=隶书 size=3>“……我<FONT face=隶书></FONT>在随后的大搜捕中免于受苦,也不需要将尸体运到墓地去。 </FONT>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这是怎么回事呢?……那些新上台的政客改变了一切名号,我熟悉的朋友和敌人都消失了……到底是哪一方得胜了,我是该自首呢,还是向组织报到?我无从知晓:政府禁止人们讨论一切相关话题。 </FONT>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城市被改造城圆形。所有的路名、店名和门牌号码都被取消了,所有的公墓和酒馆也以相同的次序被分散到三百多条街道上,全都毫无特点,无比雷同。这直接导致了二十年来,每天警察局都塞满迷路的人:无论你走到哪一条路上,打头的一定是灰色的水泥公寓,接下来是两家餐厅,一个杂货店,再往后分别是学校、公墓、印刷厂、加油站、美发厅、小的监视哨,然后是酒馆在街角上!所有的酒馆都装上厚厚的木门,雇佣起学生招待,空出一面墙用来留言了。 </FONT>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一切都在和我作对,阻挠我找到真相。它们成功了:除了一个未完成的任务外,唯一支持我的,就是破碎的片断和印象。又有什么经验是值得完全信赖的呢!但是我终究不能放弃。为此,我冒着迷路的危险,绕着这座城走了一圈又一圈。可是我始终不曾找到合适的坟堆,足够盛放成千上万的尸体,那个小酒馆也已经湮没在三百多个复制品中了。” </FONT>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我要告诉你一件事,那曾是我唯一的希望。我用过两年的时间,以学术调查的名义走访城里的老人。我瞒过了特务的耳目,调查到了‘过去’所在的位置。 </FONT>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这是个传统:市中心的图书馆里有三个匿名史官,他们是从每个时代最有智慧的十二位长者中选出来的,职责就是将每天发生的事情,无论大小记录到编了页码的大开笔记本上。他们无比公正,指挥着成千上万的特务,打听一切传闻,而唯一的限制就是不允许开口说话,也不允许在历史笔记本之外的地方写一个字。我猜想,所有的秘密应该就在那些笔记本里。只要得到了笔记本,一切就会真相大白了。可是那些笔记本层层叠叠地堆放在图书馆的中央,守卫森严的地方,普通人是不得进入的。 </FONT>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我用两年的时间追求其中一位史官的女儿,但老头子竟在婚礼前突然去世。我又用两年的时间,弄到图书馆的详细地图,分析出笔记本所在的位置和守卫最薄弱的地方。我计划从寓所开始,一点一点地挖掘,挖成一条通往图书馆的地道。或许某个夜晚我就能爬上高高的梯子,发现那个任务并最终完成它。我挖得很慢,很仔细,然而在即将成功的前夜,图书馆突然开始了浩大的翻修工程,所有的努力以失败告终。 </FONT>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隶书>“我一次又一次路过那座圆形的图书馆,望着那蓝天和那白色的尖顶,四周成群的鸽子不断起飞、降落。我望着进出图书馆的人们,他们手里捧着大大小小的书,仿佛上面装满了暗示。图书馆有无数通往过去的门,而我是唯一被拒之门外的公民。</FONT> <br></FONT>
<P>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书页再次中断了。对话一下子跳到了结尾。</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FONT face=隶书 size=3>“……并不是偶然的:我开始迷路,记不起大门的颜色和朋友的名字。有时是暂时性的,有时则是永久的。这意味着我可能早就接近或者明白了真相……对我来说,还有什么不可能呢?或许我曾经路过图书馆,产生了一些令人伤感的幻想,我就把它当作了事实:因为这些幻想也相当精确,符合逻辑。或许我应该努力编造一些细节,填补三月革命里未知的地方。只要假设合乎情理,就可以得到准确的结果。” </FONT>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当然最糟糕的情况是,这衰退的过程从二十年前就开始了。这意味着我很可能虚构了我的任务:事实上,我们一直坐在酒馆里,冷漠地注视着过去。然后就是莫须有的罪名,居心叵测的诬陷,无处不在的监视……好像你在留言墙上重复地看到一句话,不断地抄写,贴上去又撕下来,无休无止。谁又知道呢?就算明白那秘密的任务,我也需要时间来决定——而决定是困难的。‘你总可以用一分钟决定,过一分钟再回头的……’”</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书页到此结束。编者在随后的注释里指出,此文有抄袭的嫌疑。“早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FONT>世纪初,‘解放者’卡尔卡塞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arcases</FONT>)的自传中,就曾有一段类似的想象性描述。”然而编者并没有给出原文。</P>
<P>如果真是这样,编者为什么还要把它编进《历史》读本呢?我怀疑对话并没有完,只是被注释截断了——而注释又少去了一半。我登陆“谷歌”搜索了一下。结果除了著名的俄法三月革命、瓦努阿图的外长以及一个同名的古巴女运动员之外,并没有更多的线索。这个故事,难道是编造的吗?</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两天过后的一个中午,我躺在阳台的躺椅上睡午觉,脑子里满是卡尔卡塞斯这个名字。这时有人敲门。我有些恼怒。</P>
<P>“您好,我们是市立图书馆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门口站着两个黑衣男人。其中一个拿出他的证件,在我眼前飞快地晃了一下。我吓了一跳,竟有了逃跑的念头。我故作镇静地邀请他们进屋来坐。</P>
<P>“谢谢,不用了。我们来向您核实个消息。”另一个说,“您是否在两天前,去过图书馆?”</P>
<P>“是的。”我决定说真话。</P>
<P>“你是否试图外借一本叫做《历史》的书?”</P>
<P>“是的。”</P>
<P>“据我们所知,您在被告知此书不得外借的时候,显得情绪激动。但您最后还是按制度归还了图书。”</P>
<P>“是这样的。”我看着他的墨镜。我解释说,我的固执是出于职业猎奇的习惯,并没有过激的举动。</P>
<P>“您是值得尊敬的教授,这点我们知道。我们只是按命令核实情况。”</P>
<P>我想,他们可能并不知晓书页的事情。</P>
<P>“能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小心地问道。</P>
<P>他们隔着墨镜对视了一眼,最后递过来一张名片。</P>
<P>“有消息,就打这个电话。”</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FONT face=隶书 size=3>“在三月革命的无数种可能中,只有一种是真实的。这种可能最初并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它既不显得精巧,也并不比其他可能更符合物理定律以及人们的想象。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深埋在地下的根须逐渐汇聚起来了。一些可能性并入了另一些,一些可能性消亡了。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严格的决定论逐渐崩塌,粗鄙显现了出来。那些违反物理定律和想象法则的可能性则被淘汰了…… </FONT>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没有人注意它们。它们在地下汇聚着力量,不断清除花哨的外表。本质的部分逐渐变得粗壮,慢慢接近地面。一些人听到了它的声音……”</FONT> <br>
<P>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我试着拨打了卡片上的号码。没有人接听。答录机里的留言指示我根据情况拨打三个不同的号码。我照做了,但前两个是空号,而第三个号码又指示我拨打另外的一个电话……我在恼人的暑热中不断敲击键盘但一无所获。我想,如果一直拨打下去,我会不会穷尽所有的号码?或者这个号码的序列将指向它的开头,从而永无穷尽?结果不得而知:我必须在某一刻停下来。我实在想像不出安排这个骗局的市立图书馆,到底有什么企图……</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之后的几天,我一直在心里盘算。那本《历史》显然具有某种程度的重要性,而且肯定出了状况。我很担心他们发现书页缺失的事情,这使我神经紧张。我把事情告诉了在安全局供职过的密友,他建议我把书页烧掉,并向故事中增加一个偷书者以自圆其说。我拒绝了他的第二个建议。刚好系里有一个南方旅行会议的名额,我立刻申请了。我想跑远一点避避风声。没有事情发生,时间过得很慢。</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会议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山脚下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M</FONT>市。我已和所有与会同僚混得烂熟。我们沿着弯曲的盘山公路散步:一边欣赏山谷幽深的美景,一边就“新时代革命理论”进行争辩。几个以激进著称的理论家显得很保守,心不在焉支支吾吾的。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我注意到队伍的末尾出现了一个老人。他走得很慢,但我每次回头,他都还留在视野里。大概是疲劳的缘故,队伍里谈话声渐渐小下去了。离宾馆还有好一段路,四周开始浮现雾气。</P>
<P>晚饭之前,大家聚在在宾馆的大厅里聊天。空气显得闷热。有一阵大家说得热闹,却不知为何同时停了下来。不少人拎着行李急匆匆地离开了。在这片闷热里,我又看到那个老人。他坐在大厅的角落,一支接一支地吸烟。他低着头,但我打赌他在监视着我们。</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散伙饭迟迟不开始,有人焦躁起来。组织会议的老张突然跑过来,神色慌张地向我们介绍说:</P>
<P>“这位是市立图书馆的馆长……”</P>
<P>人群中发出一阵轻微的惊叹声。我站在离他五步的地方,心里害怕极了,一点也不准备继续靠近。我想低头躲过去,但是他把我叫住:“小孙,你过来。”</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隶书>……他把我领到图书馆的门口。天全黑了,宵禁已经开始。我听到他口袋里钥匙互相撞击的声音。</FONT> <br></FONT>
<P><FONT size=3></FONT>
<P><FONT size=3></FONT>
<P><FONT face=隶书 size=3>“您是一个诚实的人。您可以进来。” </FONT>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隶书>我强忍着激动,跟他慢慢地走了进去。我看到从地板一直垒到屋顶的记录。我的双腿发颤,想像自己带着一把刀子……</FONT> <br></FONT>
<P>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大厅里突然开始骚乱,人们踢翻了凳子,互相推搡着。我被这变故吓住了,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我看见馆长张嘴喊着,但是我无法听清他喊些什么。</P>
<P>我突然觉得这是个完整的阴谋。与会的所有人,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这个秘密……我感到害怕,我仍蒙在鼓里。人们在逃窜:有人倒下了,有人踩到了别人的脚,馆长的声音被淹没了……突然间,我觉得手里多了件什么东西。 <br>
<P>
<P>
<P>馆长拼命地往我手里塞一本书,“藏好!藏好!”他睁大眼睛喊叫着,他的脸上出现了无数皱纹。这时一些人冲了进来抓住我的胳膊,把我和馆长分开。他们把馆长带走了。</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FONT face=隶书 size=3>……说完最后一句话,我知道时间已到,就把笔记本拿了回来。他显出困惑的表情,仿佛被审讯的是他而不是我。我感到成功带来的微微醉意。我知道只有在这一刻,我才能清楚地看到我的过去——而在此后的二十年中它们将被再一次忘却。这短暂的宁静!我丝毫没有恐惧。“所有预言等于一个现实。”而现实只不过是加于历史主题上的微小变奏罢了。 </FONT>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街角突然变得人声鼎沸。从窗户往外望时,环形的街道突然站满了年轻人。火把已将街道照亮。酒馆里的人纷纷站起来,涌到临街的窗口。有人从二楼的阳台上跳了下来。我满心喜悦地看到举着火把的年轻人从每一个角落涌出来,高喊着谁也听不懂的口号。枪声再一次响起来。 </FONT>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P>
<P><FONT face=隶书 size=3>我怀抱着笔记本默默祈祷着,躲到椅子后面。我将陷入沉睡……</FONT> <br>
<P>
<P>
<P>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784</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日,卡尔卡塞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5</FONT>岁。我们完全不知道书页作者(我们暂且称其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FONT>)的生卒年月;对故事的写作时间也一无所知。《历史》到底说明了什么呢?</P>
<P>最大的可能,当然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FONT>抄袭了卡尔卡塞斯的《忏悔录》。<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FONT>没有参加三月革命,与三月革命毫无关系。在这种情况下,问题简化了:我们要研究的,只是卡尔卡塞斯。但他是否领导过三月革命?目击者可以夸大他的所见,而革命者也可以隐瞒自己的过去。</P>
<P>我们不能排除巧合:也许<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FONT>亲自审讯了卡尔卡塞斯;或者<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FONT>在鸽子酒馆偷听到了整个对话。我们可以猜测,卡尔卡塞斯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FONT>都是三月革命的目击者,他们各自创作了雷同的故事。当然,我们也可以猜测三月革命子虚乌有,两人只是绝佳的幻想小说拍挡而已……显然,区分故事价值的标准与三月革命本身无关——仅仅在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FONT>是否涉嫌抄袭——这是很奇怪的。文字上的巧合似乎比历史上的巧合更难以置信。</P>
<P>我个人更倾向于相信以下的故事。在漫长的等待中,<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FONT>仔细研究了卡尔卡塞斯领导过的革命。他隐姓埋名,招兵买马,做好了一切准备。就某种意义而言,卡尔卡塞斯预言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FONT>的革命,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FONT>有意重复了卡尔卡塞斯的历史。如果“三月革命”确实存在过,我们当然有理由相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FONT>就是参与者之一。我无法想象胆小的看客会冒性命危险保存真相。</P>
<P>当然,也有另一个可能,那就是编者杜撰了卡尔卡塞斯的《忏悔录》(他一定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Dr. F</FONT>的学生)。而狡猾的医生<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FONT>在编写病例的时候,有意向心理治疗中引入幻想的成分。他作为医生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他策划(或未曾策划)的叛乱都显得无足轻重。</P>
<P>我理解馆长的意图。在他的职位上,他认为自己有义务把把多种可能性并列起来,让矛盾、象征和循环构成“三月革命”的真实面貌。他做得很对,但也因此丢掉了性命。我相信严肃的读者应该能够想象蒙得维的亚城:那犹豫而让人迷惑的气氛,夜晚从酒馆听到的第一响枪声。当然,“三月革命”可以是任何一场革命,蒙得维的亚城也可以是任何一个名字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M</FONT>开头的城。这些幻象仅仅来自于各种偷窃、怂恿和不同的抄录方式。</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某人记录了这次谈话,而后人将这谈话收录在《历史》丛书里。它本该安静地躺在市立图书馆——如今,它在我的手中。</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04</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3</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05</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06</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7</FONT>月</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4 20:08:42编辑过]
http://blog.xatso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好友

44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
发表于 2007-8-4 13:36:27 |只看该作者
<>谢谢斑竹的点评。这个大概算我写的第一篇东西,隔了比较久……当初的考虑,是模仿一点,解消一点的。现在回头看看,还是比较幼稚。就算是费尽心机搞一个架子吧,搭得也太作了。</P>
<>我的生活经验比较匮乏,阅读也比较少。还需要慢慢练习。</P>
<>ps: 那个隶书吧,是因为楷书没法显示的原因…… [em06]</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4 13:25:13编辑过]
http://blog.xatso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63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骠骑大将军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4#
发表于 2007-8-4 13:36:30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形式和内容结合得比较好的小说。大小谜团和隐喻很有意思。从某个角度而言,“历史”本身就是个玄妙的话题,所以当主角在图书馆翻开《历史》这本书的时候,我就隐约觉得会发生点儿什么,饶有兴致地看完了,还嫌篇幅不够长,看得不过瘾。
我看出来了,兄弟们个个身怀绝技啊……
http://fengyulan.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0

好友

2195

积分

论坛游民

hum IMBA

Rank: 3Rank: 3

5#
发表于 2007-8-4 13:36:30 |只看该作者
<>隶书字太小了,你再给编辑一下.</P>
给你蛋子打鬓角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好友

44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6#
发表于 2007-8-4 13:36:30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高原</I>在2006-8-4 14:50:21的发言:</B><BR>
<>隶书字太小了,你再给编辑一下.</P></DIV>
<>好了。</P>
http://blog.xatso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522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7#
发表于 2007-8-4 13:36:30 |只看该作者
<>概念性的东西过多</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0

好友

9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8#
发表于 2007-8-4 13:36:31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楼主深受博尔赫斯的影响。</P>
叨逼叨叨逼叨的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522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9#
发表于 2007-8-4 13:36:31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花篮的花儿香</I>在2006-8-4 21:45:29的发言:</B><BR>
<>我觉得楼主深受博尔赫斯的影响。</P></DIV>
<br>自然是啦,不过博尔赫斯比作者更传统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好友

44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0#
发表于 2007-8-4 13:36:51 |只看该作者
<>也可以说我更现代一些?呵呵。</P>
http://blog.xatso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18 02:10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